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汽神座

第十章 斯佩塞城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看哪,我今日使你成为坚城丶铁柱丶铜墙。

——《耶利米书》

-----------------

斯佩塞曾是一个普通的北方小城,距离最近的海岸线十英里,没赶上大航海时代的浪潮,也没有广阔的平原带来繁荣的农业。

特产是牧草和煤矿,但在大规模开采煤矿建立工厂后,牧草也衰颓了。

路上,伤势好了些的山姆和西伦说起了斯佩塞,絮絮叨叨地说着它曾经漫山遍野的牛羊丶耐寒的黑麦草和白三叶草丶煤矿井里的工人和覆盖天际的烟雾。

他是斯佩塞人,此前因为饥荒流浪到南方,然后定居下来,干起了木匠活,因为和北方圣座号的列车长认识,所以偷偷捎带了他一程。

他一边说着记忆中的斯佩塞,一旁的那个年轻士兵还在不断看他,欲言又止。

终于,暴君般的风雪在某一时刻忽然减弱,庞大的黑色阴影在近处浮现,漫天飞雪胡乱地在黑色的钢铁上碰撞,而后颓然落地,无力地凝望着雪地上唯一的异端。

那巍峨的城墙和建筑展现在众人面前,山姆揉了半天眼睛,不敢相信这是记忆里的斯佩塞。

深灰色的巨大花岗岩块砌成二十米高的厚重倾斜岩墙,宛如不可逾越的天堑,一些黄铜管道和装饰品分布其上,一盏盏闪耀着炽烈光芒的白色汽灯如同星辰般点缀在城墙中段,巨大的钢铁闸门就在他们面前不远处。

这或许是近代最后一座高墙要塞——早在上个世纪,火炮的运用就已经让新修的城堡变成了土坡矮墙的棱堡,便于交叉火力和贯穿射击,但建造斯佩塞避难所的设计师们,并不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什麽。

于是他们按照「大就是好厚就是美」的风格,建造了一个放大版的棱堡,保留了棱堡的斜坡,也筑起了巨大的高墙。

此时许许多多的周边村民也在大门附近,他们穿着破旧的冬衣,牵着自己的牲畜,如难民般聚集在门口。

四个卫兵站在门口检查来往的村民,但进度很慢,导致门口挤了不少人。

西伦挤在人堆里,因为大衣遮住了他紫黑色的主教长袍,手里的牧杖其实和牧羊人的手杖没什麽区别,因此也没人认出他的身份。

「不准挤!不准挤!都要检查过才能进去!」卫兵高声喊道。

「求求您,老爷求您发发慈悲……孩子太小要冻死了……」一个妇女跪在地上不断地磕着头,右手牵着一个小女孩的手。

「去后面排队!不准偷偷进城!」卫兵踹了她一脚。

经过检查和筛选后才能入城无可厚非,但西伦却分明看到,一个牵着两头猪一头牛的农夫偷偷塞给卫兵一枚银先令,就直接进了城,而其他人则要接受磨磨蹭蹭的检查和盘问。

西伦沉下了脸,如今天色渐暗,外面的温度已经来到了零下18℃,体感温度估计有零下三十几度,许多平民甚至没有一件塞满棉花或者羊毛的冬衣,破口都是用麻布缝缝补补的。

他抓起雪橇,拉着它就往里面走。

「那谁!站住!接受检查!」卫兵立马呵斥道。

 西伦停下了脚步,从怀里掏出一枚金镑,递给卫兵。

金色的光芒下,卫兵满脸的震惊和贪婪,向它伸出手去。

𝐈 Ⓑ Ⓠ G. v 𝐈 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冲融
冲融
乐境,镂境,腐境,湖浊,乃四凶之境。繁荣昌盛,节节上升。以四大凶兽为化身的帝王,千年来却无一继承。於是各境帝王下属,为他们的帝王婚姻操碎了心...洽好此时,有四位人类出现了,帝王的传承终有望...乐境帝王..
傍兮
重生:我赌石鉴宝养肥妻女
重生:我赌石鉴宝养肥妻女
【重生+宠飞妻女+古玩鉴宝+年代】鉴宝大师沈浩晚年思念被自己害死的妻女而郁郁而终,带着这股遗憾重生到了1992年。看着被他打得遍体鳞伤的妻子,以及躲在床底下的两个双胞胎女儿,他泪流满面。重生回来,他发誓改邪归正,凭借前世鉴宝大师的经验,鉴宝赌石捡漏,带着妻女发家致富,走向人生巅峰,把妻女宠到天上去。
从不断更
九叔:闭关三百年,我成茅山老祖
九叔:闭关三百年,我成茅山老祖
张道玄穿越僵尸世界,结果外边太危险,苟在茅山闭关三百年。\n三百年后,茅山人才凋零,原因是茅山大师兄石坚死在林凤娇义庄,玄魁号令群尸,掌门带着八千道士镇压僵尸团灭。\n茅山没落,后继无人,湘西赶尸家族…
柳檀
天幕:都亡国之君了还有说法?
天幕:都亡国之君了还有说法?
(量大可食用)\n更新稳定+天幕流+刷短视频+轻盘点+小剧场。\n谁敢想?谁敢想?\n来自异世界的大卡将赵飞的人生重开了。\n当他吃着火锅,唱着歌,拿着手机刷视频时——\n毫不知情已被天幕曝光给了各朝…
唯唯而川
无情挽留
无情挽留
唐俏儿当了沈惊觉三年的下堂妻,本以为一往情深能捂热他铁石心肠。没想到三年期满男人送她一纸离婚协议,迎白月光进门。她心灰意冷,毅然离婚,摇身一变成了唐氏千金,富可敌国。从此千亿财阀是她、妙手仁医是她、顶级黑客是她、击剑冠军也是她!前夫哥后悔了:“老婆,我错了,我们复婚吧!”唐俏儿冷冷勾唇:“我不缺爱不缺钱不缺男人,缺一条看门的狗。”沈惊觉欺身而上,将领带递到她手里:“老婆,我来看门了,汪汪。”
苏惊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