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俊房玄龄

第七十四章 巧夺天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房俊把桌上的图纸拿给柳老实看,说道:“你来看看这个犁杖,能不能做得出来?”

柳老实闻言,赶紧把自己的双手在裤子上使劲儿蹭了蹭,刚刚他还在家里修补农具,手上沾了不少尘土,又被房俊这一声“师傅”吓得出了不少汗,手黏黏的。

蹭得干净了一些,才恭恭敬敬的接过房俊递过来的图纸,细心观看。

“咦?这犁杖的模样有些奇怪啊……犁辕是直的啊,怎么变成弯曲的了?曲辕?曲辕……”

柳老实皱着眉毛看着图纸上这个奇怪的家伙什儿,确定是个犁杖没错,但是很多地方都有所不同。

他是个老木匠了,手艺很是不错,不仅是房家庄子,便是附近几家勋贵的田庄,偶尔也会请他去帮助制作、修补犁杖,这大半辈子制作的犁杖,没有一百也有八十。

图纸上这个玩意他有点看不懂,但是看这画图的线条虽然纤细,但是清晰可辨,明显不会是画错了。

柳老实心里有些发虚,偷偷的瞄了房俊一眼,心想莫非是二郎闲着没事儿,瞎画一个东西消遣自己?

不过应该没这可能啊,人家二郎那是顶顶的贵人,没事儿消遣自己这个和泥巴的臭木匠?

难不成,这个奇形怪状的东西,真的是个犁杖?

柳老实觉得二郎不会无缘无故的消遣自己,便沉下心来仔细看图纸,琢磨着每一个分散开的构件用处是什么。

毕竟是经验丰富的老木匠,这一看,立即看出些端倪。

“曲辕……哎呀!如此以来,岂不是将重心稳稳的固定在这个曲辕的弧顶一点?任凭拉犁的耕牛如何行进,这重心都不会有丝毫偏移,以前为了保证犁杖的重心,使其能够直线前进,使用的是直辕,需要两头耕牛驾着犁杖同时前进才行……犁辕这么由直变曲,岂不是只需一头耕牛便可拉着犁杖耕地?我的老天爷,这设计,简直是巧夺天工哇!”

柳老实大惊失色,立马看出一旦这个图纸上的犁杖能够做出来,会有多么巨大的意义。

最简单的一点,便是能将拉犁杖的两头耕牛变成一头。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在同等时间、同等数量耕牛的前提下,耕地速度将会翻一倍!

耕牛的数量极其有限,即便是房家这样的显赫之家,也只有十余头耕牛,土地却有两千多亩。按照以往使用直辕犁来耕地,每年都会有三分之二的土地无法耕完。这些没耕完的土地怎么办呢?很简单,使用人力耕地。

但人力有限,即便所有老幼妇孺全部上阵,也只能耕完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那么其余的三分之一呢?

因为没时间耕地,便简单的用犁杖勾出一道田垄,随便种些种子了事,可以想见产量会如何。

如果使用这种曲辕犁耕地,岂不是能使用耕牛耕完三分之二的土地?剩下的三分之一再使用人力耕作,就能将所有土地全部耕完!

今年的粮食产量,最少增加一成!

最严重的是,如果天底下全部使用这种曲辕犁呢?

我的老天爷……

柳老实托着图纸的双手不停的颤抖,浑身都打起了摆子,只觉得手中这张图纸简直就是无价之宝,若是一个平民将此物献于朝廷,陛下赏个侯爵怕是也不过分吧?

房俊看着柳老实神情呆滞,身体不停的颤抖,不由得吓了一跳,莫非这老木匠还有中风的毛病?

“噗通”

柳老实屈膝跪在地上,双手将图纸高举过头,颤声说道:“老朽恳求二郎一事!”

房俊莫名其妙,怎么又跪下了?

“快快请起,老柳你这是为何?有何难处,但说无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美人多娇画青云陈阳乔英姿
美人多娇画青云陈阳乔英姿
陈阳升职失败,前去寻求上司帮助,可没想到,开门的竟然是妻子的小姨……
老叶要火
别拦我,我只想下班
别拦我,我只想下班
21世纪资深社畜,996互联网公司运营专员,精通甩锅、摸鱼、写PPT,人生信条是“只要我躺得够平,内卷就卷不到我”。穿越世界:天元大陆(一个卷到极致的仙侠世界)穿越身份:青云宗外门弟子,同名的“宁菲菲”。资质低劣,修为垫底,是宗门里典型的“小透明”。
创人生快乐
帝国精英
帝国精英
穿越了。好消息,乔凭借才华与努力,成功地从一名普通工人成为了一名成功的商人与发明家。坏消息,世界大战爆发了,就算是多财多亿的乔,现在也要去前线填线了。乔并不想参加这场和乔无关的战争,并且总是想…
超级猫球
外室带崽入府?和离主母嫁王爷
外室带崽入府?和离主母嫁王爷
一朝重生,江慕好又回到前世最狼狈之时,夫君带了外室以及外室子回府。她恨!上辈子,她百般忍让,换来的却是被断了保命药丸,病发而亡。她悔!明明她是江氏嫡女,是下嫁,却落的仰人鼻息。这辈子,体面她只给自己留。夫君独宠外室?那她再纳入几房小妾呐?外室一心百姓?那用她的利益换百姓生?怎么一个个变了神色,刀落在自己身上,觉得疼了?江慕好本坐山观虎斗,却不妨被某王爷惦记上了
胖年不吃鱼
最强驸马,江山美人我都要
最强驸马,江山美人我都要
萧景穿越三年,为报杀母之仇,覆灭候府,甘愿在公主府当了三年窝囊驸马。可三年后,当初弃洛清柠而去的青梅,得知洛清柠有争储之机,想归来重续前缘。洛清柠毫不犹豫的向萧景提出和离。萧景:想和离…
文思泉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