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0:开局迎娶貌美知青

第二百四十七章 春天里一路回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因为这些山底下都是煤矿,这些山深处,有陶土,有煤矿,清苑县地界上的几个大矿和砖瓦厂,陶瓷厂都在这些山里。

虽说这里有着丰富的矿资源,但是,这里却还是种地的人多,因为工业还没有充分的发展起来,甚至原来的工矿企业,除了煤炭,其他的都有些七死八活的感觉。这也是肖峰和姚老二要致力改变的现状。

肖峰一路看着风景,想着四周大山深远处的情况。

“哎,这里的气候四季分明,降雨多,树木长得也好,一到春天山花烂漫闲开在山中,这若是在后世,这里就是很好的旅游的地方。

可是,当下人们却没有心思游山玩水,人们还在为温饱而苦恼。这么好的山就这样闲着也不好,我得想办法都用上,给大家增加收入。”

“这山里气候好,不管是种植水果,还是养殖都不错,……等着把那人请回来,这个事就得做了。”

春天满目的山花,和村路边上正在开的白玉兰,让肖峰意气风发,他觉得自己这几个月因为季节的问题,简直就是思维被限制,只有这一刻思绪才变得天马行空,装下了这辽阔深远的大山大河。

肖峰骑着车子进了柳坝村。柳坝村从村头开始,一条贯穿村子而过的大水渠,现在已经通上了河水。

此时河水还算清澈,只是从兰河上游的雪山融化的雪水让清苑县的河水也涨高了水位,所以柳坝村的大水渠里,水也就多了,正欢快的向前流淌。儿水渠边上已经是树木繁茂,各种春花拥挤,渠坝地处覆盖着各种野菜和植被。

柳坝村真的很迷人。

肖峰看着村子外面齐整的庄稼地,一遍骑着自己的摩托车就进了村道,他没有去老院子,而是先开车去了新院子,好几天没有见到陈梅了,真的好想先看到她。

肖峰一路走,一路就裂开了嘴笑,也不知道陈梅这一会儿在不在新院子?

肖峰在不远处,就看见自己家里后院的大门开着,赵泉正赶着马车往里面走,马车上是装着鸡蛋的筐子。

肖峰的摩托车直接就去了后院,跟在赵泉的马车后面,赵泉马车停下后,才发现肖峰的摩托车已经停在了边上。

赵泉就惊喜地喊道:“肖峰啊,你啥时候回来的啊?就这样冒出来……,太高级了,这摩托车就是高级,声音小,还速度快。”

赵泉夸张的喊着,院子里的人都围了过来,肖峰是清苑县兄弟小雅开张的头一天开上摩托车的,这些天都没有回来,所以柳坝村的人都是头一遭看到肖峰和他的摩托车。

肖峰看见陈梅站在一排坛子的边上笑看着自己,一脸的惊喜和欢欣。

肖峰朝着陈梅走过去,没有管大家围观自己的摩托车。

“你回来了!”陈梅的声音响起来。

瞬间里,肖峰听不到四周的讨论摩托车的声音,他的眼里只有陈梅,耳朵里也只有陈梅的声音。

“嗯,我回来了。”肖峰觉得自己这个回答也只有陈梅能听见。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故友托妻,师妹们羡慕疯了
故友托妻,师妹们羡慕疯了
【多老好人日常流】修行上百年,一事无成。就在他打算度过平凡的一生时,昔日的好友找了过来。“周道友,我不行了,我的妻子就交给你了。”自此,周尘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就在宗门颇有人缘的他,更是被众多师兄弟,师叔伯委以重任!唐三:“师兄,我不行了,还请你帮我照顾下妻子。”师尊::“徒儿,你是个好人,师尊相信你,师娘就交给你了。”师叔:“师侄,日后就拜托你了。”
爱喝冰可乐
奶奶不疼舅不爱?我带妹赶海一天三顿!
奶奶不疼舅不爱?我带妹赶海一天三顿!
【年代+赶海+后悔流+逻辑爽文不憋屈!】上一世,陈峰和妹妹被亲奶奶百般针对,吃着父母去世的人血馒头,却偏心大儿子一家。这一生重回84年,陈峰决定从断亲开始!既然奶奶不疼舅舅不爱,那我就带妹妹赶海一天三顿!什么?废物堂哥馋哭了?现在说是一家人?断亲你逼的,现在后悔求我?晚了!
买个大西瓜
警报!赘婿出山!
警报!赘婿出山!
【多女主】【历史】【权谋】【无系统】【穿越】【杀伐果决】代替弟弟为质十余年,回家还要被逼入赘,小爷不伺候了!女上司想让我当奴隶。天下第一女盟主想让我当冲师逆徒。.......…
求求给位让我火
白月光归国,我另嫁他人你疯什么
白月光归国,我另嫁他人你疯什么
简介:【先婚后爱+甜宠+双洁+男主暗恋成真+男二追妻火葬场】时暖默默爱了傅兆森很多年。她听话、懂事、善解人意,尽其所能的让傅兆森满意。她虽然被他收养,但从不叫他小叔,因为她坚信他们迟早会在一起。直到她二十岁,准备第三次表白时,傅兆森的白月光闵烟却回国了。她亲耳听见他说:“时暖对我来说只是侄女,我永远不可能会喜欢她。”“我心里只有闵烟一个人,别拿时暖来恶心我。”时暖死心了,选择离开他的
南佑只鱼
老婆赶我出门,不知我是怒龙出山
老婆赶我出门,不知我是怒龙出山
入赘两年,所有人都看不起我。直到那一天,我被扫地出门。因缘际会之下,我得到了神秘的修仙传承,他展露医术天赋,凭借智慧与果敢,一手金针与阎王争命,一路披荆斩棘,最终崛起为掌控庞大商业帝国的巨擘,打脸前妻家族,书写逆袭传奇。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