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明1644

第166章 危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按照今年年初,李自成在西安建号称帝时的规定,大顺爵位分为五等。

在襄阳时为权将军和制将军的封为侯爵,比如说刘宗敏是侯,田见秀是泽侯,李锦(李过)是毫侯,袁宗第是绵侯等等。

在襄阳时为果毅将军、威武将军的,则封伯、子、男爵不等。

比如说刘体纯是光山伯,白广恩是桃源伯,原河南总兵陈永福是文水伯等等。

伯爵以下,还有子爵三十人,男爵五十五人。

这些子爵和男爵,也不是纯粹的装饰品或者吉祥物,而是真正实封的爵位。

比如说后世名气极大的高一功就是男爵。

高一功不仅仅是李自成的小舅子,而且还是商洛十八骑之一,和李自成是实在的不能再实在的亲戚,又陪着李自成共患难过,但这个时候,也只是个男爵而已,封号是临朐男。

这么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都是公侯伯子男这五等中最低一等的男爵,可见大顺新建之初,爵位的含金量还是相当高的。

当然了,韩复向大顺朝廷索要爵位,并不是贪图虚名,而是为了自抬身价。

他现在虽然广有荆襄,但实际上还只是个小小的都尉而已。

在武将官职严重通胀的明末,一个相当于参将、游击的都尉,实在拿不出手。

在面对自己人,以及襄阳府境内的这些地方官的时候,情况还好一点,毕竟大家使用的是另外一套官职制度。

而想要招降明廷的官员,将领,以及河南、鄂西的那些土寇的时候,一个小小的都尉,就未免过于寒酸,有些吸引力不足了。

你韩再兴都只是个都尉,我们投过去,你能让我们当啥?

另外一个,则是为了将来无缝对接,投降明廷做准备。

南明朝廷的这些官员,虽然嘴上说着不承认大顺这个伪朝,但是在安置顺军降将的时候,还是在相当程度上参考该将领在顺朝时的职位,爵位和影响力的。

自己在大顺时是个伯爵,投降到明廷以后,运作得当的话,也还是有可能继续弄个伯爵当当的。

有些事名不正?言不顺,有了名头,才好办事。

包括韩复要求大顺朝廷准许其在襄阳开镇,并总领鄂西军民事务,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

虽然不论大顺朝廷同意不同意,暂时都没办法影响到他韩复在荆襄郧一带的实际地位,但有朝廷背书,总归是比没有的要好。

而且,南京的朱皇上不是派人要招抚自己么?

自己给李自成提的条件,同样可以用来和朱由崧拉扯一番。

不过。

韩复虽然不是贪图虚名,但张维桢和杨士科这些人则犯了难了。

大顺现在虽然风雨飘摇,但爵位毕竟还没有贬值。

像是田见秀、袁宗第这些跟着永昌皇爷造了一辈子反的大将,才都只封伯爵而已。

如今韩大人虽然战功彪炳,但毕竟入大顺还不足一年。

而且,鄂西虽大,但放到整个天下而言,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这点功绩,就想要封伯爵,多多少少也有点趁着顺朝颓废,狮子大开口的意思了。

但韩复也说得很明白,大顺如今都这般境地了,还有自己这样敢打能打的新锐将领愿意给朝廷卖命,还有啥好说的?

一个虚名,即可让自己继续当大顺的忠臣,这买卖怎么算都是赚的。

否则的话,若是自己以荆门、襄阳,乃至郧阳之地投降明廷,那大顺这边岂不是哭都没地方哭了?

韩大人都这般说了,张维立即表示赞同,杨士科无可奈何,胡朝鼎做不了主,只说要回去和他家老爷商量一番。

安排好了这个事情之后,韩复又单独把王宗周给叫了过来。

王宗周原先是参事室的总参事,光化守城最为艰难的时候,韩复将襄阳、荆门等地的可用之兵,尽数召集了过来。

为了防止城中生变,韩复不得不倚重李伯威的巡城兵马司,来掌控襄阳。

而为了加强对李伯威的控制,韩复在任命李伯威为侍从室侍从的同时,也将张维桢心心念念的参事室总参事给了对方。

伴随着襄樊营人员、地盘的扩大,襄樊营中军衙门的事务越来越繁多。

从某些方面来说,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襄县、襄京府以及防御使公署的职能。

中军衙门三大室,除了侍从室之外的参事室和文书室,早就不再是单纯的只服务于韩复个人的幕僚或者秘书机构了。

而是事实上的中军衙门行政机构,拥有相当大的职权。

因而,出任参事室总参事之后,尽管在县衙那边,张维桢是杨士科的幕僚,但是在襄樊营这边,张维的重要性是远远超过杨士科的。

虽然事出有因,但拿下王宗周总参事的位子,这位老兄再豁达潇洒,再如何明事理,心里也不可能没有一点小疙瘩的。

考虑到王宗周目前还是金局的主事,替自己管着钱袋子,位置非常的重要,韩复可不想因为这点小疙瘩,使得双方关系发生裂痕,从而影响到厘金工作。

自然是要安抚一番。

韩复把王宗周叫来以后,先是畅谈了一番金局的美好未来??伴随着襄樊营地盘的增加,金局势必要在更多的地方设置钞关、税课司、榷税所、仓库等等,发展前景还是相当诱人的。

勉励王文昭兄,做好金差事,为襄樊营的扩张和建设,提供充足的财力保障。

同时,在中军衙门新设财金室,位置等同于侍从室、参事室、文书室,高于民事房、商事房、工事房等房头,由王宗周任主事。

在有了金局的情况下,另设财金室,不仅仅是为了安抚王宗周,也不是叠床架屋,而是韩复有意识地要将整个襄樊营系统的权力,集中到中军衙门之内。

既避免某个主管一方事务的官员权力过大,又使得将来可能出现的山头、派系等等,尽量的产生在襄樊系统的框架内,不至出现分离倾向。

丁树皮的职务没有变化,他这个总管的职务,是随着韩复地位的提高,襄樊营势力的壮大,而自然水涨船高的。

作为韩科长来到这个世界上后,收纳的第二个小弟,丁树皮地位虽不及石玄清,但相较于王宗周、张维桢这些人,还是有些超然的。

丁树皮这个人,虽然油滑、虚荣、贪财,甚至很多时候还显得很猥琐,但其实为人不坏,实际骨子里还是很有些良善的。

不过这年头的价值观就是,破坏规则的人,强硬的人,冷血的人,心硬如铁的人才是所谓的“大丈夫”。

因而丁树皮骨子里的那点良善,都包裹在了一层又一层的面具之下,只在鲜有人注意的时候,才会小心翼翼地释放一点出来。

骨子是个好人,对于韩科长来说,这只是加分项,并不是必要条件。

丁树皮受到重用,还是因为此人对于数字,天生的就很敏感。

算账算得极好。

让他上识字班,他学不会几个字,但是教他运算法则,这小子学得极快。

这样的天赋,早在石花街的时候,就被韩复注意到了。

这个特长,再加上良善,忠诚等特质,其他的缺点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属于可容忍的范围。

因而从石花街开始,韩复就一直用丁树皮主管勤务方面的工作。

事实证明,这次秋季攻势,丁树皮坐镇襄阳,负责物资采买、调集、运转和保障的差事,经受住了考验。

所以此战之后,韩复并没有调整丁树皮分工的打算。

继续让他当这个大内总管。

并劝丁树皮赶紧娶婆娘生娃,一个不够就俩,两个不够就仨,娶婆娘的一应花费,由他韩再兴自掏腰包,并承诺,将来丁树皮的长子,可以入襄樊营继续当差,保底是千总衔。

🅘 𝙱 q ℊ. v 🅘 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献妻求荣?我转身夺君心登凤位
献妻求荣?我转身夺君心登凤位
薛嘉言死于流言,不,也不能说是流言,毕竟作为臣子妻,她的确上了皇帝的龙榻。外人辱她,就连从前靠着她吃喝的婆家也欺她,骂她,说她不知廉耻。母亲因她名声尽毁郁郁而终,女儿被婆母抱走教养,疏忽致死。…
不惹相思
宫女好孕圣体,绝嗣帝王太缠人
宫女好孕圣体,绝嗣帝王太缠人
【重生复仇+宫斗爽文+好孕体质】绝嗣帝王?她一来,龙嗣满堂!重生睁眼,竟然回到被献龙榻那夜。水仙忍不住笑了。上天垂帘,竟让她重生一世!前世掏心掏肺,助小姐进宫登顶贵妃,换来产后弃于青楼,碾作尘泥。她至死才知,自己竟是好孕体质——皇帝绝嗣三年,唯一皇嗣出自她腹!这一世,她只靠自己,断情绝爱,化作最娇媚惑人的妖精,勾帝心,夺帝宠。家生贱婢?她便踏着仇人尸骨,登九重宫阙!后来,高高在上
一个好盒子
冷婚三年忍够了,直播卖掉前夫哥遗物!
冷婚三年忍够了,直播卖掉前夫哥遗物!
曾经,她是墨夜北身边最卑微的金丝雀。现在,她把他的“爱心遗物”直播甩卖。“前夫哥的爱心遗物,含泪一折跳楼价!”(弹幕炸裂)她甩出离婚协议:“墨夜北,我们离婚!”(墨总震怒)她想…
福康青青
宗妇
宗妇
收藏数:28530祝琰出身望族,自幼跟着祖母在江南生活。十八岁这年,父亲来信,催她尽快入京完婚。头回看见宋洹之,是在赴京途中,对方端严俊秀,清雅矜贵。祝琰稍稍放了心,他看起来,不像那种被宠坏了的纨绔子弟。..
赫连菲菲
骗我认亲?那我单开族谱继承侯府
骗我认亲?那我单开族谱继承侯府
叶拂衣被认回侯府不到半年,就被嫁给暴力老鳏夫,换了侯府青云直上,却在新婚夜惨遭拆骨,落个无人收尸的下场。死后,才知自己并非侯府女儿,侯府认她是阴谋算计,她从阎王殿救回来的未婚夫是帮凶。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恩报恩。想拿她遮丑?她将阴私桩桩件件揭露人前,血债血偿。被拿捏婚事?她招个能干赘婿帮她宅斗虐渣。骂她不孝?她将养父母一家接来侯府报养恩。前未婚夫跪地狡辩,“我只是被富贵迷了眼,犯了世
锦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