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荀攸一身玄色道袍立于阵前,眼见黄巾军发起冲锋,身上道袍无飞自起,数道符篆如天女散花般四散开来。
曹操一怔,看向身旁郭嘉:
“此似道门玄法?公达不是出自颖川书院吗?”
郭嘉目光直直盯着前方,悠悠道:
“荀氏家传便是道法啊。”
曹操恍然,天下只知叔叔荀文若儒道兼修,却不知这位青年才俊同样是道门高手。
在这位有国士之称的叔父光彩下,同样优秀荀公达都显得黯淡了。
正此时,黄巾军阵中数道黄光向西方射去,黄巾众兵登时一滞,满脸茫然地看着四下。
曹操看得真切,知道佛兵已退,振臂一挥,曹军如饿狼般扑入羊群,四散冲杀,大破黄巾军。
佛兵已去,但百万黄巾军仍不可小觑。曹操本部人马只有万余众,加上兖州兵马也不过五万众,贼军数倍于几,纵是伸首待戮,亦是百倍之多。兵员有限,而战线又太广,如何抵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42.平定兖州(第2/2页)
面对困局,曹操苦思无策,行至帐外,忽见鸽群飞过,不由想及昔日在金鳖岛一桩旧事。
——
昔年在金鳖岛修行时,曾见过一次鹰猎飞鸽,鸽子孱弱,但鸽阵严整,鹰虽凶悍,却久攻不进。在尝试了几次仍不能擒鸽,鸽群大受鼓舞,严阵以待。正在曹操以为鹰气馁之时,偏从斜刺里又飞出一鹰直扑鸽群,这一突袭凶悍非常,便破了鸽阵,收获颇丰。
想及此处,曹操登时心思通明。
有其利,必有其弊。
对于黄巾军,人多固然是优势,但同样也是他的弱点。
人多,则意味着行动不便,且粮草消耗极大,只要将这些黄巾军困死在兖州,必可功成。
——
当晚,曹操便立即升帐,传众将面授机宜。将所有的机动骑兵,分为五百骑一支,两枝骑兵为一组,一组负责日扰,一组担任夜袭。目的只有一个:将黄巾军困死在兖州,让他无处打粮。
如果黄巾军小股出动,其战力有限,很容易被歼灭;如果黄巾军胆敢大队人马出动,则集中主力直偷袭其营,则家眷不保。
黄巾军人员众多,粮草却是不济,曹操很明显抓住了黄巾军的七寸。而曹军有以黄金打造之称耗资巨大的骑兵为主,最适合来去无踪的闪击战。
此战以扰敌为主,以敌家眷牵制黄巾军主力,这样黄巾军就被困死在兖州了。
曹操的这次军事行动成效极大,黄巾军别说继续攻城略地,便连自保都尚且不能。兵员折损严重,小股部队不敢出营,大队出动却又寻战不得。所携妻老日渐难以果腹,与初到兖州时的昂扬斗志形成鲜明对比。
——
时光飞逝,转眼间秋去冬来,天气渐寒,一股绝望的情绪在黄巾军中蔓延开来;现在,进不能克坚城,退难以回青州,原地据守则无望越冬,百万之众竟被曹操反困于兖州济北。饥寒交迫下,黄巾军仿如丐帮弟子,形如枯槁。
曹操见时机成熟,亲自拟了一封促降书,送入黄巾军大营。
这封促降书对于黄巾军可谓雪中送炭,黄巾军果然纷纷放下武器选择投降,接受了政府军的改编。曹操择其精锐,凑足三十万,将其改编,成为曹魏后来的主力部队——青州军。
但剩下的六七十万老弱病残,却让曹操甚为为难。曹操欲将其遣散,却又担心黄巾军东山再起,可六七十万张嘴生啃兖州更不是办法,一时间又难住了曹操。
——
这日,有个叫作毛玠的揭了曹操的求贤榜前来求见,曹操忙叫来郭嘉一同会见这个年青人。
但见毛玠一袭素色儒袍纤尘不染,身形瘦削却不显羸弱,面容清癯肃穆,眸光却如古井般深不可测,与年纪极不相称。
毛玠声调平缓侃侃而谈:“天下大势,分崩已成定局。天子流落,百业凋零,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州郡遭战乱之殃,无度岁储粮,国不能安民,焉能持久?袁绍、刘表,虽地阔民稠,然守富家而安小康,未必有经略天下之雄心;自古倡议者战则能胜,财足者守土方固,将军只须奉天子以令不臣,重农耕而储军备,何愁不能称霸天下?”
毛玠第一次提出了“奉天子以令不臣”让曹操眼前一亮,而“重农耕而储军备”的建议,也让曹操茅塞顿开。眼下六七十万青州军老弱正好各得其所,曹操出地,他们出人,既解决了粮草问题,又杜绝了流民隐患,可谓双赢。
曹操又与毛玠闲谈了良久,这才屏退毛玠,转头问向一直自顾饮茶的郭嘉:“祭酒以为此人如何?”
郭嘉终于抬起头,露出一对璀璨星目:“毛遂师从孙膑,得授捭闽之术、内键之道、钩言之谋,得孙膑兵家真传,后受封正神,为托塔天王帐下功曹。此子天姿不俗,必得毛遂真传,是个人物。”
曹操连连点头,当即册封毛玠为幕府功曹,又令其施行屯田令。一时间,曹操粮草充足,兵力大盛。
——
曹操虽坐拥衮州,但拥兵三十万,所需粮草极大。而眼下,方刚施行屯田制,不可能立刻奏效。曹操思来想去,唯有以战养战。眼下袁绍、袁术拉开战势,分庭抗礼,为争夺袁氏宗族势力,掀起神佛之争。当年平定东郡,袁绍上表奏请曹操为东郡太守,而平日里二人也颇有私交,被袁术视为袁绍系。正想间,便得战报,袁术集结黑山军、匈奴于夫罗众共三十万大军,兵逼兖州,先锋刘详率五万兵马已抵达兖州众镇匡亭驻兵。
曹操大惊,兖州新得,民心未稳,此时袁术进攻,确是最佳时机。
曹操当即召来荀攸、郭嘉,荀攸道:
“袁军新至兖州,立足未稳,不若予以痛击,当可小胜。”
此计颇合曹操用兵,点头道:
“我正有此意。”
正要下令发兵突袭,郭嘉却道:
“主公,万万不可。”
曹操与荀攸听郭嘉如是说,均看向郭嘉,曹操道:
“奉孝何出此言?”
郭嘉一改往日洒脱,正色道:
“敌军先锋刘详非是常人,乃是佛门东来佛祖驾下罗汉转世,其手中怀有佛门至宝铜墙印,便是再多的军士也破不得城,非得三品境高手方能破之。”
曹操闻言陷入沉思。
荀攸知道郭嘉本事,知其能坐看天下,他这般说,自不会差,当即道:
“若如此,则只宜智取。不若,用小股兵马诱他出城已斩之。”
曹操眼前一亮,连连点头:
“此计甚妙,非我亲诱他不可!”
荀攸与郭嘉对视一眼,均看出对方担忧:
“主公何必亲自涉险,万一有个闪失...”
曹操笑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那刘详有此异宝,我若得之,则兖州再无碍矣。况匡亭亦在速得,若袁术先占此冲要之地,进而俯视整个兖州,那时兖州危矣。”
二人知曹操所言不虚,匡亭实为兖州冲要之地。
曹操心意既决,当即点兵十余万,兵分五路:曹仁带二万由左侧绕道而行直取匡亭左冀,夏侯惇领二万由右侧绕道而行直取匡亭右冀,夏侯渊引军四万伏于军后压阵,李典、乐进领三万大军直插匡亭背后扼制袁术援兵,曹操则亲率两万大军进攻匡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