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学霸的黄金年代

第149章 大犇级人物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老先生继续语重心长地说道:“我一直有个观点,做学问的人啊,不能总是关在象牙塔里搞研究。

老师和同学们都要多关注现实问题,要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不要把学术研究搞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你这个选题就很好,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紧扣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很有现实意义。

你的指导老师厉以宁我也认识。上周开会我们还碰过面,就价格改革的问题讨论了好一阵子。厉以宁是个治学严谨的学者,你能跟着他做研究是件好事……”

说到这里,老先生略作停顿,脸上露出了和蔼的笑容:“瞧我,刚才光顾着看你的公式推导,都忘了自我介绍了。”

他轻描淡写地说::“我叫于光远,平时主要在中科院和社科院那边工作,今天就是回清华查点资料。”

这位老先生对自己的来历介绍得相当随意,要不是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任谁都会以为这就是个普普通通的退休老教授,完全看不出是位跺跺脚就能让学术界震三震的大人物。

当时裴瑜只觉得这位老先生学识渊博、为人谦和,并没有多想。

后来她回到北大,跟厉以宁教授无意中提起这次偶遇的经过时,才从厉教授略显震惊的语气中得知,这位看似普通的于老先生来头可不小。

他根本不是什么普通的清华教授,而是华国社科院的副院长,同时还是中科院学部委员。

在普通老百姓的眼里,“学部委员”或者“院士”这样的头衔,可能就是一个听起来比较高大上的称谓。

大家隐约知道拥有这些称号的人都是学术界的大人物,地位很高,在社会上说话也很有分量。

但要具体说这些人到底有多厉害,对普通人来说始终隔了一层,很难真切地体会到他们真正的分量。

不过,在学术圈内部,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对整天泡在实验室、图书馆的学者们来说,学部委员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学部委员是真正站在学术金字塔最顶端的那一小撮人,可不是一般的“学术大牛”能比的,用“大牛”来形容他们都显得不够分量。

应该把他们称为“大犇”,三个牛字叠在一起,意思就是比“大牛”还要牛上好几倍。

86年的华国还没有完全采用国际通用的“院士“称谓,而是沿用了“学部委员”这个更具华国特色的称号。

二十多年前,华国科学院的副院长带队去英吉利访问。

在英吉利皇家学会举办纪念活动的前一天,会议负责人突然告诉华国代表团:

“明天的正式会议只有各国科学院的正式院士才能参加。请各位院士明天穿上自己国家科学院的院士礼服、戴上院士帽,这样才能被识别身份。如果没按要求着装,门口的警卫是不会让进去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圣女来时不纳粮
圣女来时不纳粮
【中世纪奇幻+太平天国+时钟朋克+农民起义】圣教皇,金权杖。骑士王,银绣床。种麦之人吃麦糠,织布之人无衣裳。夏娃亚当耕作时,贵族绅士坐高堂?占我妻,夺我房,杀我一双好爷娘!人头滚滚数不尽,血债要用血来偿!斩教士!斩教皇!斩骑士!斩国王!斩尽一切不平事,平尽万般冤仇账。吾等小民尽猪羊,迎来圣女杀一场。圣女来时无教士!圣女来时无国王!圣女来时不当役!圣女来时不纳粮!————————ps非变身文,是男
稚嫩小菠萝
我在俄国当文豪
我在俄国当文豪
多年以后,当纳博科夫在美国讲授俄国文学的时候。他是如此这般操作的。他在黑漆漆的屋子里先是打开了墙角的一盏灯,并说道:“普希金是俄罗斯文学的第一盏明灯。”紧接着又打开中间的一盏,讲道:“这是果戈…
卡拉马佐夫
四合院:家人们,成傻柱了,怎么办?急
四合院:家人们,成傻柱了,怎么办?急
“傻柱”?放肆!请叫我何厂长!一觉醒来,现代灵魂成了四合院里的“傻柱”何雨柱。开局就被秦淮茹吸血、被三位大爷道德绑架、被死对头许大茂下绊子?何雨柱冷笑:爷们儿不傻!这冤大头谁爱…
我家有母老虎
华娱之2000
华娱之2000
“受顶包案影响,港岛小天王黯然退场!”“双周一孙,三分天下,华语乐坛新势力!”“新时代华语乐坛的领军人:内地才子周易!”“南周北周,小天王之争愈演愈烈!”“南北双周,谁才是新时代的王?!”“魅力无限,两岸三地女星大多倾心周易,南北双周或已分高下!”………………………………………………………………千禧年初,华语乐坛正式开启新一代诸神混战模式。刚学完粤语,与朋友交流切磋完球技的周易看着手头上这几份由
河狸的米饭
出狱后,绝色未婚妻纷纷倒贴我
出狱后,绝色未婚妻纷纷倒贴我
五年前,叶天被师父丢到号称第一铁桶的天鹰监狱。五年磨炼,叶天修成归来。出狱后,各路美女纷纷上门纠缠叶天,叶天面对各路美女,统统说不。因为家族被灭,血海深仇,叶天不曾忘却分毫。看叶天,如何快意恩仇、屠戮仇人!
忘川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