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市开发区的地很快就划出来了。
郑建国带着人去实地考察,回来后很满意。
“老四,那块地不错。“他说,“地势平坦,周围也没什么遮挡,适合建厂。“
“那就尽快动工。“郑昊说,“争取一个月内把主体建起来。“
“一个月?“郑建国有些为难,“这么赶?“
“必须赶。“郑昊说,“专家都请来了,设备也在陆续采购,不能让人家干等着。“
“行,我尽力。“
郑建国是个说干就干的人。
第二天就组织了施工队,开始平整土地。
同时,郑国庆那边的设备采购也在推进。
陈庆山列了一个长长的清单:
精密机床、测量仪器、电子元件、各种工具......
光是这些设备,就要花掉一百多万。
“三哥,这些设备,能买到吗?“郑昊问。
“国内的没问题。“郑国庆说,“但有些精密仪器,国内没有,得从国外进口。“
“进口的话,周期多长?“
“至少三个月。“
“太长了。“郑昊皱起眉头。
“没办法。“郑国庆说,“这些东西国内确实没有。而且进口还要外汇批文,手续很麻烦。“
郑昊想了想:“这样,国内能买的先买,进口的你去想办法,看能不能走特殊渠道。“
“特殊渠道?“
“对。“郑昊说,“比如通过军方,或者通过一些贸易公司。“
“我试试吧。“
设备的事安排下去,郑昊又开始考虑人员问题。
现在核心团队有了陈庆山,周工程师下个月也会来。
但还需要更多的技术人员。
“陈总工,您看咱们还需要什么人?“郑昊问。
陈庆山想了想:“机械加工方面,需要几个有经验的师傅。电气方面,需要懂强电和弱电的技术员。还有材料分析,需要懂金相检测的人。“
“这么多?“
“数控机床是个系统工程。“陈庆山说,“机械、电气、材料、控制,缺一不可。“
“那咱们从哪儿找这些人?“
“可以从技校招一批。“陈庆山说,“虽然经验不足,但年轻人好培养。“
“行,这事儿我来办。“
郑昊当天就去了县技校。
校长姓李,五十多岁,听说西尧重工要招人,很高兴。
“郑厂长,你们厂在咱们县可是响当当的。“李校长说,“学生们都想去你们那儿。“
“李校长,我这次来,是想招一批机械和电气专业的学生。“郑昊说,“要动手能力强,肯吃苦的。“
“没问题。“李校长说,“我们今年有一批快毕业的学生,技术都不错。“
“那太好了。“郑昊说,“我想见见他们,当面聊聊。“
“行,我现在就去安排。“
半个小时后,十几个学生被叫到了会议室。
都是十八九岁的小伙子,穿着工作服,看起来很精神。
“同学们,这位是西尧重工的郑厂长。“李校长介绍道,“郑厂长想招一批技术工人,你们可以?毛遂自荐。“
学生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什么。
郑昊笑了笑:“大家别紧张,我就问几个问题。“
他指着其中一个学生:“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刘建。“学生站起来,有些拘谨。
“学的什么专业?“
“机械加工。“
“会操作车床吗?“
“会,我在实习车间干了一年。“
“好。“郑昊点点头,又问了几个技术问题。
刘建都答上来了,虽然不算深入,但基础还可以。
郑昊又问了其他几个学生,都差不多。
“李校长,这些学生我都要了。“郑昊说,“工资的话,试用期每月五十块,转正后八十块。“
“八十块?“李校长惊讶道,“这么高?“
“技术工人,应该拿这个价。“郑昊说。
学生们都兴奋起来。
八十块,在1983年,绝对是高工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