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美阿姨的男护理,爽翻了

第五十五章 差个三十来万吧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五十五章差个三十来万吧(第1/2页)

财大,汉服社。

社团里飘着饭香,米颖刚吃午饭,邹琳也在,邹琳今年大二,是汉服社御用的摄影师,她的摄影技术是相当不错的,还拿过大奖。

来了学校,最初是被吸纳进学生会的。

但随着和米颖的接触,邹琳也不太喜欢学生会的工作,就干脆来汉服社当摄影师了。

在现在的财大,除了汉服社,还真没有什么人能用得了她。

而邹琳也是个稍微有些社恐的人,朋友不多,米颖算一个,年龄稍小的梁荷也算一个。

“真不打算考虑考虑?”邹琳收拾着外卖盒子,“我看苏木那个人还不错,看着也不是那种不切实际的人。”

“如果真的合实际,他就不会做汉服,什么都不了解,空有钱管什么用。”

米颖就是讨厌那种不懂技术,就上来胡搅蛮缠的人,虽然苏木看起来好像并不是这样,因为他没有胡搅蛮缠,只是不懂技术。

可米颖见过这样的人太多了。

去年就有人找她合作,也是想要做汉服,米颖秉承着发扬精神,寻思就试试呗,结果那不光是个空有钱不懂汉服的,甚至还想要把汉服和那种洛丽塔缝合在一起。

那合适吗?

一种是汉服,一种是洛丽塔。

这就跟一个是美人鱼,另外一个是凤凰一样,一个在天上,一个在海里,怎么结合?

米颖争执。

结果,差点儿没打起来。

经历过这件事情后,米颖就想过了,搞汉服可以,但对方必须要是个懂的,要不然就是那种纯知道花钱的大傻子。

苏木是吗,明显不是。

他既不可能是个大傻子,又不懂汉服,他能保证在过程之中不会指手画脚吗?

不可能。

以米颖的经验来看,是绝对没可能的。

今天要不是邹琳的面子,她甚至都不会想要跟苏木见面。

太麻烦了。

“邹琳,下次小荷再跟你提苏木的事情,别应承了。”

“……好吧。”

邹琳无奈,心想着,这事儿还是下次跟梁荷见面的时候再说吧。

突然。

“嘀嘀。”

手机响了起来。

邹琳拿起手机看了一眼,不是她的,那就是米颖的,拿过旁边的裸机看了一眼,还真提醒有一条新消息。

“你的。”

手机递给米颖。

“谢谢。”

米颖停止翻相册,点开看了眼绿泡泡,突然愣住了!

“怎么了?”

邹琳看向她。

“那个苏木,确定是江城医科大学护理系毕业的,没错吧?”米颖抬头看向她,一脸震惊道。

“是啊,没错,我还找那边的学长打听了,怎么了?”

“你看这个。”

米颖将手机递给了她。

手机上赫然是苏木发过来的照片,照片上是一张设计图纸,主题是米颖上次设计的一款名为明月将夜的唐制汉服,设计图上不光将整件汉服的设计全部拆分开了,甚至还将一些有瑕疵的部分做了修改,主题还是那款唐制汉服,但风格已经截然不同了。

邹琳不是汉服爱好者,她只是喜欢拍美女,可看到这一款汉服时,也忍不住惊叹出声,又忍不住看了眼绿泡泡上的备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十五章差个三十来万吧(第2/2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从十二形拳开始肉身成圣
从十二形拳开始肉身成圣
乾坤倒转,天地幽暗。妖邪丛生,人间如狱。为了自保,楚凡进入七星帮成了一个杂役……好在他觉醒了“山河社稷图”,修炼任何武功、神通都没有瓶颈,可以不断破限,还能融合功法!【十二形拳】:从金刚铁腕到…
海无颜
听懂兽语后,我扛麻袋进山捡钱
听懂兽语后,我扛麻袋进山捡钱
(话狠拳头硬的谢拾玉VS腹黑毒舌双标的夏凌)\n为了逼谢拾玉嫁给一个傻子换高价聘礼,爷奶逼死了她爹,却不给买棺材下葬!\n没办法,谢拾玉去找互相喜欢的竹马借钱,结果却听见了竹马母子要毁了她,不花一分钱…
朱家416
我有一只神奇手:校花姐姐不忧愁
我有一只神奇手:校花姐姐不忧愁
多看了一眼美女校花,高鹏遭到了殴打,掉进了山洞,获得了一只可以修补一切神奇的手,同时他也可以进入校花姐姐的梦里。校花姐姐,你有什么要修补的吗?我可以帮你。“滚……”校花姐姐,你怎么脸红了?我看看你又做春天的梦了没有?
佚名
搬空养父母家,七零真千金养大佬
搬空养父母家,七零真千金养大佬
重回七零年代,徐晓禾手撕剧本,搬空养父母的财产,提交证据,让他们为所作所为付出代价。这辈子,徐晓禾有冤报冤,有仇报仇,只想守着糙汉丈夫好好过日子,搭上时代的东风,不辜负重生的幸运。只不过,糙汉…
荆瑜
嫂嫂别怕,灾荒年,我种田养活一家
嫂嫂别怕,灾荒年,我种田养活一家
现代社畜林河重生大夏王朝偏远山村的落魄户,时逢天下大旱,饿殍遍野。家徒四壁,屋无余粮,唯一的兄长撒手人寰,只留下一个柔弱的嫂嫂。更雪上加霜的是,嫂嫂为了不让娘家一对双胞胎妹妹被卖掉,将她们领回了这风雨飘摇的家。四个张嘴吃饭的,这日子还怎么过?幸好,【福报系统】及时激活!别人挖草根,啃树皮,愁眉不展时,林河家的锅里却炖着肥美的鲜鱼汤。别人家为了半个窝头大打出手时,林河家的餐桌上已经摆满了
日更三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