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壶

第119章 地火石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寒气温能到零下十摄氏度,严寒更是能到零下三十摄氏度以上,的确不是依靠棉衣就能解决御寒问题。

“龟爷,那您说要怎么解决?”

王子君问,对于老污龟的存在,他们经常去鹰嘴山以后就习惯了。

杨虎也探查过老污龟,但是以杨虎的阅历和眼力,只能断定老污龟是一只灵兽。

所谓灵兽就是先天通灵,和人一样,天生就具备了智慧的兽族。

而龟,在大周的文化之中一直都是象征寓意长寿,祥瑞方面,基本上很少有什么龟妖作乱吃人的事情发生。

老污龟淡淡道:“普通人家,肯定没有财力保持连续半年天天以炭火长时间供暖,能保持平常烧火做饭就不错了。”

“等气温真达到了大寒以上,甚至严寒的地步居所肯定要改良。”

“这里处于南方,南方建筑都是木房,土墙房为主,有钱人家则是砖房。”

“砖房还好,能抵御大雪碾压,但是土墙房,木房结构的房顶很难抵御大雪长时间的碾压,容易造成崩塌,其中土墙房的御寒效果虽然不错,但是终究不稳固。”

“面对这种长期的严寒雪灾,最经济实惠,又具备很强保暖效果的房屋最好是建在地下,南方地窖有个特点,冬暖夏凉,同样的道理可以用在抵御严寒的居住之上。”

“寻常百姓只需要挖掘地窖,然后自己烧制土砖为基,在地下建立的房屋肯定要比地上的暖和稳固。”

“天地之间有阳气,大地也有阳气,大地的阳气平常蛰伏在地下,一到冬天便会上涌。”

“平常不需要用柴火的时候居住地下保暖效果肯定要比地上好,只是要注意空气流通的问题,必须预留出气孔。”

三人闻言若有所思。

李子真皱眉道:“五爷,南方湿气重,在地下建造房屋,地下容易渗水和患上疾病啊。”

老污龟没好气道:“那是以前,在这样的寒冷天气中还有什么湿气,大雪和低温会吸收湿气。”

“只要以烧制的土砖或者木板为基覆盖地下建筑周围,烧制的土砖也会吸收湿气。”

“我这就去试试!”

长青闻言立马出去,打算动手亲自实践。

如果真的可以,这个办法推广出去,那老百姓抵御严寒的手段又多了几分,生存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

王子君,李子真两人也出去帮忙。

三人施展法术,很快就在外面挖出了一个几米深的地窖,李子真直接用炼器的手段,用真火烧制土砖。

三人忙活了半天,终于搭建成功了一个地下室。

地下室封顶后,里面点燃壁炉,上面预留弯曲的烟雾排气孔。

果然,地下室升温之后,内部的温度非常暖和,即便把壁炉熄灭之后这温度也能在地下保存很久。

三人都拥有神识,感知力很强,能感知温度的细微差异,这样的地下室中的温度要比砖房内都要暖和。

“真的要比我们房间里面还要暖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富农小子的科举日常
富农小子的科举日常
「科举+穿越+种田+考试+无空间系统」「有CP,男主专一,女主算青梅竹马,但出现的频率少,爱情不是主线」「男主靠勤奋和运气,一步一步往上走」「男主不擅长谋略,但实干,技术」「科举制度参考明清时期」一场意外,他胎穿到古代一户农家。为了不想一辈子种田,服劳役,只能往科举方面费功夫!他成为大乾朝名落孙山的“孙山”。凭借着吃苦和运气,成功搭上尾榜,成为倒数第一的同进士,成为一个偏远山区的县
西门七仔
重生八零:老太太重整家业
重生八零:老太太重整家业
无私奉献型,七旬老太秦梦云重生了。前一世,她有钱有房,没老公,结果为了四个白眼狼儿子,牛马一生。重生回来,她想开了。勤劳可以致富,儿子勤劳,她致富,儿子吃苦,她吃肉。都说“养儿防老”,那可不是!自从当了甩手掌柜,再也不操心儿子的破事,秦梦云是白头发也转黑了,皱纹也没有了,就连生理期都正常了。
小鱼爬山岗
乱世逃荒后,我让全村顿顿吃上肉
乱世逃荒后,我让全村顿顿吃上肉
【逃荒+爽文+种田+打脸+系统空间+团宠】钱素素穿越了。穿成古代大树村农女,亲眼看着未婚夫和堂姐成婚,她要撞死在他们家门口。原主性格极品,人嫌狗憎,好吃懒做,常去别人地里偷菜,村里人躲瘟神一样避着她。她为了供心上人读书,搜刮自家和外祖母家钱财,害的亲哥断腿,这些钱都给了心上人。心上人如愿考上秀才,转头却跟她堂姐成婚!还被迫分家,只分到一袋地瓜和破败的茅草屋!哥哥弟弟们被饿的面黄肌瘦,
佚名
强龙出山
强龙出山
我有三个绝色师父。大师父罗舞,盖世杀神,倾国倾城。二师父苏倾城,医仙在世,生死人肉白骨,救人无数。三师父秦璐瑶琴棋书画,奇门遁甲,天下无双。
老韩
步步高升:从秘书到万人之上
步步高升:从秘书到万人之上
周一早上,我来到单位,得到了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县委书记,被双规了!完犊子!我就是那个书记的秘书,他下台了,那我岂不是也饭碗不保。果然,刚刚来上班就通知我收拾东西卷铺盖走人。切,我以为是谁上台了,没想到居然是那个走后台的。当秘书这么久了,他们那点子花花肠子我还是多多少少知道的。既然他们不仁,休怪我不义,一口气都举报了!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