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韦虚心面对张岱的控诉,只是神情肃穆,一言不发。
张岱见他这个样子,便也明白再继续争论下去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所谓谁付出的更多、谁的福祉更加重要,纠缠于此也于事无补。既然已经发生了这种事情,就说...
张岱处理完赵员外一事,声望在朝堂内外愈发高涨。然则,他并未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愈加谨慎。他深知,朝堂之争,非一役之胜便可高枕无忧。赵员外虽遭贬斥,然其背后之人,仍未浮出水面。张岱心中清楚,李林甫虽与他素有嫌隙,但此次未必亲自出手,极可能是其门下亲信所为。若欲真正稳固自身地位,还需在朝中布下更深的根基。
数日后,吏部尚书李适之召见张岱,命其前往选司议事。张岱心知此召非同寻常,遂整衣束冠,准时赴约。
李适之为人宽厚,素来与张氏交好,见张岱入内,含笑示意其入座,道:“八郎近来声名鹊起,朝野皆知。老夫亦听闻你为工匠主持公道,实属难得。”
张岱拱手道:“尚书谬赞,岱不过尽一己之责,不敢居功。”
李适之道:“你虽谦逊,然我知你心思缜密,行事有度。今次召你前来,亦是因一事需你协助。”
张岱道:“尚书请讲,岱愿效犬马之劳。”
李适之点头,道:“近日科举将至,选司事务繁杂,然我听闻坊间已有流言,谓此次科举将有变动,甚至有士子被暗中除名。此事若属实,恐生动荡。老夫欲请你暗中查访,查明真相。”
张岱闻言,心中一动,道:“尚书之意,是怀疑有人操纵科举?”
李适之神色凝重,缓缓道:“正是如此。若真有人借机打压士子,扰乱选才之公,此风断不可长。”
张岱沉吟片刻,道:“此事重大,若无确凿证据,恐难定论。然则,岱愿尽力查访。”
李适之颔首道:“你既有此心,老夫便放心了。此事需谨慎行事,切莫打草惊蛇。”
张岱应诺,辞别而出。
归家之后,张岱便召集心腹幕僚,商议此事。其中一人道:“科举之事,历来为朝堂所重,若有人欲操纵,必有深厚背景。若无确切线索,恐难以入手。”
另一人道:“坊间流言,多由士子之间流传,或可从士子之中查起。”
张岱点头道:“此言有理。我可先拜访几位士子,探听虚实。”
于是,次日清晨,张岱便前往士子聚集之地??国子监。
国子监乃大唐最高学府,士子云集,文风鼎盛。张岱虽非士子出身,然因其协律郎之职,亦常与士子往来,故而入监之时,颇受礼遇。他先拜访了几位熟识的士子,询问科举之事。果不其然,几位士子皆言近日听闻有传言,称某些士子因家世或政见不合,已被除名,甚至有人私下传言,此次科举将由御史台主导,以肃清“不忠之士”。
张岱闻言,心中已然了然。御史台主事者,正是李林甫。若传言属实,则此事背后,极可能是李林甫欲借科举之机,清除异己。
他辞别士子,归家途中,思索对策。若此事属实,他若贸然上奏,恐遭反噬。若不为所动,则士子寒心,朝纲亦将动摇。
正当他沉思之际,忽见一人迎面而来,正是孟浩然。
孟浩然见张岱神色凝重,便问道:“六郎何故如此忧心?”
张岱将所闻之事告知,孟浩然听罢,亦神色凝重,道:“若真如此,李林甫此举,实为借科举之名,行党争之实。若不加以遏制,恐怕朝堂将再起风波。”
张岱点头道:“正是如此。然则,若无确凿证据,我亦难以上奏。若贸然行事,恐反被其害。”
孟浩然沉吟片刻,道:“不如先查证传言是否属实。若真有士子被除名,且无正当理由,则可据此上奏。”
张岱道:“此计可行。然则,若欲查证,须得深入选司内部。”
孟浩然道:“选司之中,你可有熟识之人?”
张岱思索片刻,道:“选司主簿王季安,与我有旧。若能得其相助,或可窥探一二。”
孟浩然点头道:“既是如此,不妨一试。”
当夜,张岱便修书一封,遣人送往王季安府中。翌日,王季安果然遣人回信,邀张岱入府一叙。
张岱依约前往,入府后,王季安设宴相待。席间,张岱试探道:“近日坊间传言,谓科举将有变,不知王兄可有耳闻?”
王季安面色微变,随即笑道:“传言终归是传言,不足为信。”
张岱察言观色,知其言不由衷,便道:“王兄与我素来交好,若真有其事,还请直言。”
王季安沉吟片刻,终是叹道:“六郎既然问起,我便实言相告。近日,确有士子名单被更动,且皆为出身寒门、或与李相不睦之人。”
张岱闻言,心中一震,道:“此事可有记录?”
王季安摇头道:“皆为御史台密令,选司亦不敢多问。”
张岱沉思良久,终是道:“王兄可愿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