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村长脸拉得比驴脸还长,没好气地说:“给你一百文,爱要不要!以后你家打水,得有两户人家盯着数着!”
赵婶子瞅着村长那要吃人的架势,不敢再闹,悻悻地点头应了。
这场因打水起的闹剧,这才总算歇了场。
老时家那头,把时小五给叫回了家。一听说这是要给他说亲,小五那张嘴哟,乐得就没合上过,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去了,眼里头全是藏不住的欢喜劲儿。
牛氏在一旁忙前忙后,拿起这件衣裳往小五身上比量比量,又换那件套一套,总觉得哪儿不对劲。她凑过去皱着鼻子细闻,这才咂摸出味儿来,抬手拍了下小五:“你这浑小子,先去洗个澡再来试!一身的鸡屎味,熏得人头疼!”
“哎,好嘞娘!”小五转身就去拎水桶。
小伙子正是火力旺的时候,也不嫌井水凉,拎起一桶就往身上浇,拿皂角在身上搓了一遍又一遍,直搓得皮肤发红,才算是罢手。
次日,周年就赶着马车,时老太、牛氏拎着鸡蛋,时小五穿的整整齐齐,三人上了车,一路往县里韩大夫的药铺去。
到了药铺,时老太先让韩大夫把了脉,又让抓了几副滋补身子的药,这才转头让牛氏拎上鸡蛋,往后院走。
韩夫人早听见动静迎了出来,脸上堆着笑:“大娘、嫂子可算来了,快屋里坐!”
牛氏把鸡蛋递过去,笑着说:“这是小五自己养的鸡下的,新鲜得很,你尝尝。”
韩夫人接过来直道谢:“哎哟,总让你们破费,多谢嫂子了!”
正说着,连翘端着茶盘从里屋出来,梳着利落的发髻,穿着月白布裙,大大方方地给众人行了礼,一口一个“奶奶”“婶子”“小五哥”叫得热络,把茶水一一递到手里,才挨着韩夫人在炕边坐下。
都是认识了十来年的老熟人,早就没那些虚礼客套了。时老太拉着韩夫人的手,家长里短地唠得热乎,从地里的收成说到孩子的针线活,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旁边两家人的眼睛都没闲着,直瞅着时小五和连翘。俩年轻人凑在一块儿,你一言我一语地搭着话,脸上都带着点羞赧,却没半分不自在。
就这么着,谁也没多费口舌,这桩事就算定下了。
日子呢?就选在腊月里。到时候天寒地冻,正好拢在一块儿热闹。
时小五要娶媳妇的事儿,经牛氏那张闲不住的嘴,没几日就跟长了腿似的,传遍了整个小河村。村里井边最是热闹,排队打水的婆娘汉子们凑一块儿,话题没跑儿,全绕着老时家说。
“你说老时家这是走了什么运?”有人提着水桶感叹,“家里这几个小辈,找的亲家没一个是咱这样刨土坷垃的,个个都体面。这得是祖上积了多大的德哟!”
这话飘进赵寡妇耳朵里,她心里头那个急。自家狗蛋跟时小五同岁,人家都要办喜事了,自家小子的婚事还没影呢!她越想越急,衣服也顾不上洗了,脚不沾地就奔了媒婆家。
“婶子,您可得多费心!”赵寡妇拉着媒婆的手,笑得脸上堆起褶子,“狗蛋那孩子您知道,踏实肯干,就是嘴笨点。您要是能给寻个好姑娘,事成之后,我指定重重谢您!”
媒婆拍着胸脯应承:“放心放心,有合适的姑娘,我头一个就想着你家狗蛋!”
赵寡妇千恩万谢地出了门,可刚迈去,媒婆脸上的笑就垮了。她瞅着赵寡妇的影子,喃喃自语:“唉,说的轻巧……就赵寡妇门的名声,哪家姑娘肯上门?狗蛋再能干,怕也是难啊……”
𝐈 Ⓑ 𝑸 𝐆. v 𝐈 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