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诺颜台吉脸色如水,举起马鞭死命抽动,发出炸响鞭声,那黄马飞一般冲了出去,忽而干带领扈从紧紧跟上。
……
军囤粮仓门口,因生出孙宇秀之事,东堽镇之事提前暴露,阿勒淌对两名骑兵千户,面授机宜,提前策动。
听到前方马蹄如雷,看到诺颜台吉快马而来,他双眼微微一眯,神情生出戒备,立刻停下话语。
诺颜台吉飞身下马,沉声说道:「阿勒淌,这镇子竟这等惨状,土蛮部行如此大事,为何事先不知会各部!」
阿勒淌冷声说道:「军国大事,事以密成,发动之前,自然不能人尽皆知。」
诺颜台吉压住怒气,问道:「此事我父汗是否已被告知?」
阿勒淌脸色阴沉,说道:「安达汗是黄金家族嫡系血脉,万户三部歃血盟约之主,蒙古数十万部民共奉号令。
他所下军令,人人必须遵从,即便是吉瀼可汗也不能例外!」
诺颜台吉冷冷说道:「就是连我父汗都不知此事,土蛮部行事未免太过跋扈!
蒙古万户三部刚和大周签订议和,时间不到十日,你们便抢占大周军囤,屠杀镇上百姓,此乃背信弃义!」
……
阿勒淌神情讥讽,说道:「诺颜,你汉书读的太多了,草原人该有的勇武果敢,未免消磨太多。
汉人占据南朝万里河山,物产富裕,丰衣足食,我们草原人生计艰难,只能与天地相搏,才能苟延残喘。
他们吃饱穿暖,可以讲究信义之举,蒙古人果腹尚且不足,没兴趣弄这些虚情假意。
大周皇帝野心勃勃,早有灭我蒙古之心,他在茶马互市上收紧尺度,便是蚕食我蒙古势力。
长此以往,蒙古各部愈发疲弱不堪,大周必会伺机发兵,将我等亡族灭种,除去他们心腹大患。
难道为了所谓信义,蒙古人就该坐以待毙不成,安达汗深谋远虑,不过是先发制人罢了。
草原上强者才能生存,长生天没有赐予丰足,蒙古勇士就用快马利刀,自己去搏杀争夺!
当年蒙古铁骑席卷中原,兵锋之地皆为牧马之所,黄金家族先辈伟业,安达汗定要光复。
此处军囤储藏六十五万担军粮,加上我们自己的牛群羊群,足够三部大军两年军粮。
二年光阴足够发生太多大事,来日蒙古人大业成就,难道鄂尔多斯部不会坐享其成?
如今你在我等面前,说教汉人的礼义之道,未免有些可笑。」
……
诺颜眼神愤怒,阿勒淌言之凿凿,显得冠冕堂皇,内里不过强盗逻辑,即便再说下去,不过是对牛弹琴。
他转身便要上马离去,准备尽快出关,找父亲吉瀼可汗商议对策,阿勒淌似乎看穿他的心思。
森然说道:「我不妨告诉你,此时此刻,把都王子奉大汗之命,亲帅五万大军,已从大营动身。
吉瀼可汗率部一万,永谢伦部率部一万五千,作为把都王子左右两翼,今晨已向宣大一线挺进。
你如今回到大营,也见不到你的父汗,还是回去静候佳音吧!」
……
诺颜台吉心中陡然一沉,他没想到事情竟已到这等地步,只是微有踌躇,便一言不发,飞身上马离去。
他策马飞驰片刻,便已经出了东堽镇,进入北上道路。
他驻马道旁,只见从军囤驶出的粮车,络绎不绝,首尾相连,从他身边驶过,向北而去。
而道路北向之地,蒙古骑队陆续南下汇聚,东堽镇四周合围圈子,也在逐步扩大,以容纳更多蒙古骑兵。
按着诺颜的估算,只怕到日落时分,南下骑兵汇聚,机要超过万数,心中暗自震惊。
他不知如此规模的蒙古精骑,是要继续合力南下抢掠,攻城略地,还是对宣大之地,形成包抄围困之势。
但不管是那种结果,都不是他一人一力可以挽回,大势已成,回天无力!
……
他望着阴郁压抑的天色,满天飞雪纷乱不息,心中泛起巨大的无力和绝望。
想起东堽镇里被屠戮的百姓,尸骸遍地,不分老幼,皑皑白雪上冻结的黑红血迹,怎麽也洗刷不掉了。
他喃喃自语,神情沉痛:「玉章,你从中斡旋,帮鄂尔多斯部争得边贸便利,没想到落得这种结果。
东堽镇事发,大周和蒙古大战在即,已成不死不休之局,我还有什麽颜面见你……」
一旁忽而干问道:「台吉,我们下一步该怎麽办?」
诺颜说道:「忽而干,你留下一部分人,择地烧开冻土,将镇上的尸体妥善掩埋,汉人讲究入土为安。
土蛮部既能偷关引兵,其馀人跟着我借道出关,我要尽快见到父汗。」
忽而干说道:「台吉,方才阿勒淌说过,大汗已率兵随把都对峙宣大,战事一触即发。
沿途周军斥候必定增多,我们多半要绕道而行,避开周军游巡范围,只怕要两天才能入可汗军帐。」
诺颜说道:「那便尽快绕道而行,如今我什麽事都做不了,只想尽快陪在父汗身边。」
他挥动手中马鞭,胯下黄马奋蹄跃出,忽而乾等扈从紧紧跟随,向着北向道路飞奔而去……
……
神京,荣国府,荣禧堂,正月初二。
东厢三间耳房内,熏笼烧着极品红泥炭,撒了上好的苏合香片,热气吐馨,温香脉脉,透着恬静悠然。
向南的花格窗棂上,厚重窗屉完全敞开,窗外日光透过玻璃窗子,毫无阻碍的涌入室内。
使整个耳房内光线明亮,各处摆放的古玩字画,愈发显出俊雅古韵。
房内上等的花梨紫檀家俱,在阳光中映照下,光华蕴藉,熠熠生辉。
书案上铺笔墨纸砚,小红和玉钏正临案练字,两人握笔尚有些僵硬,但一笔一划颇为专注。
明媚阳光照在她们身上,鬓发如丝,黑亮生光,身姿窈窕,青春多姿,很是赏心悦目。
年前小红说想学识字,贾琮便答应年节之时,每日得空教她半个时辰。
正巧贾政将玉钏给了贾琮,如今暂时安置在荣禧堂,她听说读书识字之事,心中十分羡慕。
贾家虽是贵勋豪门,又得翰林门第的名声,但即便如此,丫头也能读书认字,依旧是奢侈之事。
就算贾政这等推崇读书,也没教丫鬟认字的兴致,因实在有些骇俗胡闹。
也就贾琮才会乐于此道,身边丫鬟都教得识文断字,英莲甚至能填词做诗,玉钏也是早有耳闻。
一个奴才丫鬟能认字,对玉钏来说是极本事的,如今遇上岂能错过。
她在宝玉眼里是撬不开的河蚌,在贾琮跟前偏能说会聊,只是央求贾琮几句,便得他一口应允。
……
这日晨起,时间稍早,两府还没有来客,贾琮趁便教她们用笔使墨之法,又简单教了十来个字。
各自扶手示范一二,别有一番旖旎味道,然后便让她们自己练习。
自己躺在躺椅上,一边喝着玉钏新砌的香茶,间或欣赏小丫头练字的稚嫩美态,颇为惬意散淡。
玉钏写字的时候,常不忘回头看贾琮,见他晒太阳养神,或捧着茶杯品茶,心中便觉得安乐。
有时两人目光相遇,会不由自主会意一笑,然后又各自忙自己的事。
贾琮发现玉钏握笔姿势,还有所不妥,上前握住小手。
只觉掌心温软,莹润丝滑,香韵盈盈,让人生出难言的陶醉美好。
他细心纠正玉钏手指把势,引导如何用笔力度,正在教的用心,学的也很仔细。
……
门帘游廊却响起脚步声,见贾母的丫鬟翡翠进来。
说道:「三爷,大姑娘派了抱琴出宫,到府上给老太太和三爷送节礼。
老太太让三爷过去说话,二老爷丶二太太丶宝二爷也都要来,姑娘们已从东府过来。」
贾琮听了心中微动,这一年多时间,大姐元春颇得皇后器重,上回贾母寿辰之事,便允许抱琴出宫送礼。
按照寻常宫规,女官宫娥不能出宫。
这算是皇后格外恩遇,想来多半有自己缘故。
这回年节之时,皇后竟再赐这等殊遇……
元春入宫十年,贾琮虽只和她相处数次,对这位堂姐智慧胸襟,却颇为赞赏。
也深知她深宫孤寂,她常能和家人传物,当能稍慰思家之念,也算是一件好事。
只是元春入宫十年,前些年都默默无闻,如今皇后屡赐恩惠,似乎有些不同寻常。
后宫亲近结交外臣,历来都是内宫忌讳,即便举止隐晦,却瞒不过有心人……(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