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林晚把最后一行加密指令敲进终端,屏幕右下角的防护进度条缓缓填满。她靠在椅背上,指尖在太阳穴上轻轻按压,那股从鼻腔深处泛上来的铁锈味还没完全散去。昨夜的洞察耗尽了精神,可她知道,不能再等了。
小舟站在控制台前,盯着舆情面板上滚动的热词:“作秀”“骗局”“数据黑箱”。他回头看了眼林晚,“他们已经开始说我们搞神秘主义了。”
“那就打开门。”林晚站起身,声音不大,却让整个实验室安静下来,“开发布会。”
苏悦猛地抬头,“现在?你才刚恢复——”
“正因为他们觉得我们怕,我们才必须现在。”她走到白板前,划掉之前标红的三个势力标记,在中间写下“公开”二字,“他们要的是数据透明,那就给。但不是被动交,是主动讲。”
她调出昨晚整理的IP溯源报告,把三条最高频的质疑投在墙上:浪费资金、脱离民生、风险不可控。“我们不反驳这些话的合理性。我们只问一句——有没有人真正看过我们在做什么?”
老陈皱眉,“可核心模型还在迭代,残渣流向分析也没完成,现在公开,等于把底牌摊出来。”
“底牌不是数据,是逻辑。”林晚翻开终端,调出城市供电恢复曲线与残渣能量波动的对比图,“我们把能说的,说清楚。不能说的,留白。但他们必须知道,这不是一场孤注一掷的赌博,而是一条和重建并行的路。”
她顿了顿,“明天上午十点,市政新闻发布厅。我来讲。”
次日,发布会现场挤满了记者和直播镜头。林晚穿着简单的白衬衫,袖口卷到小臂,没打领带。她没带团队,也没拿讲稿。开场第一句话是:“我知道很多人觉得,我们研究的是一堆废渣,而云都缺的是饭碗。”
台下一片静。
她点开一段视频。画面里,B区三号探针捕捉到的能量脉冲,正与城市电网的负荷频率形成微弱共振。没有特效,没有解说,只有两道波形逐渐同步的过程。
“三年前,它切断了电。现在,它在尝试回应我们。”她关掉视频,“我不承诺明天就能发电,但我想问一句——如果我们连看懂它的机会都不给自己,那以后呢?等下一代再从头开始?”
有人举手提问:“你们拿纳税人的钱做这种高风险研究,凭什么?”
林晚点头,“凭两个字:公开。”她当众宣布设立“市民观察员”机制,任何注册市民均可申请进入实验室参观流程、查阅阶段性数据,“不是走马观花,是真正参与监督。我们不删帖,不封号,也不怕质疑。怕的是,大家永远只看到标题,看不到真相。”
她目光扫过前排,看向重建委员会的席位,“周振主任没来,但我邀请他派代表加入我们的数据核查小组。不是形式,是共治。”
台下开始骚动。直播弹幕从“作秀”慢慢变成“等等,她说得好像有点道理”。
会后,林晚回到实验室,苏悦正盯着后台数据,“转发量翻了四倍,但负面评论比例下降了百分之三十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