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但是,当被告律师把原告的条件向当事人作了通报后,当天下午接到委托人的电话,要他无条件接受调解,华昌材料研究院同意向原告提供正式的工作总结和试验报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6章失去信任(第2/2页)
当面向石云峰汇报调解结果后,王律师分析了对方突然改变主意的原因,“石总,我认为你提出的那个条件,让对方感到很麻烦,毕竟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拿出一两年的资金使用明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被告就退却了。”
“嫌麻烦是一方面,另外,我总觉得以前提供的经费还没有花完,毕竟对方课题组大致做了多少工作,我还是基本有数的,如果提供的资金使用明细不能自圆其说,对方害怕露馅。”
......
盛凯金属材料研究所的唐新民团队,在接受合作开发钕铁硼永磁材料课题后,根据用途和市场情况,决定首先开发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他们制定了由易到难的试验方案,以众多工艺技术为参考,第一步采用合金法,试验开展不到两个月,就得到了第一批永磁材料样品,经过工艺优化,使永磁体的磁性能达到了文献报道的最高水平,这一结果在第二个月的书面汇报材料中,唐新民就向石云峰作了通报。
但是,采用合金法工艺路线制备钕铁硼永磁材料,有个最大的缺陷,就是需要较多的重稀土元素,如铽(Tb)镝(Dy),等等,而这些重稀土往往价格很高,这就导致最终的稀土永磁材料成本太高,完全不利于应用与推广。
唐新民团队一开始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之所以还要走这一步,是因为他们想借此进入稀土永磁材料这一领域,熟悉有关原材料的性质和使用方法,积累稀土永磁材料性能检测方面的经验。
看到第二次书面汇报材料的试验结果后,石云峰不仅备受鼓舞,而且一颗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尽管通过面对面交流,以及外围了解,石云峰对盛凯金属研究所的唐新民团队印象不错,但跟华昌材料研究院的合作,在他心里留下了阴影,在见到第二次书面汇报材料的结果之前,石云峰还是在心里为这次合作捏了一把汗,几十万的投入要是再次打了水漂,他跟自己都没法交代。
带着迫不及待的心情,石云峰赶到盛凯金属研究所,除了亲自观看制备试验和永磁材料性能检测过程,在跟唐新民的交谈中,他想知道这种材料是否现在就可以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石总,我们现在研制成功的这种材料,性能完全符合使用要求,工艺技术也可以用于工业化生产,但产品成本太高,用户难以接受,下一步我们要在降低成本上下功夫。目前取得的试验结果,只是这一课题往前迈出的一小步。”唐新民解释道。
一说到成本,石云峰马上有了共同话题,“有了这一小步,就有接下来的一大步,所以,即使只迈出了一小步,也照样可喜可贺!你说到降低成本,这太重要了!再好的产品,如果成本太高,用户就接受不了,也就没有市场。不过唐工,现在成本高,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工艺路线不合理。我们现在使用合金法,需要较多的重稀土元素,你知道几乎所有重稀土都很贵。下一步试验,我们要改变原料路线,先用烧结法制成钕铁硼基料,再采用晶界扩散法,在烧结磁体表面,覆盖铽(Tb)或镝(Dy)等重稀土的氟化物、氧化物或合金化合物,进一步经低于烧结温度的热处理,使重稀土沿着晶界的液相进行扩散,在液相中扩散的重稀土铽或镝,置换主相晶粒表层中原有的钕(Nd),从而形成重稀土与铁和硼的固溶体,这样处理后,主相晶粒的里层并未受到多大影响,在增强晶粒表层的磁晶各向异性场的同时,并不改变整个磁体的内禀特性。”
据唐新民介绍,相比传统的合金法或元素添加法,晶界扩散法可节省不少重稀土的用量,这是成本降低的关键因素。
尽管不是专业人士,凭借其毕业于大学物理系的背景,石云峰还是基本听懂了这番相当专业的介绍,他对唐新民团队接下来的工作更有信心了。
因为心情超好,当天晚上,石云峰破例宴请课题组的全体成员,表达他对科技工作者的崇敬之情。
在回程的火车上,想起这次跟唐新民的接触过程,给石云峰的感受,他觉得唐新民工作思路清晰,不仅对课题有深入的了解,而且有面对技术难题的思想准备。
与此相比,石云峰认为,华昌材料研究院的梁文建团队,似乎对从事的研发课题缺乏了解,工作没有规划,开发试验做到哪儿算哪儿,一旦遇到技术难题,就束手无策。
在石云峰印象中,从唐新民那里了解到的情况,无论在梁文建的书面汇报材料中还是跟他面对面交流,都从来没提到过。梁文建课题组采用的方法,好像也是从合金法开始,只是由于试验过程遇到技术难题,一直没得到解决,试验就停滞不前,唐新民课题组在这一阶段,似乎没有遇到什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