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叫天不应第四章断崖(第1/2页)
公司的会议室里,总经理严肃的念着一份“战略调整方案”。我坐在最后一排,用心的记着笔记,这是多年养成的习惯。我不停的记着,不时抬头看着总经理。
今天老总说的时间很长,面色总是那么凝重。我听着心里紧巴巴的。不知道会有什么事发生。老总前面铺垫了那么多,什么厂子的兴盛时期的业绩,什么人文关怀,还有工友们拧成一股绳攻克难关的干劲等。
说完这些忽然提高了嗓门,郑重的宣读起“战略调整方案”。“根据上级的安排”,说道这他又清了清嗓子:“再有就是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团决定收缩非核心业务线。”总经理的声音平稳得像在读新闻,“我们很遗憾地通知大家,本地运营中心将于本月底正式关闭,公司将对员工工作进行调整,大部分员工将面临提前内退,当然内退员工将依法获得N+1补偿。”……
当总经理说到这,会场气氛好像凝固了,静的可怕,仿佛连根针掉地上都能听得到。经过一刻的宁静后,会场开始骚动起来……。有的在交头接耳,有人在故作镇静的起来给茶杯倒水,会场像惊扰了马蜂窝嗡嗡作响。
我的脑子也在飞转着…,不会有我吧。我是业务尖子。记得我获得厂子业务能手时,领导对我的工作高度认可,还拉着我的手说“部门的业务你是顶梁柱,是公司部门效益的基石”。“不会的,不会的,不会有我…”
然而散会后,部门经理喊我的那一刻,我预感到了不祥。
经理客气的将我让进了办公室,到上一杯热水放到我的面前,“李师傅,有些不好意思,这次调整名单里有您,您有什么打算?”。经理说完默默的看着我。“难道没有回旋的余地了吗?”我有些颤抖的说道。“没有,公司因市场原因,暂停了在这个城市的业务,没有办法。”经理回答到。又补充说“问您有什么困难,根据您的工作情况,我已经和公司汇报会给您多一点补偿,也仅此而已了,您期签个字找会计结算吧”。
我没再说话,默默的签了字。走出办公室时,阳光依旧明媚,但我确觉得整个世界都蒙上了一层灰。
财务室小姑娘二十出头,妆容精致,语气专业而克制:“李哥,您是资深员工,补偿金我们会按最高标准核算,N+1,加上年终奖折算,大概能拿到十八万左右。”
“十八万?”我笑了笑,声音干涩,“我房贷一个月八千五,再加上车贷、物业、日常开销……这钱,够撑半年吗?”
会计低下头,指尖在平板上滑动:“我们理解您的困难,但这是集团决策,我们也无能为力。”
我结完帐,默默的走出办公室……。
这事来的实在是突然,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回家的路好像变得极其漫长。看着路边掉落的树叶,凉意一阵阵打在自己的心头,晚上吃不下吃饭,很早就疲惫的躺着床上。
第二天,我照常七点起床,穿好衬衫,打好领带,皮鞋擦得锃亮。林慧递来早餐,我接过来,一口没吃又放回桌上。
“今天不去公司?”林慧好像察觉了什么,并没有深问。
“去。”我说,“去收拾东西。”
她没再问,只是轻轻“嗯”了一声,转身去厨房洗碗。水龙头哗哗响着,掩盖了她轻轻的一声叹息。
我开车去了公司。停车场里空了三分之一,熟悉的车牌一辆辆消失。停好车,走进办公室,发现自己的工位已经被清空,只剩下一个空荡荡的椅子,像一座荒废的纪念碑。
同事小张抱着纸箱从旁边经过,看见他,勉强笑了笑:“李哥,来拿东西?”
“嗯。”我点点头,“你呢?”
“我……找到了新工作,在城东一家创业公司,工资低点,但至少有活干。”小张声音压低,“听说你没动静?”
我摇摇头:“再看看。”
小张欲言又止,最后只说:“有事叫我。”
他站在原地,看着小张的背影消失在电梯口,忽然觉得,自己像被时代抛弃的旧书,封面发黄,内容过时,连回收站都不愿多看一眼。
他打开抽屉,翻出几本工作笔记、一盒没用完的笔。
我没有径直回家,不想那么快回去。不想面对林慧关切的眼神,不想听她小心翼翼地问“怎么样了”。
他把车停在江边公园的停车场,熄了火,坐在驾驶座上,一动不动。
天渐渐黑了。路灯一盏盏亮起,倒映在江面上,像一条通往虚无的光路。我掏出手机,打开招聘软件,输入“市场主管”,筛选“45岁以下”——跳出来几十个岗位,大多写着“996”“抗压能力强”“接受高强度工作”。
试着投了几份简历,附上精心修改的自我介绍,写满“十年经验”“团队管理”“项目落地”。发送成功后,他盯着屏幕,等了十分钟,二十分钟,半小时——没有一条回复。
我又换了个平台,输入“兼职”“临时”“顾问”……结果更惨。有的岗位写着“日结300,要求能喝酒应酬”;有的写着“招募中年男性形象代言人,需有职场气质”——点进去一看,是卖保险的。
我关掉手机,靠在座椅上,闭上眼。想着回家后怎么和林慧交代,但我知道,这问题迟早要来。
晚上回到家。把家里所有银行卡余额、支付宝、微信零钱全加起来,总共不到九万。房贷八千五,车贷三千,女儿学费七千,老人药费两千,再加上水电物业、人情往来……他算了一遍又一遍,最后得出结论:**撑不过七个月。**
自己愣在这里,本来想再找一个体面一点的工作,再慢慢的和林慧解释,也许她会好过些。可现在找个工作确这么难…
以前看不上的“野路子”,现在成了救命稻草。他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动态:“资深市场人,可接品牌策划、文案撰写、活动方案,价格可谈。”
很快,老朋友阿强找来:“老李,我表弟开个火锅店,想做个开业方案,预算五千,你有兴趣吗?”
“有。”他立刻回。
我熬了三个通宵,做了二十页PPT,从品牌定位到传播策略,从视觉设计到引流活动,写得比当年公司投标还用心。发过去后,阿强回了一句:“我表弟说……太正式了,他们就想搞个‘吃一送一’,发点传单,拉点人就行。”
李善盯着手机,手指冰凉。
“那……文案呢?要不要写点有温度的?”他不甘心。
“行,你写个朋友圈文案,要接地气,带点梗,能转发那种。”
我写了四版,对方改了八遍,最后一句定稿是:“新店开业,全场五折,不来后悔一辈子!”
我收了两千块,对方说“先付一半,等开业后再给尾款”。我没争,笑着说:“好,理解。”
挂了电话,我坐在电脑前,盯着那句“不来后悔一辈子”,忽然觉得,这句话像在说自己。
我站起身,走进卧室,从衣柜深处翻出那张尘封已久的简历。十二年了,他没更新过。照片还是十年前的,头发浓密,眼神锐利。打开电脑,新建文件,重写简历。
可写到“最近工作经历”时,我卡住了。
写“被裁”?太难看。
写“主动离职”?心虚。
写“职业空窗期”?像在掩饰。
我删了又写,写了又删,最后只留下一句:“因公司战略调整,岗位撤销。”
我盯着那句话,忽然觉得可笑。
**战略调整?那他这十二年的忠诚,算什么?**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叫天不应第四章断崖(第2/2页)
第二十天,他去面试。
是一家创业公司,在城中村一栋老楼里。电梯坏了,他爬了七层,满头大汗。面试官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T恤牛仔裤,翘着二郎腿,手里转着笔。
“李哥,您这简历……经验很丰富啊。”年轻人扫了一眼,“但您这年龄,能适应我们这种快节奏吗?我们经常通宵改方案,周末也随时待命。”
“能。”我点头,“我身体很好。”
“我们团队都是95后,00后,您觉得能融入吗?”
“能。”我笑,“我心态年轻。”
“那您对薪资预期是多少?”
我犹豫了一下:“按市场价,税前两万左右。”
年轻人笑了:“李哥,实话跟您说,我们这岗位预算就一万二,而且要身兼数职,您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