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九九四年一月,正值寒冬季节,天气异常寒冷,凛冽的寒风像一头凶猛的野兽,在华北平原上肆意狂奔。它呼啸着,怒吼着,似乎要将这片广袤的土地撕裂开来。狂风卷起的沙尘和雪花在空中飞舞,形成了一片灰蒙蒙的景象,让人感到压抑和窒息。
京城西郊一座不起眼的灰色建筑内却温暖如春。会议室里烟雾缭绕,长条桌旁坐着二十余人,有身着军装的将领,也有穿着白大褂或中山装的科研人员。坐在主位上的老人头发花白,肩章上的将星在灯光下闪着微光。
“同志们,今天是我们‘龙腾项目’年度总结会。”张将军声音洪亮,目光扫过全场,“去年九月份的时候,我们拿到了那份...来自未来的礼物。这半年来,大家辛苦了。”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人们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
“各小组依次汇报进展。从发动机开始。”
一位戴眼镜的中年男子站起身,他叫李文斌,航空发动机专家。他走到投影仪前,手微微发抖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因为激动。
“将军,各位同事,我们小组负责的是第七代航空发动机的研发。”李文斌切换幻灯片,屏幕上出现了一系列复杂的设计图,“这种发动机采用了全新的变循环设计,能够在不同高度和速度下自动调整涵道比,实现最优效率。”
他推了推眼镜,继续道:“最突破的是材料。涡轮前温度达到了2200K,这完全得益于单晶空心涡轮叶片技术和新型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应用。”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惊叹声。一位老专家忍不住插话:“2200K?这比我们现有的最先进发动机高了整整300度!”
“是的,王老。”李文斌点头,“不仅如此,我们还成功实现了三维打印整体叶盘技术,将压气机重量减轻了30%,强度反而提高了25%。”
张将军身体前倾:“可靠性如何?”
“经过上千小时台架测试,完全达到设计指标。”李文斌脸上泛起红光,“我们已经小批量生产了十台,准备用于原型机。”
会议室响起热烈掌声。张将军难得地露出一丝微笑:“好!下一个,材料组。”
一位短发女科学家站起来,她是中科院材料研究所的所长赵琳。
“我们主要攻关的是机身新材料。”赵琳展示了几张照片,“这是一种碳纳米管增强复合金属材料,比现有航空铝合金轻40%,强度却是其三倍。”
她拿起一小块样品传递给大家观看:“更关键的是,它具备自修复功能。当出现微小裂纹时,材料中的微胶囊会破裂释放修复剂,在空气作用下固化。”
会场再次哗然。一位将军小心翼翼地摸着那块看似普通的金属板:“自修复?这简直是神话!”
“不仅如此,”赵琳补充道,“我们还根据资料开发出了新型热障涂层,能够承受2000度以上的高温,用于发动机和机身热区保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