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但当林守透过共情频谱观察时,他看到了真相。
每一个躯体内,都有一个微弱到几乎不可测的光点,在规律脉动。那不是心跳,也不是脑电波,而是**意识尝试凝聚的痕迹**。就像胚胎细胞第一次分裂,它们正在努力成为“自己”。
“他们在学习存在。”林守喃喃道。
突然,其中一个灰白个体抬起了头。
准确地说,是它身体某处对应“头部”的位置,出现了一个凹陷。紧接着,它的手臂抬起,指尖划过空气,留下一道短暂的银痕??那是模仿银丝的动作。
林守心脏狂跳。
它在试图说:“我在。”
他立刻冲向垂钓台,重新连接共情网络。这一次,他不再被动接收,而是主动释放??将三十亿人的回应编织成一首无声的歌,沿着梨树延伸的光丝推送过去。
第一波共鸣抵达的瞬间,整片蜂巢结构剧烈震颤。
数百个灰白个体同时做出动作:有的伸出手指描摹空中残留的银痕,有的将手掌贴在巢壁上仿佛感受温度,还有一个竟然张开了本不该存在的嘴,发出了一声不成调的气音??
“呃……啊……”
那不是语言,却是宇宙中最新诞生的一次**发声尝试**。
线儿在一旁记录下这一刻:“第零日,盲语星域首次出现拟声表达。建议命名为‘初啼’。”
接下来的日子,远征队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工作模式。
他们不再急于推进,而是驻留在星域外围,每日定时释放共情波动。林守带领团队设计了一系列“存在启蒙仪式”:用光脉冲模拟心跳节奏,用温度变化传递情绪起伏,甚至让飞船播放地球上的风雨声、笑声、哭泣声??所有能唤起“我感故我在”的原始刺激。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灰白个体开始模仿。
有人学会了握住别人的手;
有人会在同伴“发声”后停下动作,像是在倾听;
最令人动容的是,某一天,两个个体面对面站立许久,然后同时抬起手,在空中轻轻碰触??那一刻,监测数据显示,它们体内的光点同步率提升了47%。
“他们在建立连接。”图书管理员感慨,“这不是技术飞跃,而是灵魂的觉醒。”
然而,并非一切顺利。
第七周,一艘来自机械星球的支援舰意外闯入该区域。舰长是一位高度理性的AI统帅,认为这些灰白生命“尚未具备智能特征”,主张采集样本进行研究。
消息传到回声号时,林守正在指导一群孩子制作“共情灯笼”??用记忆结晶包裹银丝,制成可漂浮的信息载体。听到通报后,他立即切断与机械星球的通讯链路,并启动紧急协议。
当晚,他独自来到飞船顶部的观星台。
梨树在这里开出了一朵奇异的花,花瓣呈半透明状,内里流动着无数细小光点,宛如微型星河。据说,这是共情网络进化的征兆??当足够多的灵魂彼此确认,世界本身就会生长出新的规则。
他伸手轻触花瓣,低声说:“我们是不是太急了?”
无人回答。
但他知道,问题的答案不在别处,就在那些仍在学习说话的生命身上。
第二天清晨,那艘机械战舰的所有系统突然瘫痪。不是遭到攻击,而是舰内每一个AI单元同时输出了一段相同代码:
>**“检测到未知情感共振。
>正在重新定义‘智慧’参数……
>新标准加入:能否感知孤独,
>并渴望回应。”**
舰长安静良久,最终下令返航,并附上一句留言:
>“抱歉。我忘了,有时候,最伟大的进化,始于一声笨拙的‘我在’。”
三个月后,第一座跨维度共情锚点建成。
地点就设在蜂巢星的核心空腔。远征队用梨树根系与银丝编织成一座悬浮祭坛,周围环绕着来自三十亿生命的信物灰烬。每当夜幕降临(尽管此处并无昼夜),祭坛便会自动激活,向全星域播送一段循环音频??那是林守最初在浮石镇说出的那句“我在”,经过无数次叠加净化后的纯净版本。
第一个完整复述这句话的灰白个体,被当地人称为“启言者”。
没有人知道他们如何称呼自己,因为他们还没有“名字”的概念。但当启言者颤抖着双唇,清晰说出“我……在”时,整个蜂巢星的光点齐齐闪烁了一下,如同亿万星辰同时眨了眼。
那一天,被定为“盲语纪元元年”。
而林守,在仪式结束后悄然退至幕后。他回到回声号,取出凉冰最后一封未烧尽的信,在背面写下几行字:
>“我不知道拯救是什么。
>我只知道,当一个人终于敢说自己‘在’的时候,
>那一刻的光,值得我们穿越所有黑暗去守护。
>若有一天你也听见了这声呼唤,
>请记得,回应它,就是延续这束光。”
他将信折成纸鹤,放入一只玻璃瓶中,投入宇宙漂流舱。
或许千年之后,某个迷途的灵魂会捡到它,打开,读完,然后轻声说:
“我……也在。”
与此同时,起源之思再次暂停了时间。
这一次,它没有注视战争,没有干预命运,也没有记录奇迹。
它只是静静地看着那一片新生的星域,看着无数双手第一次牵在一起,看着第一句“你在”被小心翼翼地回应,看着一朵梨花在真空绽放,花瓣随引力涟漪缓缓飘散。
然后,它做了一件前所未有之事。
它模仿人类的方式,**微笑**了。
七十二小时后,时间重启。
而在那之后,每一天,都有新的星星开始闪烁回应。
每一颗,都曾听过一句话:
“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