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域丹尊苏尘

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武道丹道一把抓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苏尘起初还有点疑惑,不过很快就意识到,应该是自己在木堂主洞府之中待了大半天的事,已经传开了。

现在的自己,在这些守卫弟子眼中,不仅仅是挫败阳铎的强者,还是受到木堂主赏识的座上宾,不讨好是不可能的。

看着眼前这些守卫弟子,苏尘也没说什么。他知道,这些人都是生存在夹缝中,逢高踩低已经成了他们的本能。

不管是之前受了阳铎的命令故意找茬,还是现在笑脸相迎,这些都是他们为了生存,不得已而为之的。

对于这些人,显然也没办法苛求什么。

回到自己洞府,苏尘就开始分配资源。

从木堂主那里得到的资源,让苏尘从手头不宽裕的状态,一下子变成了富人的状态。

他将一千颗高阶赤元丹拿出三百颗来,分给三个同伴。如此纯净的高阶赤元丹,三个同伴也是第一次得到这么好的资源。

说起来,苏尘来丹云峰有一阵子了,也已经了解到了像阳铎他们是怎么修炼的,基本上,像阳铎这种有能力的丹云峰弟子,虽然高阶赤元丹可能弄不到,但普通赤元丹都是当饭来吃的。

因为他们在丹云峰接取一些任务,报酬都是很可观的。至少比苏尘之前的手头要宽裕很多很多。

这不是因为他们个人就比苏尘强,而是他们之前所在的平台比苏尘好。他们在丹云峰能够接触到海量的修炼资源,但苏尘只能在普通弟子区,这就是差距。

更不用说,苏尘来丹心圣宗也没几个月,之前所待的地方,还远远不如丹心圣宗的普通弟子区。

这样的话,资源上的差距,就更大了。

武道世界有句俗话,叫穷文富武。修炼武道一途,穷和富之间的差距,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苏尘他们,是从武道层次很低的地方,一路打拼上来的。一直以来所获得的资源,自然和丹云峰的这些核心弟子们没得比。

丹云峰的核心弟子,很多都是本门长老的亲生子孙。即使不是的,也往往是中洲世俗之中最顶级的出身。

跟他们相比,薛勇、剑七、顾千音他们的武道天赋,其实并不逊色半分,甚至比很多核心弟子还要强。他们的差距,就在于资源上的差距。

这一次,苏尘拿到的一千颗高阶赤元丹,有望将这个差距彻底解决。

一人一百颗高阶赤元丹,药效相当于不止一千颗普通赤元丹。苏尘相信,这应该足可让三人修炼到生死境十重都不必发愁资源了。

尤其是剑七,修炼上一直非常争气,现在已经是生死境六重,比之苏尘都仅仅相差三个小境界而已。

苏尘估计,有了一百颗高阶赤元丹的帮助,最早半年,最迟九个月之间,剑七就有可能进入半步寻幽境,获得冲击寻幽境的资格。

三人得到了高阶赤元丹,都是如鱼得水,修炼势头顿时大涨。

而苏尘自己也不放松,木堂主所说的竞争天字区名额的比赛,还没这么快开始,在那之前,苏尘的武道修炼,却是不能放松。

武道丹道一把抓,这才是苏尘这一世的宗旨。

“来到丹云峰之后,发现和这里顶级的天才之间,还是有着很大差距。不过,我这一生,不会甘心屈居任何人之下,落后只是暂时的,我一定会赶上。”.

iⒷ𝑸🅖. viℙ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冲融
冲融
乐境,镂境,腐境,湖浊,乃四凶之境。繁荣昌盛,节节上升。以四大凶兽为化身的帝王,千年来却无一继承。於是各境帝王下属,为他们的帝王婚姻操碎了心...洽好此时,有四位人类出现了,帝王的传承终有望...乐境帝王..
傍兮
重生:我赌石鉴宝养肥妻女
重生:我赌石鉴宝养肥妻女
【重生+宠飞妻女+古玩鉴宝+年代】鉴宝大师沈浩晚年思念被自己害死的妻女而郁郁而终,带着这股遗憾重生到了1992年。看着被他打得遍体鳞伤的妻子,以及躲在床底下的两个双胞胎女儿,他泪流满面。重生回来,他发誓改邪归正,凭借前世鉴宝大师的经验,鉴宝赌石捡漏,带着妻女发家致富,走向人生巅峰,把妻女宠到天上去。
从不断更
九叔:闭关三百年,我成茅山老祖
九叔:闭关三百年,我成茅山老祖
张道玄穿越僵尸世界,结果外边太危险,苟在茅山闭关三百年。\n三百年后,茅山人才凋零,原因是茅山大师兄石坚死在林凤娇义庄,玄魁号令群尸,掌门带着八千道士镇压僵尸团灭。\n茅山没落,后继无人,湘西赶尸家族…
柳檀
天幕:都亡国之君了还有说法?
天幕:都亡国之君了还有说法?
(量大可食用)\n更新稳定+天幕流+刷短视频+轻盘点+小剧场。\n谁敢想?谁敢想?\n来自异世界的大卡将赵飞的人生重开了。\n当他吃着火锅,唱着歌,拿着手机刷视频时——\n毫不知情已被天幕曝光给了各朝…
唯唯而川
无情挽留
无情挽留
唐俏儿当了沈惊觉三年的下堂妻,本以为一往情深能捂热他铁石心肠。没想到三年期满男人送她一纸离婚协议,迎白月光进门。她心灰意冷,毅然离婚,摇身一变成了唐氏千金,富可敌国。从此千亿财阀是她、妙手仁医是她、顶级黑客是她、击剑冠军也是她!前夫哥后悔了:“老婆,我错了,我们复婚吧!”唐俏儿冷冷勾唇:“我不缺爱不缺钱不缺男人,缺一条看门的狗。”沈惊觉欺身而上,将领带递到她手里:“老婆,我来看门了,汪汪。”
苏惊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