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天气控制器阵列的第二次启动,没有第一次的惊天动地,却更加精细入微。
1000座控制器顶端的能量发射盘从红色转为淡蓝色,无数道柔和的蓝光渗入大气,像一双无形的手,开始梳理空气中的分子。指挥中心的屏幕上,大气成分的实时数据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 氧气:20.1% → 基本稳定
- 氮气:71% → 基本稳定
- 二氧化碳:8.2% → 缓慢下降
- 二氧化硫:0.001% → 快速归零
“第一步,清除残余有毒气体。”控制器总工程师的声音传来,“‘分子筛选’程序正在运行,能精准捕捉有毒气体分子,通过催化反应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比如二氧化硫,会被转化成硫酸盐颗粒,最后沉降到地面成为肥料。”
李扬看着屏幕上二氧化硫的曲线断崖式下跌,不到两小时就从0.001%降至检测不到的水平。这比预期的效率高出三倍,得益于星盟能量增幅器提供的精准控制力。
第二步是调节二氧化碳浓度。天气控制器释放出的蓝光突然增强,在平流层形成无数个微型能量场,加速二氧化碳与水分子的反应。“这些能量场就像催化剂,能让二氧化碳更快地溶解到海洋中,或者被即将播种的蓝藻吸收。”秦思远解释道,“目标是将浓度稳定在5%——既高于地球(0.04%),能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又不会引发温室效应失控。”
最关键的第三步是生成臭氧层。控制器的蓝光开始聚焦在平流层25公里高度,那里的氧气分子在能量激发下发生电离,重新组合成臭氧分子(O?)。屏幕上的臭氧浓度曲线以每天5 Dobson单位的速度稳步上升,预计一个月后就能达到地球的60%。
“同步启动‘臭氧蓝藻’投放程序。”李扬下令。
马里奥舰队的运输船立刻行动起来,在海洋和湖泊中投放了数万亿个改造蓝藻细胞。这些蓝藻携带了特殊的基因片段,能在光合作用中产生额外的臭氧分子,与天气控制器形成“天地协同”。
“蓝藻的投放区域经过精确计算。”生物学家介绍道,“主要集中在赤道附近的水域,这里光照充足,能让蓝藻快速繁殖,预计一周后就能形成肉眼可见的蓝绿色藻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