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游到大唐,物资每日刷新!

第18章 小公主吃面包!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挺好的,丰收之年!”

“我看秋收也差不多结束了,也快缴纳义仓税了!”

听到义仓,萧然喃喃自语,知道这个是唐初贞观年间设置的,“义仓.”

“贤侄觉得朝廷这个措施如何?”李世民心里颇为自得,想听听萧然的夸赞。

“朝廷的初衷肯定是好的,但是时间长了难免会变了味。”

萧然这样说是因为知道,唐中期以后,均田制瓦解,富户隐瞒土地,贫农反而承担更多粮赋,义仓逐渐成为苛政。

义仓由地方官府管理,缺乏有效监督,导致粮食被贪污、挪用现象频发。

唐后期官员常将义仓粮用于填补财政亏空,或中饱私囊,灾年时仓中无粮可发。

粮食储存技术有限,长期储备易导致霉变、损耗,加上管理不善,义仓实际赈灾效果大打折扣。

后面完全变了味道,不但没有帮百姓分担灾害之年的风险,还成了负担。

李世民皱起眉头,看向萧然,“贤侄是觉得义仓不好?”

“挺好的,至少现在挺好的,以后可就不知道了。”

李世民自然听出萧然话里有话。

从谏如流的李世民,现在有点纳谏上瘾,这种唱反调,不恭维的,李世民更感兴趣了。

“看来贤侄是看到义仓的不足之处,说来听听。”

萧然摇摇头,“妄议朝廷政策不妥.”

李世民欲言又止,不好开口。

“哈哈哈!”旁边的程咬金接过话,“贤侄这就多虑了,当今陛下从谏如流,心怀天下,只要不是恶意诋毁就无妨,这里没有其他人,说说也没事的。”

李世民想看看萧然有什么看法,萧然也想让几人知道,自己不是什么都不懂,也是有点东西的。

萧然这才说道:“陛下和朝廷以储粮备荒为初心自然是好的。”

李世民点点头,示意萧然继续。

“义仓之要,首在‘征纳有度‘,若按田亩定额征收,看似公允,其实不然。”

“富户可隐田逃赋,贫农反承重担,终成‘饿殍遍野而仓廪满盈‘。”

“仓粮归官易生贪墨,若无铁律监守,恐成官吏私囊。”

“灾年放粮若循官场流程,必致‘文书未到而百姓已毙‘。”

李世民颇为赞赏,萧然不是无的放矢。

萧然指了指不远处的山坡上,三娘在地里拾粟穗,“世伯,那个小娘子是栲栳村的,每日很早就拿着栲栳拾粟穗,若义仓征粮夺其口中粟,初心便成利刃。”

“她不懒惰,相反很勤奋,可是她连鞋子都没有,整日赤脚在田间地头。”

李世民若有所思,其实这件事也很为难。

要是自愿缴纳粮食,肯定没有几个人愿意缴纳,大部分人都吃不饱。

不是人性问题,而是很现实很残酷的问题。

强制征收,就会把困难户,逼入绝境。

“贤侄说的很对,确实还有很多问题。”李世民对萧然也算是刮目相看了。

如果是官员说这些,李世民觉得很正常,官员应该看到这些问题。

可萧然不是,却能知道这些,就比较难得了。

萧然看了看时间,起身走到两个小公主面前,“小娘子!”

“嘻嘻~小囊君~”

两个小公主确实挺像的,都很可爱。

萧然给三个公主拿了个面包。

“软软哒~这个也好七~”小公主捏了捏。

李丽质轻轻咬了一点,很想问问为什么萧然的食物都如此特别,都是大唐没有的。

哪怕是皇宫里面也做不出来。

(本章完)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十九世纪百货公主
十九世纪百货公主
文案:黛莉穿越了,她穿成了一本西方古典小说里的路人。十九世纪的伦敦,维多利亚时期的黄金岁月,工业革命的钢铁洪流成就了万世瞩目的伦敦大都会。西区酒醉金迷如同天堂,东区充斥血汗工厂如同炼狱…
冻京橙
活在崩坏世界
活在崩坏世界
事先声明,以崩坏世界为主,其他世界为辅。 人与崩坏的战争, 无限重复的败北, 反抗命运的博弈。 凡人与神的对抗, 为世上美好而战。 而我们的故事从一个神奇的少年与第三次崩坏中逃亡的少女相遇开始。 s不限于崩坏世界。 s也可以叫《拯救从崩坏开始》 s群号366359540,没事欢迎陪陪孤寡作者。(开服老咸鱼。)
流云之声
上辈子被冷落的前夫,他不理我了
上辈子被冷落的前夫,他不理我了
【双重生】【双洁】【笨拙追夫】【夫管严】【大学校园】【冰山社恐女神VS心软嘴贱少爷】\n*\n初见,岳寂桐一双含情眼将莫西楼勾的失了魂,丢了心,从此甘愿沦为她的裙下狗。\n*\n二十岁,岳寂桐被人算计…
甜桃清柠
身患绝症,老婆说我只是替身
身患绝症,老婆说我只是替身
六年婚姻,当牛做马,本以为能够暖化她的心,没想到却等来她的白月光回国,而我只不过是和她白月光有几分像的替身。我身患绝症,她都不曾看我一眼。我死的那天,连收尸的人都没有。直到她看见我的尸体,她却像疯了似的抱头痛哭。那一刻她才猛然惊觉,生命中最重要的那束光已然黯淡。然而,命运的转折突如其来。我的离开,让她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与懊悔之中。大雨中苦苦守候在我的墓碑前,任雨水湿透全身
小白菜
神医救世:从官场开始
神医救世:从官场开始
“让一个医生横行官场,有没有搞错,是官场没人了吗?”大学毕业,他遵从爷爷的遗愿,回乡为爷爷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的小医所。有爷爷的名声,他在村中的日子没有大富大贵,却也衣食无忧,直到,一些大官突然出现,让他的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自此,他也明白了什么叫医民先医国,为了救更多的人,他义无反顾进入官场,游走在政,军,商三界。他:“我的理想,不过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