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54章:仁政安民聚流散,秣马厉兵迎八方(第1/2页)
七月的山东,骄阳似火,炙烤着大地。本该是万物繁茂的季节,却因连年的花石纲、苛捐杂税,以及如今四处燃起的战火,使得无数百姓家园破碎,被迫踏上了流亡之路。通往梁山势力范围的各条道路上,开始出现三三两两,继而成群结队的流民。他们大多面黄肌瘦,衣衫褴褛,步履蹒跚,眼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与对生存的渴望。
起初,还只是零星的投奔。但很快,随着河北田虎、淮西王庆战事的扩大,以及各地官府愈发严酷的盘剥,涌向相对安定、且有“替天行道”名声的梁山的流民数量开始激增。扈家庄、李家庄外围,渐渐聚集起了大量的流民。他们露宿荒野,以草根树皮充饥,景象凄惨。
更令人忧心的是,酷热、饥饿、污浊的环境,很快催生了可怕的瘟疫。先是有人高烧不退,上吐下泻,紧接着便如同瘟疫般在流民群中蔓延开来。缺医少药,死亡如同阴影般笼罩着这些可怜人。路边开始出现无人掩埋的饿殍,空气中弥漫着若有若无的腐臭与不祥的气息。
消息很快通过“谛听营”和庄客报到了梁山聚义厅。
王伦看着手中那份描述流民惨状和瘟疫初现的急报,眉头紧锁,脸色凝重。他放下急报,沉默了片刻,对侍立一旁的亲兵沉声道:“速请扈成庄主、李应庄主上山议事!”
不多时,扈成与李应匆匆赶到聚义厅。二人脸上也带着忧色,显然对流民之事已然知晓。
“两位庄主,外面的情形,想必你们都清楚了。”王伦开门见山,声音低沉,“天下纷乱,官逼民反,最终受苦的,还是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他们拖家带口,背井离乡,投奔我梁山,是信我梁山‘替天行道’之名,是求一条活路!”
他站起身,走到厅中,语气带着沉痛,也带着决断:“看着同胞饥馑病馁,曝尸于野,我梁山若坐视不理,与那些鱼肉乡里的贪官污吏何异?这‘替天行道’的旗帜,岂不成了天大的笑话?”
扈成叹了口气:“哥哥仁心,我等皆知。只是……流民数量庞大,其中鱼龙混杂,更兼瘟疫流行,若处置不当,恐引火烧身,祸及我梁山根本啊。”
李应也点头附和:“扈庄主所言极是。安置流民,需要大量的粮食、药品、住所,还要防范奸细混入,管理起来千头万绪,难度极大。”
王伦点了点头,对他们的担忧表示理解,随即话锋一转,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困难确实存在,但危机之中,亦蕴藏着机遇。这些流民,固然是负担,却也是我梁山未来发展最宝贵的资源!他们提供了充足的劳力,可以加速我们的建设;其中或有工匠、或有勇力之士,可以补充我们的军队和工坊;更重要的是,妥善安置他们,便能在我梁山周围树立起‘乱世桃源’、‘温饱之地’的形象!届时,天下归心,何愁大业不成?”
他顿了顿,斩钉截铁地说道:“因此,流民必须管,而且要管好!不仅要让他们活下来,还要让他们成为我梁山稳固的基石!”
接着,王伦将自己深思熟虑后的管理方略,一条条清晰地阐述出来:
“其一,严把入口,防疫为先!立即在进入我梁山势力范围的所有水陆要道关口,设立‘净身所’。所有流民,无论老幼,必须在净身所内,剃去长发(男子),以热水、皂角彻底沐浴!他们带来的所有破烂衣物,一律集中焚烧处理。若有尚能穿用的衣物,也必须经过热水反复煮洗暴晒之后,方可穿着。此举旨在杜绝虱蚤、阻隔疫病传播之源!所需热水、皂角、剃头匠人,由山寨统一调配支应。”
“其二,严格巡查,维持秩序。各关口及边境线,加派士卒巡逻。流民不得携带任何兵器入境,一经发现,立即收缴。不得私自越过划定区域,必须服从安置。不得结伙闹事、恃强凌弱,违者严惩不贷!要让他们明白,来了梁山,就要守梁山的规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