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对,但不全对。“郑昊拨开菠菜根部的土壤,“你看根系,有些发黑。这是湿度过大造成的根腐。氮肥不足只是表象,根本原因是通风不够。“
 刘明华恍然大悟:“所以要先解决通风问题,再适当补充氮肥。“
 “没错。“郑昊站起身来,“这就是我要教给你的。种菜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要找到根本原因。就像医生看病一样,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郑昊带着刘明华走遍了大棚的每一个角落,从温度控制到湿度管理,从病虫害防治到肥料配比,事无巨细地传授着经验。
 “记住,最关键的是这个温度记录本。“郑昊把一个厚厚的本子递给刘明华,“每天早中晚三次测温,记录下来。温度变化能反映出大棚内的所有问题。“
 刘明华接过本子,翻看着密密麻麻的记录:“比我的工作日志还详细...“
 “数据不会骗人。“郑昊说道,“你看这里,这个月十五号到二十号,连续几天温度偏低,结果菠菜生长缓慢。后来我调整了通风时间,温度稳定了,菠菜立马就恢复正常生长。“
 “我明白了。“刘明华认真地记着笔记,“以数据为准,不能凭感觉。“
 刘明华一一记下:“那发酵肥料呢?“
 “走,去看看。“
 两人来到鸡舍后面的发酵池,目前只剩下牛粪正在静静地发酵,散发着淡淡的热气。
 “发酵要分层进行。“郑昊用铁锹翻开一堆,“最下面是秸秆,中间是牛粪,最上面再盖一层秸秆。每隔三天翻一次,保持透气。“
 “这个温度怎么控制?“
 “用手试。“郑昊把手伸进发酵堆,“像这样,有点烫手但还能忍受,就是合适的温度。太烫了要多翻几次,不烫了要加点新鲜牛粪。“
 刘明华也试了试:“确实有点烫。“
 “发酵好的肥料是这样的。“郑昊走到另一堆前,抓起一把黑褐色的肥料,“颜色深,没有臭味,捏起来松软。这就可以用了。“
 “用量呢?“
 “一分地大概用五十斤。撒得均匀一些,然后翻地混合。记住,一定要充分发酵后才能用,生肥烧根。“
 刘明华仔细记着笔记,不时提出问题。郑昊都一一解答,恨不得把所有的经验都传授给他。
 中午的时候,张国强、王家祥和赵顺都来了。
 “昊子,听说你要把技术都教给我们?“张国强兴奋地搓着手。
 “对,你们几个要分工合作。“郑昊在地上画了一个简单的图,“整个项目分四个部分:大棚种植、养鸡、发酵肥料、销售对接。“
 他指着图上的不同区域:“国强,你负责大棚的建设和维护。有了这次的经验,以后要扩大规模,主要靠你。“
 “没问题!“张国强拍拍胸脯,“建筑我在行。“
 “家祥,你负责销售。和供销社、县里的关系要维护好,价格要谈好。“
 王家祥点点头:“这个我能干。“
 “老赵,你负责整体协调。记账、安排人工、联系各方面,这些都归你管。“
 赵顺愣了一下:“我?“
 “对,你。“郑昊认真地看着他,“你是上海来的,有文化,也有管理经验。这个项目要想做大,需要有人统筹规划。“
 赵顺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点点头:“我尽力。“
 “刘技术员负责技术指导,有问题大家都要听他的。“郑昊最后说道,“你们四个要互相配合,缺一不可。“
 下午,郑昊把大家带到村委会,和李建军书记商量项目的管理制度。
 “建军书记,我走了以后,这个项目还要继续搞下去。县里和市里都很重视,不能出问题。“
 李建军点点头:“放心,村里全力支持。你有什么要求?“
 “第一,要建立技术档案。“郑昊拿出一个厚厚的本子,“每天的温度记录、产量统计、收支明细,都要详细记录。“
 “第二,收益分配要公平。“他继续说道,“参与劳动的村民按工分分配,知青们按技术贡献分配,村里提取一部分作为公共积累。“
 “第三,要准备扩大规模。“郑昊展开一张纸,上面画着详细的规划图,“现在是一个大棚,明年可以建三个。鸡的规模也可以扩大到两百只。“
 李建军看着规划图,眼睛越来越亮:“这个规模搞起来,村里的收入能翻几倍!“
 “不过,“郑昊提醒道,“扩大规模要谨慎。技术要过关,销售要有保障,不能盲目发展。“
 “这个我明白。“李建军说道,“一步一步来,稳扎稳打。“
 在知青点安排完人员分工后,他想起了另一件重要的事情——翻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