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千面:我的无限穿越录

江城穿越之针线里的岁月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心里一慌,手里的针差点掉在地上。想赶紧改完衬衫,却又怕缝得不好,让张奶奶的孙女失望,只能加快速度,针脚却还是保持着密匝匝的样子,不敢有一点马虎。终于在10点半改完了,我把衬衫翻过来,领口平整,布衬藏在里面,一点都看不出来,用熨斗熨了熨,衬衫的碎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好看。我把衬衫叠得整整齐齐,用干净的塑料袋装着,在袋子上贴了张便签:“领口已缝布衬,穿着时别用力拽”,才锁上店门,推着轮椅往家跑。

路上,老伴用右手指着路边的野花,是朵小黄花,长在墙角,开得很艳。他小声说“花……好看”,声音有点沙哑,却很清楚。我停下来,蹲下来摘了朵,别在他的衣襟上,笑着说“是好看,回家插在花瓶里,你每天都能看见”。他点点头,嘴角翘了起来,像个得到糖的孩子,用右手轻轻摸了摸花瓣,动作很轻,怕把花碰掉。

回到家,我赶紧给老伴喂药。先把降压药和降糖药放在他嘴里,再递过温水,看着他咽下去,又用棉签帮他擦了擦嘴角。然后把早上买的肉包子掰碎了,拌在小米粥里,粥是我早上出门前熬的,放了南瓜,软糯香甜。我用勺子舀了一勺,吹凉了喂给他,他一口一口吃着,偶尔用右手拍了拍我的手背,像在说“好吃”。

刚想收拾碗筷,手机又响了,是孙女发来的视频电话。屏幕里,她举着台崭新的缝纫机,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阿婆!我用你给的钱买了缝纫机,昨天我的设计稿拿了学校的一等奖!老师说我设计的连衣裙很好看,还问我是不是家里有人做裁缝!”

我拿着手机,凑到老伴面前,笑着说“你看,咱们的娃有出息了,设计稿拿奖了,还买了新缝纫机”。老伴看着屏幕里的孙女,眼里笑着,用右手比了个“好”的手势。孙女在屏幕里说“阿婆,等我放假回去,教你用新缝纫机,咱们一起做衣服,我设计,你缝,肯定特别好看”。我点点头,眼泪掉了下来,落在手机屏幕上,晕开孙女的笑脸,我赶紧用袖子擦了擦,怕孙女看见担心。

下午,阳光正好,我推着轮椅带老伴去社区散步。我们沿着菜市场旁的小路走,路边的梧桐树叶落了一地,踩上去“沙沙”响。老伴突然用右手指着天上的月亮——下午的月亮淡淡的,泛着银灰色的光,像块圆溜溜的玉。他小声说“像……像你缝的布扣”,声音很轻,却很清晰。我抬头看,月亮真的像我缝在衣服上的布扣,圆圆的,边缘很光滑。我蹲下来,握着他的手,他的手有点凉,却很有力,我把脸贴在他的手背上,眼泪又掉了下来——原来再难的日子,有家人的牵挂,有手里的针线,就有了力气,就像布破了能缝,日子难了,慢慢缝,也能缝出甜来。

三、针线外的暖阳

再次醒来时,鼻尖还留着棉线的淡香和小米粥的甜味,指尖的刺痛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小卖部柜台的木纹——我变回了自己,手里还拿着刚整理好的袋装酱油,袋口的夹子没夹紧,洒了点在柜台上。

窗外传来巷子里的笑声,手机在裤兜里震动,是社区群的消息,一条接着一条,像小太阳一样暖:

“@所有人好消息!周阿姨的老伴康复有大进展!现在能慢慢抬左手了,还能握笔写自己的名字,社区已经安排了康复师,每周二、四下午上门做康复训练!”

“周阿姨的孙女放假回来啦!还带了台崭新的电动缝纫机,说要帮阿婆一起开裁缝铺,教阿婆用新机器,以后阿婆做活就不用那么累了!”

“张奶奶、李大爷、小林他们凑钱给裁缝铺换了新的玻璃门,还贴了新的‘改衣缝补’红纸,红纸上的字是小林写的,真好看!”

“社区要给周阿姨的裁缝铺挂‘社区便民服务点’的牌子,以后大家改衣服、缝补都更方便了,还能让周阿姨的老手艺传给更多人!”

我赶紧关了便利店的门,往菜市场旁的老平房跑。晨雾已经散了,太阳升得老高,照在新换的玻璃门上,反射出耀眼的光,红纸上的“改衣缝补”四个大字格外醒目,旁边还贴了张小纸条:“承接:改衣、缝补、定制童装,支持线上预约”,是孙女写的,字迹娟秀。

推开裁缝铺的门,里面热闹得像过年。周秀兰坐在新的电动缝纫机前,孙女站在旁边,帮她调机器的针脚,“阿婆,你看,这个按钮是调针脚密度的,想密点就按这个,想疏点就按那个,比老机器方便多了”。电动缝纫机的“嗡嗡”声很轻,比老蝴蝶牌的“咔嗒”声更轻快,周秀兰的脸上带着笑,眼里闪着光,比平时亮多了。

老伴坐在新换的轮椅上,轮椅是社区送的,比原来的更宽敞,还能调节高度,他手里拿着孙女设计的连衣裙草图,用左手轻轻摸着,虽然握笔还不太稳,却在纸上画了个小小的太阳,递给周秀兰:“给……你,缝……衣服”。周秀兰接过纸,贴在胸口,笑着说“好,阿婆把太阳缝在衣服上,以后穿的人都能暖洋洋的”。

张奶奶拿着件新的粉色衬衫来改,是给孙女买的,领口有点大:“秀兰,你帮我把领口改小半寸,明天孙女要穿去参加演讲比赛,麻烦你了”。周秀兰接过衬衫,用新的软尺量了量,笑着说“放心,中午就能给你改好,保证合身”。孙女在旁边帮着拿布衬,还跟张奶奶说“奶奶,以后改衣服可以在社区群里预约,我们提前备好料,您来了就能拿,不用等”。

李大爷提着袋刚买的水果来,里面有苹果、香蕉,还有周秀兰爱吃的梨:“周阿姨,谢谢你上次帮我缝的裤子,太结实了,我搬菜搬了半个月都没磨破,这水果你拿着,给叔叔补补身体,也给你润润嗓子”。周秀兰想推辞,李大爷却摆手:“您别客气,都是街坊,您帮我们改衣服、缝补,没收过我们多少钱,这点水果算啥”。

社区主任手里拿着个红色的证书,笑着走进来:“周阿姨,这是‘社区最美手艺人’的证书,大家都投票选你,你的老手艺不仅方便了街坊,还让我们看到了啥叫坚持和温情,以后咱们社区还要请你给年轻人上手工课,把这手艺传下去”。周秀兰接过证书,手指有点抖,眼眶有点红,却笑着说“谢谢大家,我只是缝了点衣服,没想到大家这么帮我,现在老伴好了,孙女也回来了,我心里踏实多了,比吃了蜜还甜”。

孙女走过来,抱着周秀兰的胳膊:“阿婆,以后咱们一起做衣服,我教你用新机器,你教我老手艺,比如你缝补丁的菱形纹,还有你做布贴的技巧,咱们的裁缝铺会越来越好,还要做更多好看的衣服,给社区的街坊穿”。周秀兰点点头,摸了摸孙女的头,又看了看老伴,眼里的笑像阳光一样,暖得人心头发软。

老伴用左手拿起个红色线轴,递到周秀兰手里,小声说“线……缝衣服,好看”。周秀兰接过线轴,放在新的木盒里——木盒是孙女帮她做的,比原来的大了点,能放更多线轴,还刻了朵小兰花在上面。她笑着说“好,咱们一起缝衣服,缝出好看的日子,缝出暖暖的岁月”。

“秀兰,来包盐!”我喊她,她笑着点头,孙女帮着从货架上拿了包盐递过来,还多给了块布贴:“阿姨,这是我用碎布做的小兰花,给你贴在书包上,好看”。布贴是淡蓝色的,花瓣缝得整整齐齐,边缘还绣了圈白边,像周秀兰缝在衣服上的补丁,满是心意,满是时光的味道。

风卷着棉线的淡香和社区的烟火气,吹在脸上暖暖的。我看着裁缝铺里的热闹,看着周秀兰和孙女一起调试缝纫机,看着老伴手里的草图,看着街坊们的笑脸,突然明白周秀兰针线里的秘密——那些细密的针脚、五颜六色的线轴、泛黄的设计稿,不是“过时的手艺”,是她用温柔缝补岁月的遗憾,用坚持撑起家庭的希望,用真心温暖邻里的时光;那些老花镜、旧软尺、铜顶针,不是“老旧的物件”,是藏在时光里的温情,是刻在骨子里的坚韧,像老缝纫机的“咔嗒”声,虽然慢,却坚定,虽然淡,却绵长。

第二天早上,我还没开店,就听见裁缝铺里传来电动缝纫机的“嗡嗡”声,夹杂着周秀兰的笑声和孙女的说话声,像首温暖的歌,飘在社区的晨光里。我想,以后的日子,周秀兰的针线里,缝的不只是衣服,还有一家人的团圆,邻里的温情,和慢慢变好的岁月;缝的不只是布扣和补丁,还有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人的牵挂,和对老手艺的坚守——就像她常说的:“布破了能缝,日子难了,慢慢缝,也能缝出甜来”。而这份甜,会像棉线的淡香一样,留在社区的时光里,留在街坊的记忆里,暖暖的,长长的。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替嫁给清冷世子后,娇软婢女要翻身
替嫁给清冷世子后,娇软婢女要翻身
重生归来,她彻底醒悟,决定不再做小白兔!前世,她被主母设计,沦为生育工具,最终在寒冬中悲惨离世。这一次,她誓要改写命运,利用替孕的机会,精心布局,一步步靠近那个权势滔天的世子爷。起初,世子爷只把她当作一个美貌又懂得逢迎的通房丫鬟,然而,当她带着丰厚的家当悄然离开京城,隐居于山水之间,购置田产,享受逍遥自在时,世子爷才猛然惊觉——他早已对她情根深种,不仅仅迷恋于她的美色,更渴望占有她的全部,包括那
佚名
拳之下
拳之下
武功者为何?力之奋也。武侠者为何?意气之奋也。……抬脚论输赢,拳下定生死。“在下练幽明,领教了!”…
厌三途
重生:开局收获校花妈妈大师级秘书!
重生:开局收获校花妈妈大师级秘书!
信了风水轮流转的话果然没错!前世,我追的校花美女一直高高在上,对我的追求爱答不理。谁知,一朝重生后,我意外激活了员工系统,你猜怎么着?校花妈妈竟然成了我的贴身秘书!青铜级秘书,白银级秘书……校花妈妈大师级秘书!难道招秘书就能扭转乾坤?这下我一穷屌丝真的赢麻了!
佚名
陆总,你又被太太算计了
陆总,你又被太太算计了
在陆士安眼里,康荏苒小家碧玉、安分守己,从不逾矩所以,结婚一年,他把康荏苒当煮饭机、洗衣机、暖床器;然后内心深处又瞧不上她;从未正视她的需求;他的前女友兼白月光回国这一天,康荏苒把离婚协议给了他;不过,陆士安的签字却迟迟不来,拖了一天又一天;从此,他的日子就不安宁了;他开始被康荏苒“一天坑八百回”,他动不动就掉进了她的圈套;她跟离婚前那个安分守己的女人一点儿都不一样;气得陆士安牙痒痒,
朱砂
谁懂!他一毒舌,为啥有超强实力
谁懂!他一毒舌,为啥有超强实力
穿越隋唐时期,我绑定了抽象系统。只要完成任务,成功让任务对象破防,就能获得奖励。呵呵,我征战峡谷多年,让无数人闻风丧胆。只是让人破防,简直是小菜一碟。于是,朝堂上,我抹了蜜的小嘴一开,气疯任务对象,直接获得双象之力!众人越看越不对劲,这小子嘴臭就算了,我们也打不过他啊!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