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第182章 少府怎么说?要不要合伙?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吸溜吸溜吸溜……”

“嘶~~~”

“哈~~~~~~”

长安城,未央宫,少府作室。

原本应该堆满卷宗、案牍,并被排队等候的官员挤满的官署班房,此刻却被一阵面条吸溜声所充斥。

少府卿岑迈花甲之年,左手捧着个大碗,右手拿着双筷子,在这七月酷暑天吃了个满头大汗。

酣畅淋漓的吃下一碗加了芥菜、花椒的热汤面,老岑迈只觉浑身涌过阵阵热流,虽是七月酷暑天,却非但没有因此觉得闷热,反而还感觉到一阵莫名的舒畅。

“哈~~~~”

“这汤面,当真是人世间难得一见的美味。”

“尤其是有了芥、椒的辛辣之味,这滋味……”

话还没说完,老岑迈便砸吧起嘴,感受着口齿间残留的味道,回味起这从不曾有过的畅爽。

看着老岑迈这幅意犹未尽的模样,刘荣也是不由得咧嘴一笑。

――此番,刘荣这也算是提前好几百年,将秦中人民‘喜面食’的地域特点发扬光大了。

将这点无伤大雅的奇思妙想丢到一边,刘荣也随之放下手里的面碗和筷子,开始和老岑迈聊起了正事。

“少府内帑,当真有上千万石宿麦储备?”

刘荣此言一出,老岑迈的目光,便下意识落到了手边,那口已经被自己吃了个干净,连汤汁都没留下的空碗。

直到今天,岑迈也仍旧不愿意相信:曾经,被底层百姓嗤之以鼻,宁愿吃野草、树皮,也不愿意吃的宿麦,居然在刘荣施展的魔法之下,变成了美味可口的面食。

如果不知道完整的工序,岑迈免不得就要认为太子刘荣,是什么地方冒出来的仙人之类。

即便是知道工序,岑迈也依旧为刘荣这‘巧夺天工’的高超技艺,而感到惊异万分。

“然。”

“少府内帑,尚有宿麦库存,共计一千四百余万石。”

“都是过去这几十年,内帑以十二钱至十五钱每石的价格,从百姓民手里买回来的……”

将心绪拉回眼前,回想起少府内帑在过去这些年,囤积各式杂粮的过程和初衷,老岑迈的面容之上,也不由得涌上一抹唏嘘之色。

“太祖高皇帝年间,粮价鼎沸,米石作价八千钱。”

“一直到孝惠皇帝晚年,关中的粮价,也基本还维持在每石三百钱以上的价格。”

“――那一次饥荒,为我汉家带来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自那以后,我汉家为愈发类似的状况再次发生,而做出的努力、准备,也不可谓不多……”

“宿麦这个东西,就像是鸡肋。”

“――说是能吃吧?不好吃,而且不好消食;”

“说不能吃吧?又终归也还算是粮食――虽然是粗粮,而且是粗粮里最次等的劣粮,但也终归是粮食。”

“再加上这天下,能种的田就是那么些,一年种出来的粮食,大差不离也就是那么多;”

“百姓日用,军中消耗,再加上官员俸禄之类,一年到头,根本就剩不下多少。”

“所以,自孝惠皇帝时起――尤其是自先太宗孝文皇帝开始,汉少府,便累年囤积着各式杂粮,以备不时之需。”

“毕竟真到了粮价鼎沸,百姓民吃不起米、不得不忍饥挨饿的时候,再劣质、再难以下咽的粮,也总好过和邻里亲朋易子而食……”

听闻岑迈此言,刘荣自也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也算是知道了少府内帑,为何会囤积有那么多宿麦。

――不止是宿麦;

自太祖高皇帝年间,那次波及整关中,乃至整个汉室的大饥荒之后,只要是‘粮食’,只要能吃,少府就都囤!

粟,百姓要吃,军队要吃,官员俸禄要发,少府根本存不下多少。

索性便去囤各式杂粮,什么宿麦、稻米,又或是豆、糠――凡是和‘粮’挂钩的,都莽足了劲儿囤!

时至今日,少府内帑囤积的主粮:粟,哪怕是作为战略储备,总量也至多不超过千万石。

刘荣此番平抑粮价,少府也只能从中拿出一半,即五百万石,以作为平价粮对外出售;

剩下的一半,是无论如何都动不得的――哪怕关中真的饿死了人,也绝对动不得!

因为少府内帑的战略储备粮,优先考虑的边墙,尤其是北方边墙的安稳,是备作大军北上,抵御胡蛮匈奴所用。

甚至就连此番,作为平价粮卖出的五百万石,也只是少府暂时性‘挪用’;

秋收之后,少府要做的头等大事,就是把这五百万石粮食买回来,以补齐战略储备。

粟囤不下来,是因为粟的用处多、消耗量大,产量――汉家的总产量又没有多少富余,可供少府囤积。

宿麦在内的一应杂粮,就没有这样的问题了。

――作为天下人尽皆知的劣粮、粗粮,宿麦在百姓食谱中的顺位,仅仅略高于树皮!

任何地里长出来的、能吃的东西,顺位都比宿麦要高!

故而平日里,百姓为了不浪费土地、多赚点钱,而在农闲时节补种的宿麦,大都会被太仆和少府内帑买走。

太仆买走的宿麦,会被用作马匹饲料;

少府内帑买下的,则会被作为储备粮,以应对不可预见的天灾人祸。

对于百姓而言,宿麦每石十几钱的价格,不算多,但也聊胜于无。

毕竟是在农闲时节、在冬天往田里撒把种子,就能白白多出来的收入,甭管是多是少,有就是赚!

相比起粟,宿麦,是需要相对精细的照料、耕作,才能得到较高产量的物种;

故而,愿意在冬季农闲时节,在田间补种宿麦的农人,并不算很多。

即便补种,也基本没什么人愿意去精心照料,基本都是撒把种子,就坐等天降横财。

所以,少府内帑每年能收上来的宿麦,也就是几十万石。

――看似很多,却是关中民数百万户,外加关东、北境、汉中、巴蜀各地,数百近千万户、数千万口农人,总共才能贡献出这么几十万石;

平均算下来,人均也就是一斤多的产量。

相比起人均产量数十石,即上千斤的粟,宿麦的产量,显然十分契合其杂粮、劣粮的定位。

但正所谓:积水成渊。

每年几十万石的产量,大部分都被少府内帑吃下,自太祖高皇帝至今,大约四十年的时间,少府囤积的宿麦,也算是有了上千万石的库存。

诚然,这上千万宿麦当中,有不少没来得及置换的爷爷米,甚至是‘太爷’米。

但即便是可供刘荣操作的、生产日期在最近十年内的宿麦,也当是有近千万石了……

“根据少府给出来的比例,千万石宿麦,大致能磨出六百万石麦粉?”

短暂的沉默之后,刘荣悠然发出一问,便引得岑迈沉沉一点头。

“唯。”

“如果少府内帑的库存当中,可用之麦能有千万石整,那可磨得麦粉,当是有六百一、二十万石。”

“――这千万石宿麦,少府大约花了一万万三千万钱买入;”

“便说是得了六百万石麦粉,家上以五十钱每石的价格出售,也能收回足足三万万钱……”

算起账来,老岑迈免不得又是一阵眼冒金光,先是起身对刘荣拱手,恭维一番‘点石成金’之类,便又本能的探听起这门‘生意’的操作空间。

“依家上之见,少府此番,若是稍微抬高些价格,以买入宿麦……”

一听岑迈这话头,刘荣便当即心下了然:老少府这是本性使然,盯上了宿麦加工这门暴利的生意。

宿麦十二、三钱每石的价格,即便研磨成粉后重量会打六折,一石麦粉所需的宿麦,成本价也顶多不过二十五钱。

不超过二十五钱的成本,却能卖出五十钱每石的价格――百分之百的利润率!

更何况这五十钱每石的价格,还是刘荣可以压下的。

就算不考虑今年,关中的粟都已经卖到了九十钱每石,即便是按照往年,粟五十来钱每石的价格,这麦粉的价格,也怎都该达到百钱以上。

――贵族专属的高粱米,价格可一直都是一百五十钱每石上下!

但比起这麦粉所做成的面食,高粱米粥的味道,也就是那么回事儿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混社会那一些年
我混社会那一些年
行走江湖,你需要怎么样的城府,心机和格局?\n小时候怕鬼,因为鬼狰狞恐怖。\n长大后怕人,因为人衣冠楚楚。\n本故事提醒各位:十赌九诈,不赌为赢!…
夏天爱吃肉
为帝国献出心脏
为帝国献出心脏
【多超凡体系,情感,博弈,双女主,蒸汽朋克】一觉醒来,时也来到了蒸汽、机械、义体、超凡并存的战国时代。站在高天之上的飞艇甲板,耳边传来齿轮的摩擦和蒸汽的鸣笛,这是大秦重工集团的最新产物。除此之…
夜影恋姬
逆世重修,回到妻女死亡前
逆世重修,回到妻女死亡前
修仙万年,成就仙帝之尊,凌毅却选择逆世归来。这一世,阎王要我女儿三更死,我偏要留她到长生!这一世,世间除我,再无豪门!这一世,我要这天,为我而颤抖!
扮阳吃虎
神诡时代照夜人
神诡时代照夜人
白昼为人世,黑夜归冥间妖孽横行,邪祟无穷,秩序崩坏!我有一刀,锋芒耀世,夜如白昼。神魔妖邪,万族豪杰,无有不惧者!……这是一个腐朽的时代,老子要一人一刀,捅穿这个时代!
柴火灶的火
互联网时代,谁还做传统游戏?
互联网时代,谁还做传统游戏?
一家濒临倒闭的公司想走向伟大,最大的绊脚石是什么?“当然是监管!都不知道哪来那么多监管?”许梦有点破防。“女角色穿性感一些怎么了?游戏角色也有穿衣自由啊!”“战争模拟器是一套安全的游戏外设,玩家骨折纯属意外,而且我们还附赠了意外伤害保险。”“造梦机是一台游戏机,是娱乐设备,不是医疗器械!梦游剂也通过了临床验证,比安眠药还安全!”“脑机接口,是为了方便瘫痪用户登陆游戏,不是为了做洗脑实验。”“几千
达尔文动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