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县中医院医务科的那场谈话,像一块冰冷的巨石压在杨主任心头。体制的寒意和同僚的算计,让他感到一阵疲惫和失望。
但当他踏进明德堂,听到二楼传来的隐约争论声,闻到空气中熟悉的药香,看到张景和学员们那专注而充满生机的面孔时,胸中的郁垒便仿佛被一股温煦的力量悄然化开。
压力?他杨建国行医大半辈子,什么风浪没见过?越是打压,越是瞧不上,他这股倔劲儿反而越被激了出来。
第二天傍晚,下班时间刚过,杨主任的身影又准时出现在了明德堂二楼教室门口。他手里还拎着一个厚厚的牛皮纸档案袋。
学员们正在激烈的病例讨论,关于一个水肿患者的辨证,有人主张温阳利水,有人强调健脾化湿,争得面红耳赤。张景抱着手臂在一旁听着,并不急于打断。
看到杨主任进来,讨论声稍微停顿了一下,学员们纷纷打招呼:“杨主任好!”
张景也转过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和感激。他没想到,在经历了医院的明确警告后,杨主任还会过来。
杨主任摆摆手,示意大家继续,自己则很自然地在后排找了个空位坐下,将档案袋放在腿上,听得津津有味。
等学员们讨论到一个段落,张景开始总结点评,指出双方思路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引导他们看到更深层次的病机联系。
杨主任不时微微颔首,听到精妙处,忍不住插话补充一两句,引经据典,往往能切中要害,让学员们茅塞顿开。
讨论结束后,张景走到杨主任身边,低声道:“杨主任,您其实不必…”
“什么不必?”杨主任眼睛一瞪,故意提高了声音,像是说给所有人听,“我下班了,来朋友这里串串门,交流一下学术,犯哪条王法了?医院还能管我下班后干什么?”
他说着,拍了拍腿上的档案袋,“再说了,我答应小老乡的事,还没办完呢!”
他打开档案袋,从里面掏出几份装订好的、略显陈旧却保存完好的手写资料。
“喏,这是我当年跟师学习时,我老师手把手教我整理的一些疑难病案心得,还有几位已经过世的老先生留下的零星笔记,都是关于经方应用的干货,外面绝对找不到。”
他将资料递给张景,眼神中带着托付的郑重,“我熬夜整理了一下,有些地方加了批注。你们拿去,复印了给学员们看看,或许有点启发。”
张景接过那叠沉甸甸的手稿,纸张已经泛黄,上面是密密麻麻的毛笔小楷和红笔批注,仿佛能闻到时光和心血的味道。这份礼物,太珍贵了。
“杨主任,这…”张景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
“拿着!”杨主任不容置疑地挥挥手,“好东西就要给能用上的人,烂在我手里才是罪过。你们这个搞法,对路子!我老头子别的帮不上,这点老底子,还是能掏出来的。”
接下来的日子,杨主任几乎雷打不动地每天下班后就过来“串门”。他不再以医院主任的身份,而是纯粹以一个老中医、一个师长的身份,融入到这个小小的集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