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几天,每个人都在讨论伊莱超越格雷格·奥登的可能性,现在,格雷格要他们闭嘴!”比利·帕克激情地解说道。
徐凌在前场对上193公分的二号位罗恩·刘易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十九章世代天才(第2/2页)
此人算得上是奥登的带刀护卫了,能投能防,是俄亥俄州立大学不可或缺的球员。
不需要徐凌主动去要球,队友自会将球交到他手上。
徐凌右手接球的瞬间,身体的重心已经下压,于是猛烈地向前爆冲一步,撕开刘易斯的重心。对方受到压迫,只能将重心压过来。
这些本能的举动将会成为脚踝终结的契机。
徐凌的球在行进间交叉过胯下,左手将球猛然横向拉开,失去支撑的刘易斯瞪大了眼睛,却无法避免身体向前栽倒。
徐凌撤步之时,篮球仍然是下运的状态,那种感觉万分奇妙。他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这是他穿越之后第一次这么做——先是横向撤步运球拉开,接着是向后撤步收球。两个动作衔接得如绒毛般丝滑,罗恩·刘易斯只能趴在地上绝望地看他出手三分。
“天啊!我们看到了什么?!”解说员吉姆·南茨的声音突然拔高了八度,几乎破音,“这根本不是篮球动作——这是魔术!伊莱·徐刚刚把防守人直接‘变’没了!”
整个乔治亚圆顶体育馆瞬间陷入疯狂。前排观众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有人手中的爆米花桶脱手飞出,金色的玉米花像庆祝彩带般洒向空中。
“这不可能......”ESPN分析师杰·比亚斯一把扯下耳机,“那个撤步后的悬浮运球...他是在空中做了二次变向吗?”
大屏幕上的回放让声浪再掀高潮。慢镜头清晰显示:徐凌在刘易斯扑倒的瞬间,篮球仿佛粘在左手般悬停了0.5秒,随后如弹弓般射向三分线外。当橙色的球网泛起白浪,趴在地上的刘易斯才刚撑起上半身——这个画面将成为明天所有体育媒体的头版。
奥登开场的空中接力扣篮固然让人有先入为主的“他已经赢了”的感觉,但徐凌随之施展出来的脚踝终结接双撤步的三分投篮回应,却让所有人都感觉到荒谬。
天啊,篮球这项运动已经诞生了上百年,真的还有人能在场上做出前所未见的动作吗?
徐凌的回应球不仅没有输给奥登原始的天赋展示,在想象力方面还远远超出。
随后便是一轮互不相让的攻防。
奥登积极地低位要球。
正如徐凌他们赛前所研究的一样,虽然奥登这强壮得不像大一新生的身体简直就是“先天挡拆圣体”,但他和霍华德一样,空有好身板却不喜欢挡拆,并且沉迷低位进攻。
这么一来,即使俄亥俄州立大学外线有射手群,他们也不能最大化地激活康利的潜力。
一个没有资格主动发起挡拆战术的控卫,注定是球场上的搬运工。
所有接近奥登的TTU球员都会想办法骚扰他,逼他把球往外传。
虽然之前训练时说等比赛开始要放弃内线,任由他们被奥登打爆,但真打起来的时候,怎么可能真的放弃内线呢?
而且,NCAA这个短得堪比吉春卓的三分线,天生就适合收缩防守。外线的防守球员并不需要完全放弃防守人,就能干扰到内线进攻。
奥登来回接球,背身单打,传球出去,终于给外线队友创造出一个好机会,但来回传球的节奏对射手的影响同样不小,这一球完全投歪。
不过没关系,奥登如同猛虎般跃起,死死地抓住篮板球,正要篮下强打,却不料徐凌就像阴影中的厉鬼,猛地将球一切。早已习惯高打低的奥登从未养成高举高打的习惯,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恶习在今晚第一次让他吃了苦头。
徐凌抄球转身的瞬间,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后卫们还在三分线外没反应过来。
全场观众只见那道红色身影如离弦之箭般射向前场,乔治亚圆顶的灯光在他脚下拉出长长的影子。罚球线内一步,徐凌单脚起跳,右手将球拉到脑后像拉满的弓弦——而追防的奥登只能在后面近距离地看他表演。
“轰!”
篮架剧烈震颤的轰鸣中,徐凌落地时顺势滑出底线。他转身正好迎上狂奔回来的奥登,两人胸膛几乎相撞。
“知道你和我的区别吗?”徐凌声音轻得只有对方能听见,“你永远在等待合适的机会,而我从不错过。”
奥登的瞳孔骤缩,下意识地用右手从嘴里拿出牙套:“下次我会把你钉在篮板上。”
“你用右手做不到的事,左手更做不到。”
“走着瞧!”
“世代天才”从来不是祝福,而是一道枷锁。它意味着你必须成为一个时代最耀眼的存在,意味着无数双眼睛等着看你坠落。历史早已证明,那些被冠以此名的人,大多未能触及自己曾经仰望的高度。
但年轻人从不在乎这些。
青春本就该是锋芒毕露的年纪,是该把野心写在脸上的时刻。所以当徐凌和奥登在乔治亚圆顶体育馆里目光相撞的刹那,这场战争就已经打响。
没有试探,没有保留,当然也没有一丝一毫的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