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78,开局被女知青退婚李向南林楚乔

第247章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秋菊,南南可真威风啊,真好!你看到了没?”

佟玉搀着朱秋菊也跟在人群里,朝祠堂行去。

刚才人太多了,她们三个也只能按照辈分排在后面几排,站在人群里,并不能第一时间与李向南相见。

“看到了,看到了,我儿子可真出息!”朱秋菊很是欣慰的擦了擦眼角,“走,我们再去祠堂那儿看一眼,在外围看一眼就好!”

“嫂子!”一旁吉庆芳也是第一次看到今天这种盛况,情绪十分激动,“你瞧见没,大爷都亲自出门来迎接他了,还给了敲鼓迎龙这种级别的待遇,真是给咱家太长脸了!”

“是啊,村里其他姓的,刚才我也注意了,看咱家的眼神都变了呢!我们自己家亲戚那态度也是显而易见的出现了变化!这都是南南的功劳啊!”

佟玉想起刚才她们三个人走出李家来到村口的一幕,心里真是止不住的感慨。

听到妯娌两个也发现了这种细微的变化,朱秋菊怎么能不高兴呢。

她是真替儿子感到骄傲。

远远的,望见儿子被簇拥在中心,走在所有族老的包围中,心中那丝自豪也慢慢的蒸腾出来。

人群上了个山坡,来到一块占地极广的空地。

李家的祖祠就在山边,是一栋传承了百年的宗祠,巍峨肃穆,雕梁画栋,很是庄严。

众人来到这里,欢呼雀跃声自动就降低了不少,似乎是不敢打扰李家先辈的安宁。

村落里姓张的姓王的姓匡的等等,这些旁姓哪里见过今天李家这种大事,看热闹的那叫一个多。

而李家那些外戚此刻站在稍近的位置,翘首以盼的看着这场特别的仪式,各个感同身受的感觉到振奋。

李家村是一个以李家为首、杂家为辅的大村落,李家是大姓,族人多达三百多号人,除去嫁到外地的、外出工作的,也有将近两百号人。

而李家族人无不目光虔诚,态度恭谨,无声的簇拥着族长李德文一行人来到了祖祠前。

这个时候女眷便不再上前,与周围的外戚站在了一起。

青石砖路由祖祠一路延伸出来,一直到坡前停止,已经被打扫的纤尘不染。

三扇大门已然打开,祖祠里挂满了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红幡布。

年代久远的新近的灵位正以俯瞰的姿态,瞧着李家在这里的后人。

李向南大概猜到了来祖祠想干什么,便抱歉的对大爷爷李德文笑了笑,想走到后头的小辈位置站着。

可李德文却郑重的看了一眼他,笑道:“功臣之子,不受礼法约束。离近些,让老祖宗们好好看看你,今天是大爷带你告祖的日子!”

说完,他轻喝道:“德全,你带过去站着!”

“哎!”李德全笑着把孙子拉了拉,站到了和自己同等身位,也就是第二排。

“……”李向南的头立马就大了。

他何等身份,能够跟爷爷平起平坐?

“爷爷……我……”

“嘘,别说话,要开始了!”李德全握了握孙儿的手,轻轻摇了摇。

李向南喉头真的在发紧,他能够感觉到背后四面八方刺来的那一阵阵如针一样的眼神。

他轻轻回过头,看到自己这一支的大伯三叔正朝自己笑着。

“儿子,没事,听你大爷爷的!”李富贵站在中间,朝他递来一个肯定的眼神。

李向南点了点头,视线穿过人群,落在了后头的角落里。

“哥!哥!我在这!”李援北跳着招手,一只手高兴的在抹眼泪。

李向南轻轻点了点头。

“哥,二妈在这,哥!”李援北又高声叫道。

李向南一愣,随即看了过去,视线顿时就模糊了。

他母亲朱秋菊抿着唇正挤出笑容,强忍着在眼眶里打着转的泪水跟自己招手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天崩地裂,宿命倒悬。一个现代灵魂,能否在明末的烈火烹油中,挽天倾?天启六年,王恭厂大爆炸撕裂苍穹,历史在此拐弯。朱光明魂穿成天启帝襁褓幼子朱慈炅,却发现自己正踩着大明最后一块浮冰——七个月开口唤父,一岁执笔写名,两岁纵论朝局。朝野哗然:太子是祥瑞,还是妖孽?天启八年,这个不载于历史的年份,是金手指的成功?当奉天殿的钟声半夜敲响,历史修正的惯性粉碎所有幻想。三岁太子仗剑立于朝堂,喊出了桀骜的不忿:
独孤世遗
1980:从报名参军开始
1980:从报名参军开始
(年代+军旅+转业+晋升+商业)重回1980年的小山村,考不上大学,做不了生意,想要跳出农门,似乎只有报名参军了。这辈子不求大富大贵,只想一家人和和美美的过好小日子。…
维斯特帕列
祭司大人略感疲惫
祭司大人略感疲惫
露西娅寒窗苦读十一年,一朝翻车,考上了帝国皇家学校的祭司学院。一个古老的能歌善舞的侍奉神灵的尊贵职业,上一届毕业的学长带着他们的神殿,与旧帝国一起埋葬了几百年。该祭院要求还有点高,想要顺利毕业,才艺和财力缺一不可。没有才艺更没有钱的露西娅:麻了,开摆。于是在别人为了获得神灵的目光,对着神像载歌载舞,铸造金像,虔诚祈祷的时候,露西娅逃课了。她的供桌成了藏二手小说的仓库,她的神殿成了做魔武双修美梦的
道佑君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立君左右,朝夕记注,君举必书,备修国史。万历三年春。内阁首辅张居正复置起居注,命翰林史官轮值兼之。自此——隆庆五年辛未科三甲进士、庶吉士、翰林院检讨、张居正最优秀的门生、沈·万历皇帝的一生之敌·念开启了他修撰起居注的史官生涯。……那日,小万历醉酒误经筵。沈念挺胸写道:上醉酒误经筵,太后、首辅怒斥之,言废君主。那月,大批宦官充当矿监税使,搜刮民财。沈念梗着脖子写道:沈念在御前曰:采榷之祸,皆帝之过
上官不水
借剑
借剑
「就在刚才,我的剑被一声【万剑归宗】给叫走了,怎麽办?」「在线等,挺急的,也不知道还不还……」
幼儿园一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