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是一份《西北日报》,
头版头条赫然是一个黑色加粗标题——华阳县弯河大队夏粮喜获丰收平均亩产小麦突破450斤大关!
【本报讯】
金秋时节,华阳县弯河大队传来喜讯:今年夏粮产量创历史新高,平均亩产达455斤,较去年增产一倍有余!这是我省农业战线上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去年此时,弯河大队的晒谷场上空空荡荡,社员们蹲在粮仓前发愁。”
“人均分到的口粮不足150斤,顿顿都是掺着麸皮的窝窝头,孩子们饿得直啃树皮。”
“而今日的晒谷场上,金灿灿的麦垛堆成了小山,饱满的麦粒在阳光下泛着油光,空气中飘荡着新麦的清香......”
“去年,张家媳妇每天天不亮就要去挖野菜,就为了给窝窝头添点滋味……”
“今年,她正带着孩子们在场院里嬉戏,手里捧着刚出锅的白面馍馍,笑得合不拢嘴!”
“去年,老农王有福家的灶台冷清得能结蜘蛛网;今年,他家的蒸笼里白气腾腾,一天三顿都是雪白的馒头,连家里的狗都吃上了窝窝头。”
报道详细记录了产量数据后,笔锋一转:
“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如何实现的?”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弯河大队今年试行了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文章通过社员口述展现改革前后的巨变:
“往年干多干少一个样,谁还有心劲儿?”
老农王有福激动地说,“去年额家五口人,分到的麦子磨成面,连过年都吃不上一顿纯白面的饺子。今年承包了十亩地,足足打了五千斤麦子!”
张家媳妇抹着眼泪告诉记者:“去年这时候,娃饿得直哭,额只能煮野菜糊糊哄他。现在好了,娃想吃多少白馍就吃多少!”
生产队长刘兆丰拍着胸脯说:“去年这时候,额天天被社员堵着要返销粮,愁得头发都白了。今年可好,大伙儿都来问额啥时候交公粮——急着把最好的粮食交给国家呢!”
十六岁的王大有兴奋地插话:“去年额一天挣8个工分,还不够吃半饱。今年跟着爹娘干活,分了2000斤麦子!”
他拍着鼓鼓的粮袋,“额娘说了,等交了公粮,就给额说媳妇!“
就连村里最懒散的刘二狗也红着脸说:“往年混日子,年底分粮时抬不起头。今年额起早贪黑伺候那五亩地,打了2200斤!”
他指着自家粮囤,“额婆娘说了,今年过年要给全家都做新衣裳!”
报道最后以充满激情的展望收尾:
“从窝窝头到白面馍,从野菜汤到顿顿吃饱,弯河大队的实践生动证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广大农民正以主人翁的姿态,在社会主义大道上创造着前所未有的奇迹!”
刘青山的手指轻轻划过报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