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

第442章 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442章制度改革势在必行(第1/2页)

刘德威大惊失色,赶紧劝阻道:“陛下,若是轻罪,一般都能当即找到恶徒,不会有什么意外。

可若是重罪,恶徒要么背后有人包庇,要么手段奸诈,甚至能把仵作都耍得团团转。

这其中,本就需要多方人证走访,也需要提取物证。

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两相结合,怀疑是谁做的案,就基本是谁做的案,几乎没有例外。

虽有一定可能性,作案人太熟悉办案流程,故意嫁祸给某人的情况。

但是,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

要是实行新规,是否太……”

刘德威没有把话说下去,但意思很明显。

就说李承乾这么一搞,只怕会放掉很多奸猾的重型罪犯。

“朕知晓,若是如此做,会让某些奸猾的罪犯逃脱审判。

那朕在这里,就再给诸位爱卿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叫做——以人为本!

当初的秦朝为何灭亡,这其中有一点不得不提的原因,那就是秦二世的苛政,比秦始皇在位的时候更加过分。

而秦朝会灭亡的危机,又是怎么出现的?

那就不得不提——军功制度!

军功制在秦没有一统六国之前,那是一把利刃。

站在我们后人的角度,可以清楚的看到,秦统一之后,军功制就成了一份毒药。

换到我大唐来说,朕为何要废除肉刑,就是因为乱世有乱世的律法,盛世有盛世的律法。

至于那些六国营业,不过是隔靴搔痒,虽然烦人却无足轻重。

若是当初能以人为本,以民为本,何至于走到最后,就连老秦人都视若无睹?

大唐既然已经进入盛世,律法就该以轻、缓、和、为主。

重罪依旧重判,轻罪就该轻判,而不是犯罪就重判。

人无完人,谁能保证自己不犯错,谁能保证自己不犯罪?

但可以肯定的是,以人伦为基础制定的律法,哪怕是不知晓法律的,也很难会犯上重罪。

因此,冤假错案,要尽量避免。

若是继续执行老一套,在人性的作用之下,未来冤假错案必定遍地都是。

真正的平民百姓,除了家庭纠纷,都只想安心的活着,谁会故意去犯重罪?

这是犯下重罪,一般也是因家庭邻里纠纷造成的。

真正会知晓律法还犯下重罪的,要么就是自认有权有势的,要么就是真有权有势的。

往后,要想定一个人的罪,动机、人证、物证、口供等至少要其中三样。

换句话说,就是必须形成一道证据链,形成不了证据链就无法定罪。

嫌疑犯,也就是被怀疑的作案人,有资格为自己辩解。

比方,罪恶发生之时,自身不在现场,而在其他某处,谁谁谁能够作证。

总之,双方要核对无误,才能定罪。

这也是朕为何,要进行三权分立的原因。

以后,从地方到朝堂,不能再是谁的一言堂。”

“轰……”

百官再次骚动,尽管从三权分立提出来,他们就知道李承乾的目的是分权。

在这一刻,李承乾却明明白白的说出来了。

马周赶紧问:“陛下,像这种案子,若是像您说的处理方式,如何在最大的限度上,保证真正的罪犯能够伏法,保证平民百姓不被冤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有一只神奇手:校花姐姐不忧愁
我有一只神奇手:校花姐姐不忧愁
多看了一眼美女校花,高鹏遭到了殴打,掉进了山洞,获得了一只可以修补一切神奇的手,同时他也可以进入校花姐姐的梦里。校花姐姐,你有什么要修补的吗?我可以帮你。“滚……”校花姐姐,你怎么脸红了?我看看你又做春天的梦了没有?
佚名
搬空养父母家,七零真千金养大佬
搬空养父母家,七零真千金养大佬
重回七零年代,徐晓禾手撕剧本,搬空养父母的财产,提交证据,让他们为所作所为付出代价。这辈子,徐晓禾有冤报冤,有仇报仇,只想守着糙汉丈夫好好过日子,搭上时代的东风,不辜负重生的幸运。只不过,糙汉…
荆瑜
嫂嫂别怕,灾荒年,我种田养活一家
嫂嫂别怕,灾荒年,我种田养活一家
现代社畜林河重生大夏王朝偏远山村的落魄户,时逢天下大旱,饿殍遍野。家徒四壁,屋无余粮,唯一的兄长撒手人寰,只留下一个柔弱的嫂嫂。更雪上加霜的是,嫂嫂为了不让娘家一对双胞胎妹妹被卖掉,将她们领回了这风雨飘摇的家。四个张嘴吃饭的,这日子还怎么过?幸好,【福报系统】及时激活!别人挖草根,啃树皮,愁眉不展时,林河家的锅里却炖着肥美的鲜鱼汤。别人家为了半个窝头大打出手时,林河家的餐桌上已经摆满了
日更三万
我们法师是这样的
我们法师是这样的
“你的魔法很不错,不过下一秒就是我的了。”穿越到剑与魔法的异世界,泽利尔获得了可以解析任何魔法的术式天演。从最基础的魔法学徒开始,一步一步踏上传奇之路。人类,矮人,精灵,兽人,诸多种族竞争生存。…
瑟瑟发抖梨花猫
我在海拔三千米的高原开渔场
我在海拔三千米的高原开渔场
(上古秘境+现世修仙+萌宠+最后一个高原母系部落)学了个没用的中药制药工程专业,毕业就等于失业?凫羽一怒之下打道回海拔三千米的高原母系部落躺平啃老!才通电几年没网络又怎样?原始森林不通公路又如…
三十六楼看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