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游到大唐,物资每日刷新!

第104章 三朝皇室血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夫人!”萧然连忙打招呼。

猜到萧皇后的身份,萧然后知后觉,明白为什么她和长孙皇后有点相似。

她们都是皇后,都是母仪天下之人。

气场肯定不是一般人能比拟的。

江都之变后,她以柔弱之躯保全隋朝皇室百余人,展现出远超时代的生存智慧。

虽然隋炀帝的口碑不好,萧皇后虽然比不了长孙皇后,但也算不错。

后世因为演义,出现一个梗‘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的传闻,本质是后世对萧皇后悲剧人生的过度解读。

真实的萧皇后,是乱世中被权力裹挟的受害者,而非主动攀附帝王的“祸水”。

萧皇后生于567年,江都之变时618年已52岁,归唐时630年64岁,所谓“风韵犹存令帝王倾倒”明显违背生理常识。

这六个帝王,其他的暂且不提。

有李世民就很荒唐。

李世民和萧皇后差了32岁,萧皇后之前是李世民的表婶。

后面李世民娶了萧皇后的女儿,也就是杨妃,萧皇后不仅仅是李世民表婶还是丈母娘。

杨妃也就是李恪的生母。

所以萧皇后是李恪的外祖母。

从李恪的穿着打扮,气质各方面,加上眉宇间和李世民相似,萧然也有答案。

只不过萧然没有说什么,就当他是普通的世家子弟。

之前和李世民长孙皇后李丽质打过交道,面对李恪萧然内心毫无波动。

李恪现在影响力,未必有李丽质这个嫡长公主大。

旁边的萧钰面对萧然和张二丫的时候,很明显是有优越感的。

萧然看了看,挺漂亮的,也有气质。

只不过没办法和豫章公主李丽质比。

要是之前没有接触过豫章公主李丽质,萧然还会觉得惊艳,现在觉得平平无奇。

穿着打扮,气质这些确实比张锦禾张二丫强些。

不管怎么说,也是兰陵萧氏出来的,面对普通人肯定是有自信的。

孙思邈要给萧皇后诊治,萧然没有留下。

李恪跟着出了房间。

“小郎君!”

李恪给人一种谦谦君子的感觉,萧然觉得用‘温润如玉’形容最合适。

“不知道,怎么称呼合适?”萧然故意问道。

萧然不想捅破身份,不想称呼殿下。

“小郎君,称呼我三郎就可以。”

萧然心说,果然是吴王李恪,排行老三。

“好,三郎,屋里请!”

李恪点点头,也没有客气。

“实不相瞒,早在曲辕犁在关中乡间传开时,我便听过小郎君的名字。”

李恪语速不疾不徐,“家里长辈论及农事,说那犁‘省牛力、省人力’,让耕种更轻松。”

“彼时便想,能造出这般器物的,定是位懂民生疾苦的能人,只可惜素无交集,不便贸然叨扰。”

说到这里,他稍作停顿,瞥见张二丫端来的柿子饼,眼底笑意更深了些:“后来长安街头冒出糖炒栗子,甜香能飘半条街,再往后,柿子饼也成了京中时兴物,据说连宫里的御厨都学着做。问起出处,都说来自栲栳村一位萧郎君。”

“那时便猜到,许是同一人。”

李恪抬眼看向萧然,目光坦诚,没有半分皇室子弟的倨傲。

“能将农具造得惠及万民,又能把寻常吃食做得这般精致,既有经世济民的大巧,又有体察生活的细思,这般才学,实在让人佩服。”

“今日得见,倒比传闻中更显平实,果然‘大智若愚’,不是虚言。”

这一顿夸的,萧然不服不行,只能感叹人家会说话。

“哈哈哈。”萧然笑起来,“三郎,打住,你这样夸的我都不好意思了,运气好运气好。”

萧然突然挺喜欢李恪的。

“小郎君太自谦了,这哪是运气好啊!”

李恪端起张二丫刚沏好的茶,轻轻抿了一口,补充道:“前几日听外祖母说要来寻孙老先生,得知老先生便在小郎君这里,心里便想着,总算有个由头能来拜会,也算了却一桩心愿。叨扰之处,还望小郎君莫怪。”

一番话,既点出了萧然的功绩,又藏起了自己的身份,语气里满是敬佩,却无谄媚。

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活脱脱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

李恪想来找萧然是真的,但是知道李世民李丽质几人经常来,就不好再来。

特别是因为萧然也姓萧,加上外祖母萧皇后也是,更想来看看。

李恪的身份很尴尬。

根源在于他同时背负着隋朝皇室后裔与唐朝皇子的双重标签,这种矛盾在贞观年间的政治生态中尤为突出。

李恪的母亲杨妃是隋炀帝之女,属于弘农杨氏核心支脉。

隋朝灭亡后,杨氏虽未被清算,但作为“亡国之余”,其政治地位已跌至冰点。

李恪自幼便被贴上“隋裔”标签,这在关陇集团主导的贞观朝堂上,天然带有原罪色彩。

历史记载贞观十七年,当李世民短暂动念立李恪为太子时,长孙无忌立刻以“恪非长孙皇后所生”为由强烈反对,表面是嫡庶之争,实则暗含对隋朝血统的排斥。

李恪虽文武双全,却因血统问题长期被排除在权力核心之外,甚至多次被贬外放。

史书记载贞观十一年因田猎扰民被罢安州都督之职,这种“能干但不可信”的待遇,正是其身份尴尬的直接体现。

李恪的外祖母萧皇后是兰陵萧氏代表人物,而萧氏与李唐皇室存在复杂姻亲关系。

萧皇后之弟萧瑀是李世民的重臣,同时也是萧氏家族在唐朝的政治代言人。

这种关系使得李恪在朝堂上既是萧瑀的侄外孙,又是皇帝的儿子,身份重叠导致他在权力博弈中难以完全站队。

史载萧瑀曾多次为李恪说话,但最终未能改变其命运,侧面印证了这种伦理错位带来的无力感。

李恪的归属感呈现出“文化亲近、政治疏离”的特点。

他虽对母系家族的文化底蕴引以为傲,但在政治上必须效忠李唐皇室。

这种矛盾在其行为中时有体现:一方面,他在安州都督任上积极推行均田制,展现出对李唐统治的维护。

另一方面,他又因“类己”像李世民而被长孙无忌视为威胁,最终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这种撕裂感,恰如他在永徽四年被赐死前留下的那句“社稷有灵,无忌且族灭”,既是对命运的控诉,也是对自身复杂身份的无奈注解。

身份尴尬本质是隋唐交替期政治转型的缩影。

他的血统使其成为隋朝遗脉与李唐宗室博弈的焦点。

而其归属感则在弘农杨氏的政治遗产与兰陵萧氏的文化基因间摇摆。

这种矛盾最终将他推向悲剧结局,却也留下了一个关于身份认同与政治命运的永恒命题。

正如他墓中出土的《大唐故吴王墓志》所言:

“隋季版荡,唐运肇兴,公以金枝玉叶,膺兹多故”,寥寥数语,道尽了那个时代贵族子弟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挣扎。

李恪身上有三个皇室血脉,除了李唐皇室,大隋杨氏,还有南梁萧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村里有个老汉是神枪手
重生:村里有个老汉是神枪手
他带着无尽的忏悔与遗憾,意外穿越时空,回到了20世纪80年代的东北农村。那是一个充满原始野性魅力的时代,枪支与狩猎尚未被禁止,物资的匮乏与自然资源的丰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这句流传的俗语,正是当时生活的生动写照。在这片黑土地上,留守妇女们为了能让生活多些滋味,有着属于她们的故事。而他,怀揣着上一世的不甘,背负着象征勇气的牛角弓,一头扎进了银装素裹的北林雪原。
佚名
绝代医圣
绝代医圣
多年前,他从富豪手下救出一位女孩,却惨遭报复,含恨逃亡。多年后,他强势归来,从此八方风云动,天下英豪拜服!
爱吃醋的猫
离婚后,前夫雪夜下跪求回头
离婚后,前夫雪夜下跪求回头
这段隐婚,宛如一场漫长的寒夜。她,不过是麻醉科的小小实习生,却成为了他见不得光的妻子。在旁人眼中,他是京协大名鼎鼎的“第一刀”,冷漠矜贵,遥不可及。而她,只能在无数个寂静深夜,独守空荡荡的大平层,满心期待用自己的努力与温柔,能换来他的侧目。可冰冷的现实,却如一记重锤。当她颤抖着攥紧他的衣角,卑微哀求“可不可以别去找她”时,得到的只有他带着不屑的轻笑,和那句如冰锥般的“契约而已”。此后,她眼睁睁看
佚名
十九世纪百货公主
十九世纪百货公主
文案:黛莉穿越了,她穿成了一本西方古典小说里的路人。十九世纪的伦敦,维多利亚时期的黄金岁月,工业革命的钢铁洪流成就了万世瞩目的伦敦大都会。西区酒醉金迷如同天堂,东区充斥血汗工厂如同炼狱…
冻京橙
活在崩坏世界
活在崩坏世界
事先声明,以崩坏世界为主,其他世界为辅。 人与崩坏的战争, 无限重复的败北, 反抗命运的博弈。 凡人与神的对抗, 为世上美好而战。 而我们的故事从一个神奇的少年与第三次崩坏中逃亡的少女相遇开始。 s不限于崩坏世界。 s也可以叫《拯救从崩坏开始》 s群号366359540,没事欢迎陪陪孤寡作者。(开服老咸鱼。)
流云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