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莫晨没多话,一向沉稳的他只是默默卷起袖子,走上前去,顺手拿起一把刀,开始帮着剁姜切葱,动作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舒雅一边择菜一边答,语气轻松:“明天要去镖局办几桌酒席,这些都是准备用的。”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镖局那几位管事,前些日子帮咱们运货出力不少,这次是特意设宴感谢,不能太寒酸。”
舒二妹刚要过来帮忙,陈氏正好推门进来。
她手里还捏着一张泛黄的纸条,脸上带着掩不住的喜色,脚步匆匆,根本没看见两人已经回来了。
一进门,就大声说道:“婉娘,我找到合适的人选了!就是那个姓柳的童生,听说人品端正,学问也不错,关键是——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正愁没人资助他继续读书呢!”
舒二妹正在切肉,听见这话,手一顿,刀尖微微偏了下,差点切到手指。
她赶紧稳住手腕,抬头看过去,眼中满是惊诧与好奇:“娘,你说啥?要给大姐招个上门女婿?还是个读书人?”
陈氏走到门口,这才发现屋子里多了两个人,顿时意识到自己声音太大,说漏了嘴。
她立刻收住话头,脸上闪过一丝尴尬,随即拉了拉舒雅的袖子,低声说道:“婉娘,你过来,我跟你说几句悄悄话。”
说着,她就把人带走了,脚步急促,像是生怕被别人听见。
舒二妹被勾得心里痒痒的,像有猫爪子在挠似的,赶紧放轻脚步,偷偷跟了上去,想听听她们到底在密谋啥,是不是真要给大姐定下亲事。
到了屋里,陈氏压低声音,几乎贴着舒雅的耳朵说:“真是巧了!我刚去张媒婆家坐了会儿,喝茶聊天,就听她说隔壁村有个姓柳的童生。今年二十出头,连考了三次童试,前年才中了秀才,家里父母双亡,靠着几亩薄田和族里接济过活,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最要紧的是——他还未成亲,人也老实,听说写得一手好字,文章也做得规矩。”
“虽说只是个童生,可读书挺有灵气。之前没考上秀才,是因为爹娘接连过世,他守孝三年,错过了考试。”
这位柳童生自幼聪慧,识字读书一点就通,乡里老人都说他骨子里透着一股文气。
他五岁开蒙,十岁就能背《论语》,乡塾先生常夸他“心性沉稳,将来必成气候”。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前些年他父亲染上风寒,药石无效,没几个月便撒手人寰;母亲伤心过度,不到半年也随夫而去。
依着大周礼制,父母双亡需守孝三年,不得应试,也不得婚嫁。
那三年里,他闭门苦读,抄经养志,却眼睁睁错过了两次县试、一次府试。
如今孝期已满,功名未就,只挂着个童生名头,实在令人惋惜。
“如今他哥嫂嫌他花钱多,读书又不挣钱,正想着把他分家出去呢。”
他那位兄长早已分灶另吃,家中田产早按长幼分过一轮,只因念着兄弟情分,才一直让柳童生住在老宅东厢。
可这几年他读书要笔墨纸砚,买书购帖,哪样不要钱?
兄嫂渐渐不满,觉得他整日捧着书本,不事农耕,不问柴米,纯属败家。
尤其是嫂子,每次见他翻书就冷言冷语:“读一辈子书,能当饭吃?还不如去镇上扛麻袋!”
日子久了,家里气氛越来越僵,分家之事便被频频提起。
“不过这柳童生拿自己还没娶妻当借口,不肯搬出去单过。他兄嫂急了,就寻思着找个媒人,给他介绍个媳妇。”
柳童生心里明白兄嫂的意思,却不愿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