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还不够。”林晚坐下,闭眼缓了两秒。她还剩一次“心灵洞察之镜”的使用机会,不能浪费。
当天下午,商会联席派出的代表来了,是个戴金丝眼镜的中年男人,言辞客气,却句句试探研究进度。林晚没回避,带他参观了数据处理区,展示了残渣信号与城市电网的关联模型,但刻意跳过了坐标解析部分。
临走时,对方笑着问:“林工,你们真觉得这东西能变成能源?”
林晚没答,只说:“您觉得,三年前停电那天,最怕的是什么?”
男人一怔。
就是这一瞬,林晚启动了“心灵洞察之镜”。视野切入对方脑海,没有预想中的算计,而是一片焦灼的灰影——“厂子撑不过半年”“技工要失业”“新项目拿不到补贴”。
她瞬间明白了。
这些人不怕研究成功,怕的是成功之后,他们被甩在后面。
当晚,她召集团队,“我们一直以为对手是想压住我们。其实,他们只是怕被淘汰。”
“所以?”小舟问。
“那就让他们进来。”她说,“不是当监督员,是当建设者。”
第二天,她以个人名义发起“共建计划”:面向商会成员开放首批技术培训名额,由团队提供课程,对方提供场地和人力,“残渣能源如果能转化,第一个需要的不是科学家,是运维工、检测员、材料技师。这些岗位,我们不外聘,从你们中间选。”
消息一出,舆论风向悄然变化。有工人留言:“我干了二十年电工,不想到头来连新系统都看不懂。”有人转发:“与其骂他们搞玄学,不如去学点真东西。”
连“市民监督团”的账号也开始转发培训报名链接。
苏悦看着数据曲线,“负面声量降到了百分之十八,而且……很多人开始问具体怎么报名。”
林晚站在窗前,看着楼下渐渐亮起的路灯。残渣供能模块还在测试,蓝光微弱,但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