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数日后。
数艘船舶从黄河经落水抵达长江,长江之水浩浩荡荡。
水流虽然湍急,但是庞大的船舶行于河水之上,稳如泰山,江水被船头分拨,向两边流去。
剑南道。
渝州。
靠近城中心石虎大道边上的衙门里。
“王刺史,长安传来的消息,天后娘娘派遣了一位剑南道巡抚使,不日即将抵达。”
一个穿着绿色官袍的低级官员,恭敬地向面前的渝州刺史王煊禀报。
王煊放下手中的笔墨,眉头微微蹙起,目光平静地看着面前的小吏:“剑南道巡抚使?是哪一位?”
那小吏连忙将手中的公文从怀里掏出来,捧在手掌之上,恭敬地说:“是魏国公杨易。”
王煊眸子一凛,目光变得复杂起来,他随即将这小吏手中的公文拿起来看了片刻,沉默了一会儿。
公文字数不多,仅仅是天后的一道命令。
任命杨易为剑南道巡抚使兼持节都督。
字越少,背后的事情越是不简单。
这是王煊在官场沉浮多年悟出来的道理。
区区剑南道,有什么值得这位公主的未婚夫、天后的宠臣亲自来此呢?
王煊陷入沉思。
片刻后,他摆了摆手,朝小吏道:“你先退下去吧,通知各地驿站,一旦那位魏国公抵达剑南道边界,便立刻通知本官。”
那小吏随即恭敬应声退下。
半日之后,杨易作为剑南道巡抚使前来剑南的消息,已经渐渐传遍了好几个州。
照这速度,不需要三日就能够传遍整个剑南道。
又过了三日,渝州边界。
这里的驿站早已经收到了魏国公杨易即将到此的消息,很快将消息传给了渝州刺史王煊。
王煊则带着渝州一众官员前往驿站等候剑南道巡抚使杨易。
一个时辰之后。
在驿站等候的王煊等众多官员站得汗流浃背,不少人年纪大了,甚至在这儿站上一会儿就感觉要晕倒的样子,而王煊则始终保持一个姿势不动,哪怕他已经五十多岁了,身体依然板正。
按照他的预估,杨易应该早就到了才对,不知道为什么直到现在还没有出现,他心里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总感觉这位长安来的巡抚使有些来者不善。
随行的官员则颇有些怨声载道,不少人面露难色。
一人小声嘀咕道:“不知道这位未来的驸马哪来的这么大的威风,竟要吾等在此等候如此之久,莫不是要给我们下马威?”
旁边几人闻言,纷纷点头,心里对这位新来的巡抚使已经有了几分怨念。
就在众人小声嘀咕的时候,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
众人心里一凛,循声望去,王煊也是压下内心的烦躁,面色平静地看着远处。
只见几辆马车缓缓而来,伴随着马蹄声,一阵阵尘烟卷起。
片刻之后,马车在王煊等人面前停下。
率先看见一个身材修长,面容俊朗的年轻人走了出来。
其人身着青色长衫,犹如一棵笔直的松柏,嘴角虽然带着几分笑意,目光扫过却有不怒自威之色。
王煊心里一?,随即上前恭敬道:“渝州刺史王煊,见过魏国公。”
身后众官员无论心里有多么不满,此时也是露出笑意,纷纷行礼,口呼见过魏国公云云。
杨易扫视一圈,乌压压一片,约莫数十人。
渝州的官员大致都在这里了。
他朝王煊微微一笑。
“路上道路不畅,稍有阻塞,来迟了,让诸位久等了。”
王煊连忙道:“魏国公这是说的哪里话?道路阻塞那是常有之事,魏国公是身兼公务而来,吾等在这里别说等上一会儿,就是等上一天那也是没有丝毫怨言,倒是让魏国公受累了,让下官心里颇为愧疚。
身后的官员也是纷纷点头,仿佛都是在赞同王煊这几句场面话,好似心里真的颇为愧疚。
杨易瞥了他们一眼,嘴角含笑。
“你们的确应该感到羞愧。”
这话一说出来,场面顿时有些冷下来。
包括王煊在内的渝州官员全都懵了,他们万万没想到杨易居然会这么说话。
就是王煊自己也是脑袋一片空白,沉浮官场几十年了,头一回遇到这么说话的。
他一下子都不知道该怎么回应。
好一会儿,王煊才硬着头皮,拱手道:“不知杨巡抚此言何意?”
从“魏国公”的称呼悄然到了“巡抚使”,显然这位王刺史也是心里有一些愠怒。
不管如何,他也是渝州刺史,封疆大吏,杨易虽然是天后娘娘面前的红人,也不必如此折辱他们。
杨易扫了一眼面带怒色的渝州官员们,沉声道。
“我来时,先是走水路,抵达渝州,而仅仅上岸之后到这里的这段路程,走的是渝州官道。如此之短的距离,却是走了数个时辰。渝州的官道连接剑南道各个州府,是剑南道极为重要的主干道。”
“朝廷曾经拨款修水泥路。水泥路修起来效率高、速度快,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将破损的道路修缮完成,变成平坦、坚硬的水泥路。”
“如今在关内已经完全普及,正向整个大唐慢慢建设,从朝廷推广政令到现在已经有了一两年时日。”
“而渝州外的水泥路却是破破烂烂,甚至还未修筑完成。尔等身为渝州官员,难道不应该感到羞愧吗?”
在场的数十个渝州官员闻言一怔,面面相觑。
绝大多数人面色微变,眼神有些躲闪。
只有少部分人一副茫然无措的模样。
场上安静了一会儿。
王煊连忙朝着杨易拱手道:“魏国公所言甚是,不过这水泥路建设确实是遇到了一些阻碍,也并非是吾等不放在心上。剑南的地势与关内稍有差距,水泥路在这里比不上关内的速度。不过还请魏国公放心,吾等必然会以最快
的速度将水泥路建造完成。”
杨易摆了摆手笑道:“水泥路建不建完,是你们本地官府的事情,本官此次前来倒不是为了这件事。”
大部分官员闻言松了口气,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杨易又似笑非笑:“本官在长安收到有人举报,剑南道官员有人假借朝廷之名向百姓征收水泥税、邮政税。此事诸位可有所耳闻?”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
其中不少人面色阴晴不定,王煊眼皮一抽,连忙上前。
“魏国公,此事必然是有人以讹传讹,我剑南道怎会出现如此贪腐?一定是有人在恶意中伤啊!”
身后的官员也是纷纷点头,向杨易喊冤。
“是啊,是啊,巡抚使可是要明察秋毫呀,千万不要听有些人的恶意中伤。”
“不错,咱们渝州官员怎会向百姓收取水泥税呢?”
“就是,这水泥税又是什么?我怎么从未听说过,定是那些别有用心之人编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