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历史的发展都是一步步试错,就像是经历生产的过程。
阵痛过后就是新生。
李骁有信心,是因为他有未来的记忆。
所以他不奢望姜握瑜能相信他,却还想要说这样的话。
离开废品站后,李骁便收拾好了自己的心情。
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有悲惨的事。
他慌了是因为之前从未有过这样直面死亡的经历。
后来又过了几天,李骁没再去找姜握瑜,却从老李口中得知姜怀瑾依旧在厂里上班。
他除了无奈和对生命感到的不公,也没有任何的办法。
哪怕是在后世,家暴也时常被定性为家事,更何况在这种时候。
人们讨论的只是某个人死了,什么方式死的。
比起追究前因后果,似乎身份关系更加有讨论话题。
这件事没有给李骁什么启发,只是赞同了老李同志的那句话。
娘家有人,很重要。
只要老李好好的,他好好的,就不会有人敢轻易欺辱他的两个姐姐。
时间来到八月份,二姐的预产期就在下个月中。
许久没有消息的黄四儿给李骁邮寄来了一个大包裹,全是书。
只因为李骁之前在废品站找书看的事,黄四儿记在了心里。
他在信中写道,这些书都是在乡下找到的,李骁给黄四儿邮去了很多吃的用的。
黄四儿用那些东西换来了这些书
李骁很是感动,他认真的把书一本本的整理好,摆放整齐。
其中有大部分都是革命语录之类的红书,还有一部分史学类,文学类散文、甚至还有中俄大词典。
李骁整理着这些书籍,发现夹在其中的一本薄册子。
是二十几张纸用白色棉线装订的,纸张的边缘甚至都没有裁齐整,带着毛边。
李骁翻看看看,竟是一本类似自传的笔记。
这本笔记显然不是短时间内完成的,上面的字迹一样,用的笔却不同。
用钢笔写的几个部分,连墨水的颜色都深浅不一。
还有一部分是用铅笔写的,可能是怕被轻易抹去,铅笔的那部分明显书写时更加用力,字迹力透纸背。
这本书的主人公没有留下名字,全部用第一人称代替,读起来代入感很强。
讲的是在乡下接受劳动改造的事情,每天要干什么事无巨细,住的地方,吃的食物,以及乡间田野间带着农家肥味道的风。
从这本日记一样的薄书里,李骁仿佛变成了其中的主人公,一同感受到了那些苦难的日子。
不过,平平的叙事里没有一笔是描写心情的。
就好像他只是在体验,面对难得的食物没有喜悦,面对无数人的批斗没有恐慌惊惧。
面对干不完的活儿没有劳累,面对过去的回忆没有思念。
二十几页纸,粗糙订制的书,密密麻麻深浅不一的字迹,像是有一种魔力,让李骁一字一句读的十分仔细。
读完这本自传,李骁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他很想认识认识这个人。
虽然遣词用句并不华丽,却能看得出写这本书的人一定是个学问很丰厚的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