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章:期待与阴影
消毒水的味道,混合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苗药清香,弥漫在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部三楼的临床试验专用病区。这里的空气,既充满了希望的张力,又裹挟着未知的凝重。
“生物电池针灸针与苗医特色疗法结合治疗慢性关节疼痛及神经衰弱的临床试验”,这个冗长而沉甸甸的项目名称,是挂在每一个参与人员心头的旗帜。今天,是试验正式启动的第十天。
林薇,项目的核心成员之一,也是那位来自苗寨、将家传医术与现代科技大胆结合的苗族医师的关门弟子,此刻正轻轻推开307病房的门。
病房里,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切割出明暗相间的条纹。58岁的陈阿姨正靠在床头,膝盖上覆盖着特制的保温布,里面,正是那枚承载着希望的“生物电池针灸针”。
“陈阿姨,感觉怎么样?”林薇的声音轻柔,带着苗族人特有的温和尾音。
陈阿姨抬起头,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期待:“小林医生啊,说真的,前几天好像是有点效果,膝盖没那么僵了。就是……”她顿了顿,有些犹豫,“就是昨天扎针的地方,好像有点红,还有点隐隐作痛。”
林薇心中一紧,快步走上前,小心地掀开保温布。陈阿姨的膝盖内侧,针灸针插入的皮肤周围,确实有一圈不明显的红晕,面积大约有指甲盖大小,用指腹轻轻触碰,陈阿姨微微瑟缩了一下。
“疼吗?”
“不厉害,就是有点不舒服。”
林薇仔细观察着,又检查了针体周围的皮肤状况,没有明显的渗出或感染迹象。“我知道了,陈阿姨,我马上叫张教授过来看看。您先别担心,可能是正常的针刺反应。”她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轻松,但心底那根弦,已经悄悄绷紧。
走出病房,林薇立刻拿出手机,拨通了项目负责人,那位主导“生物电池针灸针”研发的工程师兼医学博士张健的电话。
“张教授,307床陈慧芳,针刺部位出现红肿和轻微疼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