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学霸的黄金年代

第149章 大犇级人物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完这个通知,几位华国代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华国当时还没有院士制度,更没有专门的院士礼服。如果按英吉利人的规定,整个华国代表团都没法进入会场。

于是,华国科学院当时的副院长直接对英国人说:“你们说的‘院士’,在我们华国叫做‘学部委员’。我们没有专门的院士礼服,但我们会穿通用礼服参会。”第二天,华国的“院士”们穿着整齐的中山装进入会场。

于光远先生就是在三十多年前,凭借其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卓越成就,被遴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的学部委员。

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国家学术体系才刚刚起步,能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脱颖而出当选学部委员,足见于光远先生在当时学术界的分量。

能当上学部委员的,个个都是能撑起一个学科门派的宗师级人物。他们的名字通常和教科书里的理论、国家级重大项目、国际顶尖奖项绑在一起。

论珍稀程度,华国的学部委员和濒危的野生东北虎差不多,数量极其有限,每一个都是国宝级的存在。他们的学术影响力也如同虎啸山林,一声咆哮就能让整个学术界为之震动。

如果真像科幻小说《三体》里描写的那样,三体人要派智子来锁死蓝星的科技发展,他们根本不需要大费周章。

三体人只需把学部委员名单上的人一锅端了,就相当于抽走了华国学术界的脊梁骨,整个国家的科研水平恐怕立即就要倒退几十年。这些学部委员就是国家学术实力的核心支柱,是真正支撑起华国学术界的国之重器。

在华国经济学界,提起于光远这个名字,那绝对是如雷贯耳的重量级存在。

他不仅精通经济学,还懂哲学,甚至连自然科学都研究得很深,知识面异常广博,所以学术界都尊称他为“百科全书式学者”。

在经济理论研究方面,他总是走在时代前沿,改革开放初期,很多重要的理论基础都是他参与奠定的。

说到“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这样的专业术语,其实就是于光远最早提出来的。

这个分类方法不仅在国内被广泛采用,连苏维埃的学者们也跟着他这么划分,可见其学术影响力之深远。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以于光远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在大学里几乎没人能管得了他。

只要不是校长亲自出面阻拦,他在任何高校的经济管理系或研究所,基本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开展研究。

他的一句话可能决定一个学科的兴衰,一个签字能让百万级科研经费落地,带的学生基本都是未来的学术领袖。

哪怕是再傲气的学者,或者是那些平时颇有威望和实权的校领导,见到他也得毕恭毕敬地喊一声“于老”。

像于老这样站在学术金字塔顶端的大人物,居然会主动和一个刚上大一的新生讨论经济学问题,还给予这么高的评价,对于裴瑜来说,确实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市井之妇
市井之妇
于江绾一跤摔没了命,成了古代一对逃荒夫妻的小女儿。幸运的是逃荒已经结束,不幸的是她被嫁给了守城的兵卒。男人生的高大,长了一副看起来十分的不好惹面容,因被迫娶她而不喜,从不正眼瞧她,也不和她多说一句话,整日在院子里操练兵器,她只要多看两眼,男人便冷脸相对。他越是冷脸,她越要瞧,不仅瞧,她还上手,却不想意外的发现男人不仅手上的兵器耍的好,其它方面也是......于江绾对此很满意,但没想到男人精力惊人
往来熙熙
北美驱魔:在芝加哥当道士的日子
北美驱魔:在芝加哥当道士的日子
“我是军团,我是堕落……”“我是污秽与灾厄,苦痛与诅咒……”“你们胆敢如此敷衍?居然找了个黄皮肤教父对付我?”“你一靠近,我就闻到了恐惧的味道,如此甜美,如此……”“等等,厚礼…
我爱秋秋糖
仙工开物
仙工开物
" /> <meta property=
蛊真人
村花每天都在给自己披马甲
村花每天都在给自己披马甲
池家血脉特殊,女性全是易孕多胎体质。盛家九代单传,到了盛逸风这一代还受了仇家诅咒要绝嗣。上一世,池寻春进山采野生菌时救下了被河里暗流席卷来深山里的省城土豪盛逸风,就此和盛逸风结识。池寻春青梅竹…
咸鱼一小只
全家忘恩负义,重生我挂帅回朝
全家忘恩负义,重生我挂帅回朝
前世阮琉筝女扮男装替孪生兄长从军,大胜归来回家,却遭家人算计。白莲养女处处宣扬她不洁身自好,毁她清白。自私兄长打断她双腿,将她活埋井中。偏心父母不管她死活,让她烂死枯井!可她本…
温小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