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轮到冒顿就变成当作兼并月氏和东胡的政治武器了。
到了老上担任匈奴单于多了一个南下的雄心壮志。
等伊稚斜成了匈奴的单于变得不认可与汉廷的约定,无非就是匈奴开始打不过汉军,害怕遭到兼并。
所以,变成汉武帝在“引弓之民为胡,农耕之民为汉”基础上做文章,提出汉人和胡人都是诸夏苗裔的观点了。
其实……,若是发色、皮肤、眼眸的颜色一致,的的确确有可能是源于共同的祖先。
只是相同一个祖先,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渐行渐远,生活习俗与文化变得截然相反,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秦时徐福带上三千童男童女到倭岛,倭人其实是诸夏苗裔?这个说法肯定不靠谱。只是倭人之中确实有不少诸夏苗裔血统是个事实。
诸夏大地多战乱,每一次战乱都有相当的人数外出逃命,种群逐渐向周边扩散。
真要检测基因,东南亚、东亚、中亚都能够检测出有中国人的基因。
商末,殷商帝氏后裔箕子外逃,首先在朝鲜半岛建立政权,朝鲜这个称呼就是箕子带来的。
秦末又有大批赵地、齐地、燕地的诸夏苗裔逃亡朝鲜半岛和倭岛。
轮到汉末又出现一次大逃亡潮,跑去朝鲜半岛和倭岛的人更多。
其实,每一次诸夏大地大乱,真就是有人不断外逃,他们被当地所融合了进去。
另外,倭岛那边的人在隋唐时期就有借种的文化,尤其是两宋期间作为高峰期。
知道怎么回事吗?所谓遣唐使,他们来到诸夏大地朝贡,随行的适龄女子为多数,怀孕了就会被送回倭岛;两宋期间也有遣宋使,到赵宋除了谈生意就是借种。这个时间的倭岛“大名”将变种玩到了高峰期。
所谓“大名”就是倭岛上的封建领主,去赵宋借种的女人怀孕回去,他们会在众多孩子中进行挑选,培养成为继承人。也就是倭岛上的领主培养不是己出有血缘关系的人当继承人,刻意选了诸夏大陆的人种来继承自己的事业。
这可不是野史,两宋史书和倭岛自己的史书都有记载的篇幅。
封建时期的岭南区域,各寨大多也有招汉家女婿的习俗,也鼓励寨里的女人去找汉家情郎生孩子。而那片区域很长时间其实是女子为尊,并且没有婚姻世俗观念,有的只是情人文化。简单说就是女人想给谁生孩子就是给谁生孩子,不受道德的指责。即便是到现代,名曰尊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性,类似的习俗还在某些区域盛行。
楼令是从后世而来,想要消化乌氏人不用多费脑细胞,可以从各种例子找到借鉴。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性,肯定只是进行借鉴,绝对不能完全照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