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说的也是。至少此次恩科我们都考上了,这便是最值得庆祝的。”
其余三人也是颇为高兴的点点头。
相比于他们三人,其余的考生就没有那么高兴了。
不少人从期待到绝望也不过是短短一炷香的时间。
一个须发微白、眼睛赤红的中年男子颇为不服。
“此次科举之前,我可是准备了多年,要不是那最后加了一些本不属于进士科的考试内容,我怎么可能考不上?”
他的话仿佛引起了周围众人的共鸣,不少人也是连忙点头。
“是啊,是啊吗,我考了十多年科举了。此次恩科本来是手到擒来,但是要不是这考卷上乱七八糟的题目,我应该是稳稳地能够上榜才对,这次可是被坑惨了。”
“谁说不是呢?我在家乡之中也算是颇有才名,科举也考过好几次,但是这次科举可是把我给考蒙了。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奇怪问题,而圣人之道却是考的太少了。”
“是啊,是啊,这分明不公平。吾等都是饱读圣贤书,但是圣贤之道却是考的不多,先帝在时,曾经将帖经、杂文、策问作为进士科的三场考试,到了这恩科,就把帖经跟杂文给去掉了,甚至还加了秀才科的题目。这分明是
不给我们活路。秀才科早就因为难度过高被废止了,现在又把这个东西拿出来考,这不是诚心想要让我们考不上吗?”
众人纷纷点头,这话仿佛引起了他们的共鸣,引得众人纷纷怨声载道。
毕竟此次的科考的确是有些难度,经过多年准备却没考上,这个时候发发牢骚也很正常。
姚崇、宋?等人面面相觑,他们虽然也觉得此次考试确实是有些难了,但是也显然能够看得出来。
科举问策的重心现在已经是将考察四书五经的内容转移到了问治国方略这上面。
帖经跟杂文用来考察的比例的确是偏低了。
而这也说明朝廷显然是想要筛选真正的干实事的人才,而非是擅长歌功颂德、咬文嚼字的书呆子。
张说有些忍不住道:“诸位,我倒是觉得朝廷此次在恩科中的侧重点也许是想告诉天下人,朝廷之后可能会更偏向于考察时事、政策、算术、军略、经济方面的考生。与其抱怨此次科举,不如提升自己,吾等多看一些时政、
经济方面的书,下次岂不是手到擒来?”
他觉得自己是好心好意的提醒,结果这话落下,却让众人顿时红温。
一个年纪颇大的老头站出来怒道:“你的意思是说我们这些人都是纸上谈兵的书呆子、腐儒是吗?”
张说一愣,他毕竟年纪小,此时有些慌乱起来,连忙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但是早已经憋了一肚子气的落榜考生们此时哪里会在乎他的想法,一个个愤怒地看着他,恨不得将张说打一顿,好好发泄自己的怒气和不甘。
姚崇、宋?、贺知章三人见势不妙,连忙拉着张说赶紧往后跑。
少顷。
几人刚刚好不容易跑出了贡院,便气喘吁吁地停下来。
张说面色有些发苦,颇有些无奈。
“我也不过是提醒他们罢了,为什么他们不领情,反而要觉得我是在看不起他们呢?”
姚崇、宋?、贺知章三人对视,也纷纷轻笑几声。
贺知章摇头晃脑道:“他们此时因为落榜早已经对朝廷充满了怨气。所谓科考的内容不合理,也不过是他们替自己失败找出来的借口和说辞罢了。这个时候你告诉他们不是考试的内容有问题,而是自身的学识不够,他们当然
接受不了,自然也就会将怒气发泄到你的身上。”
张说叹了口气,苦笑道。
“我本来还想提醒他们,以后恐怕朝廷科考的内容大部分都是会以此次恩科为范例了,结果他们不领情,那便算了吧。”
姚崇笑道:“你还是太年轻了,这世上不是所有人都会听进别人的话。如果真正能够看透这一层,他们也不会在这里抱怨了。我本来考试考到那些题目,心里还有些嘀咕杨家令这么做是不是有些太突然了,太不近人情了。’
“现在看看这些被淘汰的人,倒也觉得没错。若是让这些人考上了成了官员,日后治理一方百姓该是何等的灾难。”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
科举既是对才能的检验,也是磨练心性。
若是一遇挫折便唉声叹气,四处抱怨,那十有八九在官场上也是不长的。
即便没有此次的恩科,这些失败者也不会有什么变化,无非是换个地方继续当失败者罢了。
恩科的放榜让不少考生都颇为不满,足足数千人来到长安毛冒着严寒,最终却没有考上。
无论是谁,心里也都不痛快。
但是放在以往,他们却是只能认栽,这次却是不一样,考卷有“异”,他们便能够心安理得的给自己找个理由,不是自己不努力,实在是这科考有问题。
这样的理由让不少失败者心理安慰了不少,但是也让许多负面的情绪越积越多。
那些胆小怕事的只能背后说上几句,一些性格暴躁的却是闹出了事情。
含元殿。
“天后娘娘……………”
上官婉儿快步走了进来,眉头紧锁。
武皇后放下手中的象牙紫毫,瞥了一眼上官婉儿。
“怎么了?”
上官婉儿连忙道。
“宫城之外,有一批足有数百人的考生聚集,在抗议此次恩科不公。”
武皇后凤眉轻蹙。
“抗议不公?”
上官婉儿抿了抿唇。
“他们说是此次恩科加了秀才科、明算科的内容,而进士科的杂文、帖经却是没有,他们在没有丝毫准备的情况下参与此次科考,自然成绩不佳,因此此次科考极不公平,他们要求再重新举办科考,以杂文、帖经、策问的形
式,恢复过往科举,以四书五经为主,驱除明算之类的超纲题目......”
武皇后眼皮不抬,冷笑起来。
“那么多考生,不都考的一份卷子?”
“怎么就有人考上了?”
“这些人倒也因此事能闹起来,真是可笑。”
上官婉儿抿了抿唇。
“天后娘娘,话虽如此,但是这也是我大唐自立国以来,第一次发生这般的事情,若是处理不好,极有可能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武皇后语气淡漠。
“恩科乃是朝廷定好的事宜,如果因为一些考生抗议,就贸然更改,那朝廷的威严何在?”
“日后,这些考生岂不是一有失意,就如此效仿?”
她顿了顿,缓缓道。
“此次恩科乃是交给太平和杨易的,既然出了事,那就让他们去处理此事吧。”
上官婉儿恭敬点头。
“是,天后娘娘。”
待到上官婉儿离开,武皇后面色沉凝,翻开旁边的奏章,上面赫然是弹劾杨易篡改科举的内容。
她面无表情的奏章放下。
杨易可是答应过她,科举的改革最终是为了复制出一批堪比他学识才能的有用之才。
否则,她也岂会任由杨易在此次科举上大刀阔斧。
上官婉儿抵达宫内锦衣卫衙门的时候,杨易已经做好了出发的准备。
他在皇帝的准许下,掌握的这支名为锦衣卫的机构,无论是情报能力,还是战斗能力都是极强。
这些人都是他从军中挑出来的精英斥候,极擅打探情报和隐蔽。
甚至在上官婉儿知道之前,他就已经收到了消息。
“见过魏国公。”
上官婉儿行了一礼。
杨易微微一笑。
“上官才人客气了,还是唤我家令便可。”
上官婉儿抿了抿唇,清冷的眸子在杨易身上轻轻扫过,带着一丝复杂。
“杨家令打算怎么处理此事?”
杨易淡淡一笑。
“当然是杀鸡儆猴,快刀斩乱麻。”
“一群科考落榜生,竟想要给朝廷安上去不公的名头,若是朝廷屈服,此后有人效仿,难道我朝廷每次都要顺应这些人的意思?”
上官婉儿心里一凛,从这位杨家令的语气中,她隐隐感到一丝杀意,恐怕这事不会善了。
她深深的看了一眼这位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的男人,忍不住提醒道。
“好叫杨家令知晓,这些考生骤然而聚,松散有序,说不定背后有人推波助澜。”
“此事看似是科举一事,实则若是处置不好,说不定会牵连甚广。”
杨易若有所思的打量了一眼这位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声名的女相。
上官婉儿比他想象中的更加有智慧,居然看到了此次科举改革的另一层目的。
他微微一笑,迎着这位上官才人复杂的目光,缓缓道。
“因这场科举跳出来的牛鬼蛇神,我自一力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