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此次会议中有网络丶计算机方面的专家吗?我想知道,现在我们是否已经确认该预言者做出预言的确切时间?」
一名戴着眼镜的专家按下了申请发言按钮。得到允许后,他的声音同样传递到了几十位小组组长,以及各个小组之下,加起来总计数百位专家耳中。
「在该事件引起相应舆论后,我们网络安全小组就已经第一时间介入到了调查之中。
我们直接封存了微虎公司的伺服器,通过各方面的调查验证,已经可以百分之百确认,该预言者的发言确确实实是在8月9日上午9点。
而第一则预言应验的时间,是8月10日下午六点,这中间间隔了33个小时。」
田宁教授肃然道:「我们小组的讨论结果是,以现有科技,如果要做对于33个小时后的如此精确的气象预报,其准确率不超过5%。
气象运动是一个复杂巨系统,或者说是一个混沌系统,其中涉及到的影响因素实在太多,初始阶段的任意一个微小变化,在一定时间后便会导致结果截然不同。
我所说的5%的准确率,还是理论上,以我们现有科学手段全力以赴,包括尽可能多的设置观测站丶放飞气象气球丶调动所有气象卫星丶调动所有可动用的超算进行模拟等等,一切手段尽用,也仅有最多5%的准确率。」
孙长河道:「第二则预言是一次龙卷风事件,和预言时间间隔约50个小时。」
田宁教授毫不犹豫:「时间拉长会导致预测准确率直线下降。以我们现有科学水平,仍旧在全力以赴情况下,此次预测的准确率不足0.2%。」
孙长河微微点头,道:「第三则预言是一次小型地震,和预言时间间隔约76个小时。请地质丶地震专家组发言。」
地质组领军专家是一位样貌普通的男子。他按下了发言键:「地震短期精确预测是个老大难问题。
现阶段,对于烈性地震,我们能做到百年时间范围内近乎100%的成功率,但对于小型地震,尤其是小型地震的精确时间范围预测,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成功率几乎是0%。
换句话说,我们几乎可以确定,该预言者几乎不可能是通过现有科技手段做出的地震时间预测。
要麽他是蒙的,要麽他掌握了某种超出我们想像的技术手段,要麽……他真的是穿越者。」
孙长河没有表态,而是继续道:「第四则预言是一次山体滑坡,请地质丶气象专家组共同发言。」
……
截止到目前为止,江阳的预言已经应验了六条。
而根据各领域专家组共同研判,全部都给出了依靠现有技术,预测准确率极低的结论。
六个极低的结论组合起来,连续六次全部应验,那基本便可以做出明确的判断了。
一次可能是蒙的,连续蒙对六次?这不合理。
既然不是蒙的,那麽……
「请物理组专家发言。」
一名脸皮乾枯,头发花白的老专家站了起来。
他胸牌上写着他的名字,陆兆明。
「综合判断,可能性只剩下了两种。一,他真的是穿越者。二,他掌握了某种超出我们现有水平,且是极大超出的科技。
更先进的科技不可能凭空出现,那麽,可能性二基本上可以认定为,该预言者与某个外星势力有关联。」
𝙄 b 𝑸 ℊ. v 𝙄 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