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沈若兰点头:“好,你去吧。”
林远领命而去。
沈若兰独自站在城墙上,望着远方,心中却隐隐不安。他知道,耶律洪基不会善罢甘休,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而他,已做好迎战的准备。
沈若兰立于东岭城头,风雪扑面,寒意刺骨。他望着远方辽阔的雪原,心中却无半分轻松。此战虽胜,但耶律洪基退兵太过仓促,显然是另有图谋。他心中隐隐有种预感,这场战争,远未结束。
林远快步登上城墙,神色凝重:“大人,斥候来报,辽军主力并未退回白山大帐,而是转向西北方,与西夏军队会合。”
沈若兰眉头微皱:“西夏?”
林远点头:“正是。西夏王李元昊近日频繁调动兵马,似有与辽国联手之意。”
沈若兰沉思片刻,缓缓道:“看来,耶律洪基是想借西夏之力,夹击北疆。若真如此,我军将陷入两面受敌之境。”
林远沉声道:“属下已命人加强西北防线,但兵力有限,恐怕难以抵挡两面夹击。”
沈若兰目光微沉:“此事必须尽快上报陛下,请求增兵。”
林远拱手:“属下即刻派人前往京师。”
沈若兰点头:“好。另外,你亲自前往雁门关,与李文远商议布防之策。我怀疑,辽军下一步的目标,便是雁门关。”
林远领命而去。
沈若兰转身回到军帐,提笔写下一封密信,命亲兵快马加鞭送往京师。写罢,他靠在椅背上,闭目沉思。北疆战事未平,朝中又暗流涌动,赵曜虽信任他,但朝中那些御史言官,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正思索间,帐外亲兵急报:“大人,京师急信到!”
沈若兰睁开眼,接过信件,展开细读。信中写道:“沈卿,近日朝中风闻辽军欲与西夏联手,夹击北疆。朕已命兵部调集两万精兵,即刻北上增援。另,有御史弹劾卿擅调边军,朕已压下,然朝中非议颇多,卿务必谨慎行事。”
沈若兰看完,神色未变,随手将信折起,放入怀中。
亲兵低声问道:“大人,可是京师来信?”
沈若兰点头:“正是。陛下已命兵部调兵增援,然朝中依旧有人在背后煽风点火。”
亲兵皱眉:“这些人,只知争权夺利,不顾北疆安危。”
沈若兰冷笑一声:“他们不过是想借机削弱我军权势。若非陛下信任,恐怕我早已被召回京师。”
亲兵低声道:“大人,属下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沈若兰抬眼看他:“讲。”
亲兵沉声道:“属下以为,大人如今已掌北疆大权,若陛下真信大人,何不趁机请求自立为王,以抗辽夏联军?”
沈若兰神色微变,随即恢复平静:“你这话,是有人授意,还是你自己所想?”
亲兵低头:“属下只是觉得,大人若真有心,未必不能成事。”
沈若兰沉默片刻,缓缓道:“我沈若兰,誓死效忠大宋,绝无二心。若陛下信我,我便守北疆;若陛下疑我,我便退隐山林。至于自立为王……”他顿了顿,语气坚定,“绝无可能。”
亲兵低头拱手:“属下失言。”
沈若兰摆手:“你下去吧。”
亲兵退下后,沈若兰独自坐在帐中,心中却泛起一丝波澜。他并非没有想过自立,但他深知,一旦迈出这一步,便再无回头路。他沈若兰,终究是大宋的臣子,而非乱臣贼子。
与此同时,京师。
赵曜再次接到沈若兰的密信,看完后,神色复杂。他身旁的林相低声劝道:“陛下,沈若兰此战虽胜,但辽军退兵蹊跷,且西夏蠢蠢欲动,若沈若兰再战不利,恐难支撑。”
赵曜沉思片刻,道:“朕信沈若兰,他必能守住北疆。”
林相拱手:“陛下圣明。”
赵曜随即提笔,写下一道圣旨:“沈若兰忠心可嘉,朕已命兵部调兵增援。北疆战事,由卿全权决断,无需请示。”
写罢,他将圣旨交予兵部尚书:“即刻送往北疆。”
兵部尚书领命而去。
与此同时,北疆。
沈若兰接到圣旨,展开细读,嘴角微微扬起。赵曜果然信任他,给了他更大的权力。
林远此时已从雁门关返回,见状问道:“大人,陛下准奏了?”
沈若兰点头:“陛下已命兵部调兵增援,并赐我全权决断之权。”
林远神色一松:“如此,我军便可全力应对辽夏联军。”
沈若兰沉声道:“但辽夏联军若真联手,我军兵力仍显不足。必须尽快布防,以防不测。”
林远点头:“属下已命人修缮雁门关防御工事,并调集兵力加强西北防线。”
沈若兰满意地点头:“很好。你即刻前往西北,亲自巡视防线,确保万无一失。”
林远拱手:“属下遵命。”
与此同时,辽国白山大帐。
耶律洪基坐在王座之上,脸色阴沉。他身旁的谋士低声劝道:“陛下,沈若兰此人,果然不简单。他不仅击退我军,还得到了赵曜的信任,赐予更大权力。”
耶律洪基冷哼一声:“沈若兰,不过一介汉人,竟敢屡次羞辱我大辽!”
谋士沉声道:“陛下,沈若兰不仅善战,更得军心,若不尽早除之,恐成大患。”
耶律洪基沉思片刻,缓缓道:“传令,与西夏联络,约定三月之后,夹击北疆。”
谋士拱手:“是。”
与此同时,北疆。
沈若兰站在城墙上,望着远方,心中却隐隐不安。他知道,真正的风暴,即将到来。而他,必须做好准备,迎接这场前所未有的大战。
风雪依旧,北疆依旧。
而沈若兰,依旧站在北疆之巅,守护着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