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楚峰补充道:“前辈,您若隐退,何处为家?不如留在书院,时常指点我们,也让学子们能聆听您的教诲。”
魏所摇了摇头:“我要去看看更广阔的天地。五州之外,还有更多的地方需要烟火气的滋养;还有更多的矛盾,需要调和之道去化解。我会带着少量灵果与《烟火实录》,云游四方,将这份火种,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消息传开,五州百姓纷纷赶来送别。柳家村的李大爷带着村民们,为魏所准备了满满的行囊——有刚烙好的炊饼、腌制的腊肉,有灵田收获的灵稻,还有孩子们亲手绘制的画卷,画卷上是炊烟袅袅的村落、长势喜人的灵田、欢声笑语的学堂。“魏仙长,您走到哪里,都别忘了柳家村的烟火气,别忘了我们这些百姓!”李大爷的声音带着哽咽。
魏所接过行囊,眼中满是感动:“我不会忘。这些年,是你们的烟火气滋养了我,滋养了烟火之道。无论我走到哪里,心中都装着这片土地,装着你们的笑脸。”
送别之日,五州的百姓自发排成长长的队伍,从柳家村一直延伸到城外的官道。他们手中拿着鲜花、灵果、自家种的蔬菜,默默为魏所送行。魏所骑着一头温顺的青牛,缓缓前行,不时向两侧的百姓拱手致意。四位弟子与苏振庭等人一路护送,直到官道尽头。
“前辈,保重!”四位弟子深深躬身,眼中满是不舍与坚定。
魏所勒住牛绳,转身望向身后的五州大地——炊烟袅袅,学堂林立,灵田丰饶,百姓安康。他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欣慰的光芒:“你们保重,守住烟火,守住初心。”
说罢,他轻拍牛背,青牛缓步前行,渐渐消失在远方的天际线。阳光洒在大地上,照亮了五州的每一处角落,也照亮了魏所留下的烟火之道与传承的火种。
此后,四位弟子牢记魏所的嘱托,各司其职,默契配合。林风主持的烟火书院人才辈出,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懂知识、有善心、重实践的学子,他们毕业后回到各州,成为学堂的先生、联盟的骨干,将烟火之道不断发扬光大;楚峰统筹的五州联盟愈发稳固,建立了完善的互助机制,遇有水患、旱灾等灾祸,各州相互支援,共同抵御,再也没有出现过流离失所的景象;墨尘改良的机关术不断推陈出新,更高效的水车、更坚固的堤坝、更便捷的农耕工具,让百姓的劳作愈发轻松,生活愈发富足;清月主导的教化工作温暖人心,她修订的启蒙教材融入了更多烟火气的故事,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包容、互助、感恩。
五州之外,魏所的云游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他遇到过固守阶层偏见的势力,遇到过为争夺资源而争斗的族群,遇到过因环境恶化而民不聊生的地域。但他始终坚守烟火之道,用灵果化解矛盾,用《烟火实录》中的知识改善民生,用凡俗的智慧与温暖的烟火气,一点点融化隔阂、凝聚人心。
几年后,烟火之道已传遍十州之地,联盟的规模不断扩大,烟火学堂与书院遍布各地,凡俗百姓与各族群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们不再记得魏所的模样,却人人都知道“烟火之道”,人人都践行着“调和共生”的理念。
这一日,烟火书院的灵田旁,一位白发老者牵着一个孩童的手,指着长势喜人的灵稻与枝头的真我灵果,缓缓说道:“孩子,你看这灵稻,需沃土与汗水浇灌;这灵果,需包容与理解滋养;这烟火之道,需一代又一代人用心守护。”
孩童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伸手触碰灵果,感受着温润的气息,眼中满是好奇:“爷爷,是谁开创了这么好的道呀?”
老者望向远方,眼中满是怀念与敬意:“是一位心怀苍生、坚守烟火的前辈。他就像这灵种的种子,将希望播撒在大地,用自己的脚步,照亮了无数人的路。”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书院的每一个角落,洒在十州的土地上,洒在每一个被烟火之道温暖的灵魂上。烟火燎原,薪火相传,这条始于苟活宗、源于凡俗烟火的大道,正以不可阻挡之势,照亮更广阔的天地,书写着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的永恒篇章。第五十章的故事在此落下帷幕,而烟火之道的传奇,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