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没带孩子之前,何秀才相信卓然乃惊世奇才,将来绝对会成为名传千古的风流人物,等徐氏以“培养父女情谊”的名义委婉地把孩子扔给他带之后。
何秀才悟了,或许这世上真的有三岁能诗的“神童”,但绝对不可能出自贫寒的百姓之家。
卓然之父也不过跟他一样,是个屡试不中的穷酸秀才,家里划拉划拉最多有几本三百千的教学之书,这样人家的孩子,出口便是凄婉哀叹人生苦难之作,狗不信是小孩的感悟。
似何秀才这般不信,觉得卓父利用孩子沽名钓誉,想要造“神童”的方法愚且蠢。
谁知卓然的父亲在他五岁的时候病逝了,有人吊唁的时没忍住在背后讥讽几句,恰巧被五岁的卓然听见。
他怒斥对方一通,又深觉是自己三岁无知时作诗引得众人非议,带累父母,便决定修闭口禅三年,为其父守孝,忏悔多言之罪。
孝之道,大于天,又有“多言”罪暗指那些非议之人,便是世人再多疑问,也吞回肚子不肯再说。
三年孝期结束,八岁的卓然侍奉母亲隐居山中,直到十岁,做出一篇《卓然说》。
在文章里表达了一个聪慧的孩子从懵懂时期对知识的渴望,到启蒙学会知识,用文艺之眼看世界。
写出第一首诗,然后面对世界的质疑,对父亲的哀思,自己的纠结痛苦愧疚……
守孝三年,在缄默中完成自我反思,甩脱俗人愚昧蔑视,独自奔赴三千大道。
洋洋洒洒三千字的《卓然说》一下就把这个“神童”的身份落实了,即便还有人暗中猜测,却无人敢当面质疑,否则就是承认自己是那愚昧之人。
此后卓然每年都要发表几篇“向学”的文章或诗词,好不好且不说,反正人家把“神童”的人设维持的稳稳的。
何秀才曾经就跟幼女嘀咕过,说其不好名却把扬名的事儿全干了。
那会儿何呦呦还没来,不然怎么也要给亲爹说一句,这就是所谓的“低调的全世界都知道”。
来自互联网时代,被真假剧情反转洗脑无数遍的何呦呦,毫不关心这位卓然到底是个真神童还是精心打造的伪神童。
她只是觉得,这般高傲无礼的姿态,这人就走不长。
柏琰跟妹妹完美配合,做出一副恍然的样子:“原来是世人皆愚昧的卓然兄,难怪傲视我等俗世中人。”
柏琰这话一出,何呦呦暗自摇头,不行啊,这攻击力太弱,虽然损,但要是自己来,应该会更“狠毒”点。
果然,卓然直接给了柏琰一个冷哼,话都没说就把柏家兄妹气得脸色煞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