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端阳的热闹气氛尚未完全散去,五月十五,又迎来了“扑天雕”李应的五十寿辰。李家庄如今是梁山重要的外堡和商贸中心,李应寿辰,王伦自然要亲自前往祝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0章:端阳施惠固人心,寿宴纳贤筑宏图(第2/2页)
这一日,李家庄张灯结彩,宾客盈门。不仅梁山众头领几乎悉数到场,周边与梁山交好或是仰慕梁山名声的乡绅、商贾也来了不少,场面极为热闹。王伦亲自送上厚礼,并与林冲、鲁智深、武松等核心头领一同为李应祝寿,给足了这位梁山元老和李家庄主面子。
寿宴过后,宾客渐散。李应心情大好,亲自陪同王伦巡视李家庄新建成的商贸中心。
但见这片区域规划得井井有条,街道宽阔平整,货栈、客栈、商铺、车马行分门别类,布局合理。建筑虽不追求奢华,但坚固实用,细节处可见匠心。
“哥哥请看,”李应指着一片新建的联排货栈道,“这些货栈,皆用青砖垒砌,屋顶加了防火的厚泥层,通风排水都考虑周全。后面还设有专门的骡马院和伙计住房,方便往来商队驻留。”
王伦边走边看,频频点头,赞道:“李庄主费心了!此地布局,深得‘通、便、安’三味。交通便利,功能齐全,安全亦有保障。假以时日,必成我梁山泊外最重要的物资集散之地!”
得到王伦的肯定,李应脸上颇有光彩,他捋须笑道:“哥哥谬赞了。说起这营造之事,小弟倒想起一人,或对哥哥重建祝家庄据点大有裨益。”
“哦?是何人?”王伦顿时来了兴趣。
“此人姓李名诫,字明仲,乃我本家远亲。”李应介绍道,“他世代为官,尤精土木建筑之学,曾参与监造多处官署、庙宇,于营造法式、用料、工限等方面,皆有独到见解,堪称当世建造大师。只是他性情耿直,不喜官场倾轧,近年辞官归隐,在家著书立说。若哥哥能请得他出山,主持祝家庄乃至我梁山日后各项工程建设,必能事半功倍!”
“李诫?!”王伦心中一震!这可是历史上编写了集中国古代建筑之大成的《营造法式》的牛人!虽然此时他可能还未完成那部巨著,但其学识和经验,绝对是这个时代最顶级的!若能得他相助,梁山的城池堡垒、屋舍营建水平,将直接提升几个档次!
“此乃大才!”王伦毫不掩饰自己的欣喜,“李庄主,可否即刻为我引荐?”
李应见王伦如此重视,自是欣然应允。当下便带着王伦,轻车简从,前往李诫隐居的庄院。
李诫年约五旬,面容清癯,目光沉静,自有一股学者气度。他对于王伦的来访,初时有些意外和警惕,但见王伦态度诚恳,言谈间对土木建筑并非一无所知,反而能提出一些诸如“材料强度”、“结构力学”、“标准化构件”等新颖概念,虽名词陌生,其理却暗合建筑之道,不由得渐渐生出知音之感。
王伦并未一上来就大谈造反,而是从黎民百姓安居、城池防御稳固的角度,阐述了自己希望建设一个能让百姓免于流离、士卒得以安守的稳固基业的理想。他尤其提到准备在祝家庄旧址,重建一个兼具军事防御与商贸流通功能的据点,恳请李诫出山,主持规划设计与建造。
“李大师,王某深知,真正的宏图伟业,离不开一砖一瓦的扎实根基。梁山所求,非一时之苟安,乃长久之基业。此中建设,非大师这等人物不能总其纲目。望大师念在天下苍生、技艺传承,助我梁山一臂之力!”王伦言辞恳切,长揖一礼。
李诫看着眼前这位声名在外的“反贼”头子,其谈吐见识、胸襟气度,远非他想象中的草莽之辈可比,更与那些只知争权夺利、盘剥百姓的官员截然不同。他沉默良久,想起自己毕生所学,若只能著书立说,藏之名山,未免可惜。若能亲手参与建造一个理想中的坚固城池、安居之所,将学问用于实处,岂非一大快事?
终于,李诫缓缓起身,拱手还礼:“王寨主雄才大略,礼贤下士,李诫佩服。寨主所描绘之蓝图,亦是为生民立命之善举。李诫不才,愿效犬马之劳,将这身所学,用于梁山建设!”
王伦大喜过望,紧紧握住李诫的手:“得大师相助,我梁山如得擎天之柱!”
回到梁山,王伦立刻召集众头领,当众宣布:“自即日起,设筑造司,总揽我梁山一切城池、营寨、道路、房舍等土木工程建设事宜!由李诫大师,与陶宗旺兄弟,共同统领!”
他转向李诫和陶宗旺:“李大师精于法式规划,宗旺兄弟长于现场施工,你二人正可互补短长,珠联璧合!首要之务,便是依据李家庄商贸中心之经验,结合祝家庄旧址地形,拿出一个详尽周密的新祝家庄据点重建规划来!此据点,要成为连接扈家庄、李家庄,屏护我梁山外围的战略支点,亦要发展成为繁荣的商贸节点!”
李诫与陶宗旺领命。李诫沉稳内敛,陶宗旺实干豪迈,两人一见如故,当即凑到一起,拿出纸笔,开始就祝家庄的地形、原有建筑基础、防御需求、商贸布局等热烈讨论起来。
看着这两位建筑专才迅速进入状态,王伦心中充满了期待。有了李诫的加入,梁山的基础建设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从一份端阳节礼的温情,到一场寿宴的欢庆,再到一位大师的归附,王伦正用他的方式,一步步将梁山打造成一个真正具有凝聚力、战斗力和发展潜力的强大势力。前方的道路或许依然布满荆棘,但梁山的根基,已然在这点点滴滴的经营中,变得越来越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