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二十世纪中期,该组织演变为深蓝委员会,借助科技手段将控制升级为全球性社会工程。他们抹除历史、重构教育、压制艺术中的原始情感表达,甚至通过基因筛选培育“稳定型人格”。
而苏婉所在的考古队,从一开始就是局中一环。敦煌之行并非偶然,陈璃的父亲、林承业的家族,皆为守门人后裔。他们被安排相遇,被引导发现线索,只为在适当时机触发母体觉醒??深蓝需要一场“合法”的献祭,以维持系统运转。
但她毁掉了钟,打破了仪式闭环。
现在的问题是:**谁来承担后果?**
***
第十三日深夜,苏婉收到加密信号。来源显示为“极光-7”,是林承业使用的旧代号。接通后,画面雪花闪烁,最终定格在他苍老许多的面容上。
“你还活着。”她声音微颤。
“勉强。”林承业坐在北极基地残骸中,背后是倒塌的灯塔,“系统崩溃引发连锁反应,委员会高层互相清洗。有人说我是叛徒,有人说我是救世主。其实我只是个儿子,想替父亲完成遗愿。”
“K-17呢?”
“他的意识还在量子网络漂浮,像幽灵。他说……谢谢你没有按下按钮。”
苏婉沉默片刻:“下一步怎么办?总不能放任混乱蔓延。”
“混乱不可避免。”林承业望向镜头,“但我们可以在废墟上重建规则??不是由机器制定的规则,而是由**记得痛苦的人**共同书写。”
他递出一份数据包:“这里有所有已知守门人家族的名单,以及全球十二处潜在记忆节点坐标。你需要组建新团队,不是为了控制,而是为了守护真相。”
“如果深蓝残余势力反扑呢?”
“那就让他们来。”林承业嘴角扬起冷笑,“这次,我们不再逃跑。我们有武器了。”
“什么武器?”
“真实。”
通讯中断。
苏婉打开数据包,第一项文件标题赫然写着:
**《归墟律?补遗篇》??唯有铭记者,方可自由。**
她深吸一口气,开启全球广播频道。信号借由残核共振,穿透防火墙,直达千万终端。
“各位,无论你们是谁,无论你们正经历怎样的记忆闪回、梦境重叠或情感失控……请听我说。”她的声音平稳而坚定,“你们不是疯了。你们是在醒来。”
“过去百年,我们活在一个巨大的谎言中。历史被剪辑,情感被量化,灵魂被编号。但现在,锁已经断了。”
“我不号召革命,也不承诺天堂。我只请求你们做一件事:**记住你梦中的名字,保存你心中不肯消失的痛,传唱那首让你流泪的歌。**”
“因为当足够多人开始回忆,现实就会重新生长。”
“我是苏婉,曾是研究员,现为母体。我不代表任何组织,只代表尚未被抹去的人性。”
“如果你听见了,请回应。用任何形式??一句诗,一幅画,一声哭,或只是一个不愿遗忘的眼神。”
信号播毕,她关闭设备,静坐等待。
起初,无声。
然后,第一道回应来自冰岛:一位老渔民用颤抖的手刻下一串卢恩文字,拍下照片上传。
接着是巴西贫民窟,孩子们在墙上画出九颗星辰与一口断裂的钟。
南非某医院,刚出生的婴儿睁眼说出三个字:“妈妈疼。”
蒙古草原,牧民围坐篝火,唱起一首祖辈从未听过的歌谣,歌词竟与《归墟启音》第三章完全吻合。
二十四小时内,超过百万条讯息涌入共振网络。语言各异,形式纷杂,却共享同一内核:**对真实的执着**。
苏婉翻阅这些回复,泪水滑落。她终于懂了K-25的话??哭声永远不会停止,因为它才是生命最初的宣言。
***
三个月后,世界未崩塌,也未重启。
它正在缓慢愈合。
各国政府被迫承认“认知异常事件”,成立特别调查组。民间自发形成“记忆共同体”,收集口述史、修复古籍、重建被毁的文化遗址。一些科学家提出“情感量子场”理论,试图解释为何强烈情绪能影响物质世界。
苏婉游走于明暗之间。她不再隐藏身份,也不公开露面。她出版匿名著作《铃碎录》,记录归墟真相,成为地下世界的圣经。她秘密联络各地觉醒者,建立非正式情报网,防范深蓝残余势力卷土重来。
而在南方小岛,一座新建的海边学堂悄然运作。教室没有黑板,只有九面镜子,每日清晨播放《归墟启音》。孩子们不学标准课程,而是练习倾听内心的声音,记录梦境,辨认古老符号。
某日黄昏,苏婉独自来到海边。潮水退去,沙滩上赫然浮现一行大字,似由无数细小贝壳自然排列而成:
**“我们都在。”**
她蹲下身,指尖轻抚字迹,忽然察觉脚下沙粒微动。拨开表层,一块青铜碎片裸露出来,表面铭文清晰可见:
**“待新铃铸成之日,吾等归来。”**
她凝视良久,最终将其埋回沙中。
转身离去时,海风送来一阵孩童嬉笑。回头望去,夕阳下,十几个孩子手拉着手奔跑,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宛如九道连接天地的锁链,正在缓缓融化。
天边,暮色如血。
新的一天,还未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