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阿月看着算筹画出的格子,忽然拍手:“像织锦的方纹!”黄月英笑了:“正是!阿月姑娘真聪明,回头教你用算筹算株距好不好?”阿月猛点头,手里的树皮图攥得更紧了。
长安建章宫,刘妧翻着卫子夫递来的《迁民旬报》,指尖停在“越人互市增三成”那行字上,旁边的朱砂小印像颗红樱桃。
报末附着骆越的竹简写,字歪歪扭扭:“汉女织锦固堤,越人愿以‘防蛟鱼网’换‘锦芯土’法。”
“这骆越倒是个实在人。”刘妧把竹简递给卫子夫,窗外的槐叶飘进一片,落在报上的“桑苗成活率八成”字样上。
“太后娘娘来了。”侍女轻声说,陈阿娇端着个织锦小盒进来,里面的“桑蚕膏”泛着油光,混着桑叶与蜂蜜的甜香。
“这是用越人贡的‘朱槿蜜’调的,”陈阿娇用银勺舀了点,“给迁民治手足皲裂正好,你看李寡妇她们,天天编锦线网,手上全是口子。”她又指了指案上的竹板,“我让尚方署把织锦图谱刻在这上面,越人不认字,看图总学得会。”
刘妧拿起竹板,上面刻着“经纬法”的步骤,像幅连环画:“母亲想得周到,回头让李氏女儿带些去,她懂农桑,正好教越人种桑树。”
庐江郡医署前,平阳侯家儿媳正翻晒草药,“防水蛭草”铺了一地,绿得发亮。
越人老妇阿婆蹲在旁边看,手里攥着块鱼脂,那是她们祖传的治伤药,可昨儿见汉女用草泥敷好孙儿的虫咬,心里直打鼓。
“婶子,您试试这个。”平阳侯家儿媳舀了勺药泥,里面混着锦缎灰,“这草混着锦灰敷伤口,比鱼脂透气,不容易烂。”她指着旁边的竹架,那是用织锦帐篷的支架改的,锦绳缠着竹条,竟比越人常用的架子稳当,“您看这架,织锦的绳就是结实。”
阿婆犹豫着伸出手,手背有道老疤。平阳侯家儿媳给她敷上药泥,用锦布轻轻包好:“过三天准好,到时候我教您用这草编驱蚊绳,比你们的艾草绳管用。”阿婆摸着锦布,软乎乎的,忽然把手里的鱼脂塞给她,嘴里“呜呜”地说着什么,眼里却笑开了花。
巳时的太阳晒得芍陂暖洋洋的,李氏女儿正教迁民插占城稻,腰间挂着算筹串成的“株距尺”。
走到王老实的田埂前,她眉头皱了皱:“大叔,这稻种得太密了。”她蹲下身,用算筹在泥里划格子,“得按‘经纬九宫’法插,每穴间距三指,跟织锦的‘方纹’一样,通风又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