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屋子里,母亲李秀花正红着眼圈,往一个打了好几层补丁的旧布包里塞东西。煮熟的鸡蛋,烙好的白面饼,还有一套她连夜赶出来的新棉布内衣。
“小昊,到了北京,不比在家里。天冷了要自己加衣服,钱不够了就给家里来信,别一个人硬撑着。”她一边絮叨,一边偷偷抹着眼泪。
郑昊心里一酸,握住母亲的手:“妈,我都知道。您看您,我现在身体好着呢,不用担心。”
父亲郑大山坐在一旁,沉默地卷着旱烟。等李秀花收拾完了,他才站起身,把郑昊拉到一旁,从怀里掏出一个用手帕包得整整齐齐的小包,塞到郑昊手里。
“拿着。”
郑昊打开一看,是几张叠得整整齐齐的票子,有大有小,加起来足有五十块钱。这几乎是家里一半的积蓄了。
“爸,我不能要,我身上还有……”
“让你拿着就拿着!”郑大山眼睛一瞪,声音却有些沙哑,“男人在外,手里不能没钱。”
郑大山顿了顿,继续说道:“而且我与你李叔商量了,等村里的菜和畜生卖了钱,先用来偿还咱家买设备的钱。”
郑昊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重重地撞了一下。他看着父亲鬓角的白发,再也说不出拒绝的话,只能重重地点了点头,将那份沉甸甸的亲情揣进怀里。
院子里,三个哥哥也围了过来。
大哥郑建国拍着他的肩膀:“家里你放心,有我在你放心。”
二哥郑建军一向不善言辞,兄弟二人对视一边,便算是承诺。
三哥郑国庆则拉着郑昊,兴奋地说着他对村子未来的构想,从大棚到发酵肥料再到饲料,说得头头是道。
临出门,小妹郑丽抱着他的腿,仰着小脸,奶声奶气地说:“四哥,你啥时候回来呀?我会想你的。”
郑昊蹲下身,刮了刮她的小鼻子,从口袋里掏出仅剩的几块糖果塞给她:“等哥哥在北京挣了大钱,就回来给小丽盖大房子,买花裙子。”
小丽摇了摇头,眼里已然有泪花闪过:“我不要这些,四哥。我只想你快点回来陪我玩。”
村口,县里派来送郑昊去火车站的吉普车已经等在那里了。那是陈主任特意安排的,算是对他上次在煤矿立功的又一次肯定。
全村的人都来送他,李大壮代表村集体,硬是又塞给他一个装满土特产的大包袱。
“小昊,到了北京,给咱们西尧村争光!家里不用你惦记,有我们呢!”
郑昊站在车旁,看着眼前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父母、兄嫂、小妹、乡亲……他的眼眶有些发热。他深深地鞠了一躬。
车子缓缓开动,他从车窗探出头,用力地挥手,直到村庄的轮廓在尘土中变成一个小点。
车内,郑昊收回目光,脸上的离愁别绪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冷静和坚定。
没有钱,寸步难行。
之前在市里他还有个翻译的工作,但到了北京,就需要重新找人介绍。他的脑海里,浮现出上辈子的一些记忆。七十年代初的北京,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友谊商店、国际饭店、各大部委的编译局,都是外汇和外语人才的聚集地。但那些地方门槛太高,他一个学生很难接触到。
不过,他记得一个地方。在北京西郊,靠近几所大学的地方,有一个不起眼的“外国专家招待所”,里面住着很多来华援助或交流的技术专家。他们的技术资料,往往因为专业性太强,普通的翻译很难准确传达。
那里,或许就是他的突破口。
吉普车在颠簸的土路上行驶着,窗外的景物飞速倒退。郑昊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他的心中,没有对未知的迷茫,只有一条清晰无比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