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旁边桑小娥用算筹核计,算珠“噼里啪啦”响,像数军功。
她把算筹在案上摆成“忠”字,抬头说:“百工愿捐千支忠魂笔,换英烈家属免三年商税。老陶叔说,‘税银哪有忠魂重,咱匠人手里的活,得先敬英雄’。”
军户便民处前,王戍的妻子正领“忠魂锦帕”,帕上绣着儿子戍边的烽燧,烟纹用的是石头甲上的红锦线,风一吹像真飘。
她摸帕子,指尖有点抖,眼里闪着光:“石头最后那封信,也画过烽燧的烟,歪歪扭扭的,还写‘娘你看,烽燧的烟比家里灶烟硬’。现在这帕子上的烟,真带股硬气,跟他说的一样。”
陈阿娇亲自为她别上“戍妇徽”,徽是烽燧形,里面藏着她儿子的甲片碎末,摸着手感糙,却压手。
“这徽遇水会变蓝。”她轻轻按徽面,果然透出淡蓝,像烽燧上的烟晕,“能提醒您雨天收衣裳。”
她想起石头的事,笑了:“石头生前总忘收晾在烽燧旁的帕子,还说‘让风吹干,比太阳快’,现在有这徽,他在底下也放心了。”
不远处,鲁直的徒弟小张在装“锦线呼叫器”,锦绳一头连军属院,一头连医署,绳上缀着小铜铃。
他拉动锦绳,医署方向传来“叮铃”响,脆生生的:“张婶您看,军属要是不舒服,拉这绳,医署的人就来——比跑着喊快,尤其夜里。”
旁边张婶凑过来看,笑说:“这下夜里头疼脑热,不用摸黑跑医署了,军户兄弟想得周到。”
王戍的妻子也笑:“石头要是看见,准说‘娘你看,现在家里比烽燧还方便’。”
刘妧微服到“英烈锦铺”时,秀儿正往锦盒里装“忠魂锦笺”。
锦笺用战死士兵的甲片锦线造,边角带点铁锈色:“这笺,昨儿有老兵来买,说‘用这纸给弟兄们写信,字能站得住,不会被风吹散’。”
秀儿拿起一张,对着光给刘妧看:“这上面的‘血火纹’,是用庆典剩下的战旗线染的,摸着糙,像枪杆的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