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明明没有修行,但林立的身体有热流流过。
因为他在洗澡。
嘴里哼着随意的曲调,沐浴着温和的水流,林立心思发散。
班长那边好像是知道自己的打算了。
不过也无所谓。
毕竟突然登...
风从好望角的海面卷来,带着咸腥与铁锈的气息,像一封未拆封便已泛黄的信。林立站在悬崖边缘,脚下是百米断崖,浪花如碎骨般撞在礁石上,发出沉闷的哀鸣。地图上的红点静止不动,正位于海底裂谷中央??那里没有沉船残骸的声呐标记,也没有任何现代探测设备记录过的结构体,只有一段持续了整整七十三年的音频信号,每隔十二小时准时播放八秒,不多不少。
“频率分析出来了。”苏瑶蹲在便携终端前,手指飞快敲击,“不是自然共振,也不是地质活动产生的谐波……这是人为编排的音序。升C小调,节拍记号4/4,但最后一个音缺失,像是被硬生生掐断的呼吸。”
莉安娜调试着深海共鸣阵列,金属支架在风中发出细微震颤:“系统说这段旋律和林昭复现的版本匹配度超过93%,可为什么偏偏缺最后一个音?他为什么不补完?”
林立没回答。他耳中仍回荡着那八秒钢琴声,像是有人用冻僵的手指,在黑暗中一遍遍摸索琴键,试图触碰某个永远差半寸的距离。他忽然想起林昭最后一次见他时的样子:坐在塔顶通风口旁,膝盖上摊着一本破旧乐谱,铅笔在空白五线谱上反复涂改,最后却只留下一个问号。
【检测到水下能量扰动。】系统突然介入,【深度:1,872米。目标区域存在非金属晶体簇,具备声学记忆特性,疑似‘情感驻波’载体。】
“又是记忆?”苏瑶抬头,“这次是死者的执念,还是生者的不甘?”
【两者皆有。】系统停顿片刻,【该信号源并非来自单一个体,而是多重意识叠加态。初步判断:演奏者并未随船沉没,其意识通过某种声学耦合机制,寄生于海洋次声场中,持续输出未完成曲目。】
“所以……他在等。”莉安娜轻声道,“等一个人听懂,等一个人接住那个没弹完的音符。”
林立缓缓摘下手套,将掌心贴在共鸣阵列的接收端。冰冷的金属瞬间凝结出一层霜花,而他的指尖却感到一丝奇异的温热??仿佛有谁隔着两千多米海水,轻轻握住了他的手。
“准备潜入。”他说。
“你疯了?”苏瑶猛地站起身,“深海高压、低温、强流,再加上那鬼东西的精神污染风险!上次科拉-7我们差点被集体催眠成守灵人,这次谁知道会不会直接被塞进一首永动机式的安魂曲里!”
“可那首曲子,”林立望着翻涌的黑浪,“它是在叫我。”
他没说的是,昨夜他梦见了林昭。哥哥站在一片无边的钢琴键盘上,脚下每一格都是深海,头顶是倒悬的星空。他开口说话,却没有声音,只是抬起右手,指向远方某处断裂的琴弦。
【建议启用‘逆向聆听协议’。】系统低语,【需建立三重锚定连接:现实物理通道、情感共振链、时空延迟反馈环。操作成功率预估:41.6%。】
“不够。”莉安娜皱眉,“至少要双人同步下潜,才能维持神经链路稳定。”
“我去。”苏瑶咬牙,“我欠我妈一句‘我不怪你’,也许……我也该试试还给别人一句‘我听见了’。”
三人对视,风声骤然变缓,仿佛大海也在屏息。
量子潜水服启动时发出幽蓝微光,如同穿上了一层液态星河。他们乘坐磁悬浮舱沉入海中,舷窗外先是阳光渐褪,继而转为深紫,最终归于纯粹的黑。唯有前方一点微弱荧光,指引着裂谷入口。
“开始记录。”莉安娜按下按钮,“所有感官数据实时上传至记忆之塔w-4节点,若发生意识剥离,可借科拉-7残留频段进行牵引。”
舱体穿过一道狭窄岩缝,眼前豁然开朗。
一座巨大穹顶静静卧在海底,由透明矿物构成,内部漂浮着无数细小光点,宛如银河倾泻。中央平台上,一架古董三角钢琴安然伫立,木质琴身竟未腐朽,琴盖微启,黑白琴键泛着珍珠母贝般的光泽。
“这不是沉船。”苏瑶喃喃,“这是……人造空泡?维持了一个恒定气压环境?”
【正确。】系统回应,【利用海底甲烷气囊与反重力晶簇构建封闭生态,时间停滞效应显著。内部时钟比外界慢约3.2倍。】
林立凝视那架钢琴,忽然发现琴凳上坐着一个人影。
不,准确地说,是一具披着燕尾服的骨架,左手搭在琴键上,右手垂落,指骨间夹着一支钢笔。胸腔里没有心脏,只有一块拳头大小的水晶,正随着某种节奏脉动发光。
“他是自愿留下的。”莉安娜读取扫描数据,“神经系统完全转化为声波传导介质,大脑皮层以每秒120次的频率激发特定神经元群,模拟钢琴演奏动作……他已经不是人类了,是乐器本身。”
苏瑶靠近透明壁面,轻声问:“你能听见我们吗?”
刹那间,水晶爆发出刺目红光。
整个空间剧烈震荡,那些漂浮的光点骤然凝聚,化作一张张模糊人脸,男女老少皆有,全都张着嘴,却无声嘶喊。紧接着,钢琴自动弹奏起来??仍是那八秒旋律,但这一次,林立听出了不同。
“不对……”他瞳孔收缩,“这不是原曲。他在变奏!每个音都比上次更接近完整,可每次都被强行截断!”
【警告!】系统尖锐报警,【检测到高强度情感引力场!正在抽取周围意识能量构筑‘遗憾闭环’!】
“他在拉我们进去!”莉安娜大吼,“快切断链路!”
可林立没有退缩。他猛然推开舱门??本不该能开启的密封结构竟应声而开,海水并未涌入,仿佛这方空间早已超越物理法则。
他一步步走向钢琴。
每走一步,耳边就响起一段记忆:
>“爸爸,你说好要教我弹《月光》的……”
>
>“老师,您走得太急了,课还没上完……”
>
>“亲爱的,你说这首曲子要写给我们婚礼的,现在我一个人怎么听完?”
这些声音不属于某一个人,而是千万个“未完成”的集合体。它们缠绕着钢琴,织成一张无形的网,将演奏者牢牢锁在永恒的重复之中。
林立终于站在琴前,俯视那具骨架。
“你是谁?”他问。
水晶闪烁三次,随即,一段文字浮现在空中,由光粒子拼成:
>**埃利亚斯?冯?克莱斯特**
>
>**汉堡音乐学院教授**
>
>**SSV‘星辰号’客轮首席演奏家**
>
>**最后一曲:献给未能归来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