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3章立案追责,李志强破产张浩被开除(第1/2页)
十一月末的江城,寒风裹着细雨,打在江城大学校委会会议室的玻璃窗上,发出细碎的声响。市纪委工作人员的突然介入,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让原本紧绷的气氛瞬间凝固——校长的手指紧紧攥着钢笔,指节泛白;鼎盛集团的张经理额头渗出冷汗,下意识地往后缩了缩;后勤处主任则低着头,不敢与任何人对视。
“根据举报线索,鼎盛集团向学校捐赠的200万‘教育基金’,存在利益交换嫌疑,我们需要调取近三年的后勤处财务流水、捐赠协议原件,以及校委会关于‘校园创业项目合规审查’的所有会议记录。”市纪委的王组长将《协助调查通知书》放在桌上,语气严肃,“请相关人员配合,不得隐瞒、篡改证据,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校长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被王组长的目光打断,最终只能点头:“我们会全力配合,让后勤处立刻准备材料,会议记录也会马上调取。”
陆辰坐在旁听席上,手里紧紧攥着手机——匿名者发来的那张“刑侦支队长与鼎盛董事长合影”还在屏幕上,他心里清楚,市纪委的调查只是第一步,真正的阻力还在司法系统。他悄悄给陈阳发了条消息:“查一下市刑侦支队支队长赵刚的公开信息,尤其是近三年的项目合作、资金往来,看看有没有跟鼎盛集团相关的线索。”
会议暂停后,陆辰跟着苏晴走出会议室,行政楼前的请愿学生还在雨中坚守,手里的牌子被雨水打湿,却依旧举得笔直。“辰子,市纪委介入了,是不是意味着禁令不会通过了?”苏晴的头发沾着雨珠,声音里带着期待。
“暂时是,但还不能放松。”陆辰指着手机里的合影,“鼎盛集团跟市刑侦支队的赵刚有关系,李志强的案件很可能被干预,要是李志强得不到应有的处罚,就算禁令取消,他也会卷土重来。”
就在这时,林风跑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份刚打印的《江城晚报》,头版标题格外醒目——《校园创业团队遭暴力打砸,背后牵出垄断黑幕》,里面详细报道了刘峰围堵工作室的经过,还附上了直播截图和李志强伪造检疫报告的证据。“太好了!媒体都报道了,现在全市都知道李志强的恶行,就算有人想保他,也得考虑舆论压力!”
陆辰接过报纸,心里稍微踏实了些。舆论的力量是强大的,尤其是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就算赵刚想干预案件,也得掂量掂量后果。他立刻召集团队,在行政楼附近的咖啡馆开了个临时会议:“陈阳负责查赵刚和鼎盛的关联;苏晴联系省级媒体,跟进李志强案件的进展,防止被压下;林风组织学生和商家,写一封《请求依法严惩李志强》的联名信,提交给检察院和市纪委,形成舆论和民意的双重压力。”
接下来的三天,团队成员分头行动,联盟的力量也充分显现——张哥联系了江城餐饮协会,出具了“李志强垄断校园餐饮市场,损害中小商家利益”的证明;李学姐整理了近百份学生手写的“辰风服务反馈”,证明辰风对校园生活的重要性;刘阿姨则带着十几家商家,去检察院门口请愿,要求对李志强的“伪造证件”“强迫交易”行为立案追责。
陈阳那边也有了突破。他通过公开的政府采购信息和企业信用报告,发现赵刚负责的“校园安全整治项目”,其设备供应商正是鼎盛集团旗下的子公司,而且采购价格比市场均价高30%,明显存在利益输送。“我还查到,赵刚的儿子在鼎盛集团的子公司任职,月薪是市场平均水平的5倍,这绝对不正常!”陈阳把整理好的证据发给陆辰,“这些虽然不能直接证明赵刚干预李志强案件,但能说明他和鼎盛有利益关联,足以让市纪委对他展开调查。”
陆辰立刻将证据提交给市纪委的王组长。王组长看完后,脸色变得严肃:“这些线索很重要,我们会立刻成立专项调查组,对赵刚展开调查,同时会协调省检察院介入李志强的案件,确保案件不受地方势力干预。”
一周后,好消息接连传来——
1.省检察院正式对李志强以“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强迫交易罪”“故意破坏财物罪”立案侦查,案件由省检察院直接督办,绕开了市刑侦支队;
2.市纪委对赵刚展开调查,查实其存在“利用职务之便为亲属谋利”“收受鼎盛集团财物”等问题,已被停职审查;
3.学校校委会发布公告,取消“禁止辰风在校园运营”的提议,认定辰风“符合校园创业规范,为学生提供便利,应予支持”,同时宣布将鼎盛集团的200万捐赠原路退回,不再接受任何“附加条件的捐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3章立案追责,李志强破产张浩被开除(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