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论武功,欧阳锋确实已经天下第一!
洪七公、黄药师、郭靖三人先后承认不是欧阳锋的对手,说欧阳锋的武功当属天下第一。
欧阳锋哈哈大笑,又问黄蓉他的武功是不是天下第一?
黄蓉心思一转,说欧阳锋的武功才是天下第一,你不是欧阳锋的对手。
欧阳锋只觉得“欧阳锋”这名字很熟悉,但又想不起是谁?还有,他自己是谁?他也有些想不起了。
黄蓉指着欧阳锋的影子说,那就是欧阳锋。
欧阳锋便和自己的影子过招,但当然打不赢自己的影子,最后大叫着离开。
欧阳锋成了“欧阳疯”了!
一代武学大宗师落得如此下场,一众读者们全都感慨不已。
欧阳锋最大的梦想就是自己的武功能够天下第一,所以他才如此执着《九阴真经》。
现在,他的武功确实天下第一了,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但是,却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那么,这个时候的天下第一还有意义吗?
欧阳锋,欧阳疯,或许一开始,李落就暗示了欧阳锋的最终结局。
争夺天下第一到底有没有意义?这个问题或许值得好好探讨一番。
第二次华山论剑的结果,神志错乱的欧阳锋夺得了武功天下第一的名头。
洪七公、黄药师、郭靖、黄蓉四下了华山。
洪七公、黄药师二人先后离去,郭靖、黄蓉二人则自西向东,准备去往桃花岛。
途中遇到了穆念慈。
穆念慈怀里抱着一名婴儿,是杨康的孩子。
有一次穆念慈没有把持住,和杨康有了夫妻之实。不曾想就此怀孕,并且成功诞下一子。
杨康竟然有后?
这是读者们没有想到的。
不过,杨康有后,也就等于是杨铁心有后。
如此,倒是还不错。
话说杨康对穆念慈倒是一直还算真心,也算没有辜负穆念慈对他的一往情深吧。
或许也正因为如此,才让他有了后。
也算是天意了。
孩子还没有名字,穆念慈请郭靖为孩子取一个名字。
郭靖点头,想了一会儿,说他只盼望这个孩子长大之后能够力行仁义,不像像他父亲一样误入歧途。
于是给孩子取名杨过,字改之。
穆念慈觉得这个名字很好,非常高兴的向郭靖表示感谢。
郭靖、黄蓉二人邀请穆念慈一起去桃花岛生活。
穆念慈摇头婉拒了两个人的好意,说她打算先去嘉兴铁枪庙旁杨康的坟墓看看,之后回老家临安生活。
郭靖、黄蓉二人只得送了不少金银给穆念慈,之后和穆念慈道别。
两个人继续东行。
不久后得知了蒙古大军南下攻宋的消息。
即便是没有郭靖,成吉思汗依然还是南下攻宋了。
郭靖、黄蓉二人还得知在青州城,有李全、杨妙真夫妇协助守城抗蒙,颇为勇猛。
郭靖打算去青州城协助守城,蓉儿本不想去。但郭靖说,他们已经学习了《武穆遗书》中的兵法,又怎能不做到像岳飞那样尽忠报国?他们虽然人微力薄,但也要尽心竭力。纵然捐躯沙场,也不枉了父母师长教养一场。
黄蓉叹息一声,知道郭靖心意已绝,只说罢了,反正你活我也活,你死我也死便是。
两个人改道北上来到青州,协助李全、杨妙真夫妻二人守城。
蒙古大军兵临城下,带队的统帅是拖雷。
两个人原本是结义安答,情如兄弟。现在却兵戎相见,也是造化弄人。
一番波折之后,蒙古大军暂退。
晚上,郭靖、黄蓉二人潜入拖雷营帐,打算制作拖雷,强行让他退兵。
不曾想,就在准备动手之际,拖雷收到一份大汗急令。
原来是成吉思汗病重,自知已经时日无多,急招拖雷回去相见。最后还说对郭靖十分思念,如果拖雷知道郭靖在哪,务必邀请郭靖同往。郭靖所犯之罪,全部赦免。
拖雷在想要如何给郭靖说?
郭靖却跳了出来,说他愿意同去。
郭靖自幼在蒙古草原长大,成吉思汗对他有养育之恩,前去见成吉思汗最后一面,也是应当。
拖雷大惊又大喜!
次日,拖雷下令退军,并且和郭靖、黄蓉一起骑快马先行。
到了成吉思汗的金帐,郭靖见到了成吉思汗。
郭靖见成吉思汗满头白发,两颊深陷,确实已经时日无多,心中也暗自叹息。
成吉思汗见到郭靖,十分高兴!
黄昏。
成吉思汗让郭靖单独陪陪他,两人在草原上骑马而行。
成吉思汗眺望远方,问郭靖,说他所建的大国疆土之辽阔,历代无人能比。古今英雄,有谁比得上他?
郭靖说,大汗开疆扩土古来的确无人能及,但大汗一人威风赫赫,天下却不知垒了多少白骨,流了多少无辜百姓的眼泪?
成吉思汗喝问郭靖是什么意思?
郭靖又说,自来英雄必然是当世钦仰、后人追慕。那么,英雄就应该为民造福、爱护百姓。杀得人多,未必能够算是英雄。
成吉思汗又问,难道我这一生就没有做过什么好事?
郭靖回答好事当然有,而且很多。但大汗汗南征西伐,积尸如山,功罪是非,可就难说得很了。
成吉思汗一生自负,但现在听郭靖这样说,一时之间竟难以辩驳。
回首往事,不禁有些茫然若失。
不过,过得一会儿,脸上又现出傲色,对郭靖说,“我这一生纵横天下,灭国无数。你却说我算不得英雄?当真是孩子话!”
当晚。
成吉思汗驾崩。
临死之际,口里喃喃念着:“英雄,英雄...…………”
郭靖的话终究还是让他难以释怀!
次日。
郭靖与黄蓉二人向成吉思汗的遗体行礼告别。
之后辞别拖雷,开始南归。
一路上只见骷髅白骨散处长草之间,两个人心里不禁感慨,他们两个人携手而归,可以说此生无憾。
但世人苦难方深,不知何日方得太平?
正是:
“兵火有余烬,贫村才数家。
无人争晓渡,残月下寒沙”。
这一首诗之后,是“全书完”三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